欢迎光临吉康旅!
近年来,在国内医药市场加速改革的契机下,复宏汉霖依托自身强大的研发实力,对外合作引进为辅,以“内外兼修”的态度全面加速创新。对外”,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业绩已获香港联交所批准,自今年4月23日起取消股票代码“B”。
2021年4月22日,复宏汉霖宣布,公司自主研发的创新PD-1抑制剂()用于MSI-H实体瘤适应症的NDA正式获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NMPA受理并计划包括在优先审查和批准中。这一消息引起了行业和市场的广泛关注。
复宏汉霖近日公布了单药治疗高度微卫星不稳定或错配修复缺陷(MSI-H/dMMR)实体瘤的2期关键临床研究,其中,在MSI-H实体瘤中表现出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肿瘤适应症。
智通财经APP了解到,子宫内膜癌、结直肠癌、胃癌、肾细胞癌、卵巢癌等多种癌种常出现高微卫星畸变。癌症的发病率约为14%,MSI-H逐渐成为预测实体瘤患者免疫治疗效果的重要生物标志物。然而,虽然国产PD-1单抗争相抢占市场,但目前尚无获批用于MSI-H/dMMR晚期实体瘤的抗PD-1单抗,巨大的治疗需求远未得到满足。在此背景下,复宏汉霖依托“+”战略自主研发的斯鲁木单抗显示出差异化优势。
事实上,汉力康、汉曲优产品商业化步入正轨后,复宏汉霖已经形成了从创新研发到产品商业化的完整产业链体系。创新管道中的一个缩影。目前,已成为复宏汉霖的创新主导产品,在公司国际化商业化能力的加持下,其发展潜力值得期待。
“联合治疗+大肿瘤覆盖”探索PD-1最后的蓝海
从最初的临床开发进度竞争,到后期市场投放和产能扩张速度的竞争,再到现在的价格竞争,PD-1国内市场竞争愈演愈烈。但随着PD-1市场以价换量,边际成本不断降低,差异化发展成为“破圈”的关键方向。
智通财经APP了解到,在细分的患者群体中,如PD-L1阳性、高TMB(肿瘤突变负担)、MSI-H(高微卫星不稳定性)等生物标志物检测阳性的患者当中,普遍较高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反应率,因为抗 PD-(L)1 产品单独给药时更有效。
然而,在大多数未检测到标志物的实体瘤患者中,PD-1/L1 的总体反应率仍然很低。根据截至 2019 年 7 月国外 6 种抗 PD-(L)1 单克隆抗体单药治疗的前瞻性临床试验,针对 26 种癌症的 160 项试验的患者总体平均客观缓解率仅为 20.21%。
可见,仅从单一药物适应症来看,受治疗效果等因素的影响,全球现有PD-1药物的应用场景其实是比较有限的。因此,联合治疗和适应症的全面覆盖成为PD-1的突破方向。
也正因如此,虽然国内市场对PD-1的竞争已经白热化,但复宏汉霖的PD-1 mAb还是很受关注的。
据悉,在复宏汉霖成熟的创新研发平台支持下,斯鲁木单抗迅速推进了多种免疫联合疗法的开发,拓宽了治疗领域。目前,共有10项免疫肿瘤临床试验在进行中,适应症全面覆盖高度微卫星不稳定实体瘤(MSI-H)、肺癌、肝细胞癌、食管癌、头颈癌、胃癌等国内主要肿瘤类型,并已在多个实体瘤适应症方面达到III期临床研究阶段。而对于国际上研究较少的鳞状非小细胞肺癌和小细胞肺癌,复宏汉霖也以差异化的方式启动了国际多中心临床研究。目前,它们均处于III期临床开发阶段,正在开展三种肺癌适应症。肺癌的研究可以覆盖90%以上的肺癌患者。继MSI-H之后,复宏汉霖计划于2021年下半年向NMPA提交的注册申请,用于一线治疗鳞状非小细胞肺癌。
除了不断覆盖更多适应症,尤其是重点大肿瘤类型,复宏汉霖也在积极探索联合治疗,通过“1+1>2”的方式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方案。据智通财经APP显示,公司已在国内率先围绕免疫治疗核心产品开展联合治疗研究。进入2/3晚期临床阶段。
由于其良好的治疗特性和潜在的社会经济效益,业界和市场一直密切关注与 联合治疗的发展。
以和贝伐单抗的联合治疗为例,从疗效来看,靶向VEGF的贝伐单抗本身具有抗血管生成作用,不仅对肿瘤血管生成和癌细胞增殖有直接影响,而且增强肿瘤免疫原性、T细胞浸润等。该特性与联合使用时,可增强活化T细胞对肿瘤抗原的反应,进一步增强杀伤癌细胞的能力。
从社会经济角度看,抗体研发和生产的成本往往很高,即使是发达国家的患者也负担不起。与联合治疗的相对优势在于,两款产品均为复宏汉霖单克隆抗体创新药管线中具有代表性的免疫治疗抗体产品。公司可以严格控制研发和生产成本。可将肿瘤免疫治疗联合治疗的成本控制在较低水平,大大提高患者的承受能力,促进联合治疗的普及。
另外,对于公司而言,结合自身产品开发联合疗法,也可以节省产品引进成本,提高公司利润率。
从以上不难看出,复宏汉霖大肿瘤覆盖联合治疗的发展战略取得了显著成效,奠定了速度不领先的差异化优势。
从MSI-H实体瘤适应症看的发展潜力
从复宏汉霖本次 NDA 接受的 MSI-H 实体瘤适应症来看,本次提交主要基于单药治疗后标准治疗失败的不可切除或转移性高级别微卫星功能不全。该公司最近宣布达到其主要终点的稳定或错配修复缺陷(MSI-H / dMMR)实体瘤的关键2期研究结果。而本临床研究结果证明,在此类适应症中具有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智通财经APP了解到,MSI-H实体瘤是指一种具有微卫星高度不稳定(MSI-H)表型的实体瘤,最早发现于遗传性结直肠癌。 MSI在其他癌症类型的患者中普遍存在,包括子宫内膜癌、胃癌、肝细胞癌、黑色素瘤和其他癌细胞。由于肿瘤标志物检测不用于基于病灶部位的分类,变相增加了产品开发的难度。
据统计,早在2015年,中国就新增癌症病例约430万例。根据国家癌症中心《中国恶性肿瘤流行情况分析报告》,各肿瘤的发病率和JCO对各种癌症类型的MSI-H分析,根据发病率计算,我国部分常见癌种新发MSI-H实体瘤患者约31.2万,相当于每年新增乳腺癌病例数,远超前列腺癌。 、甲状腺癌、卵巢癌、淋巴瘤等,其适应症的市场发展潜力值得期待。
然而,面对中国日益增长的未满足的治疗需求,中国尚未批准任何具有相关适应症的产品。在此背景下,作为国内首个用于PD-1高微卫星不稳定实体瘤的产品,值得市场高度关注。
基于MSI-H/dMMR实体瘤适应症患者总数31.人,MSI-H肿瘤患者用药比例60%,产品渗透率18%,为预计到2030年,MSI-H/dMMR实体瘤的潜在药物群体有望达到18.70,000。
基于复宏汉霖卓越的国际商业化能力,公司也有望将产品开发的上限推向更广阔的国际市场。在国产PD-1产品暗中竞争、战火不断升级的当下,出海或许是明智之举。
国际商业化实力支撑PD-1“出海”
复宏汉霖创新研发成果高效转化为国际商业化能力的第一步,在于建立可靠的生产体系和国际化的质量管理体系。高标准的国际化质量管理体系和强大的产能支撑,为复宏汉霖把握国际商业化的先发优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据智通财经APP显示,2020年以来,为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复宏汉霖积极推进生产规模提升,完成生产设备扩容至500L。公司徐汇基地现拥有大型一次性生物反应器10台,整体可商业化产能提升至100%。产能的大幅扩张,为公司重磅产品销量的快速增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质量管理体系方面,近年来,徐汇基地及其配套的质量管理体系通过了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欧洲药品管理局(EMA)、欧盟质量授权人(QP)和国际业务合作伙伴进行多项现场检查和审核,获得中国和欧盟GMP认证,成为国内首家获得欧盟GMP认证的自主研发抗体生物药生产GMP工厂。
公司也在同时扩大松江基地的产能。松江基地(一)拟建产能,已启动临床样品GMP生产,并持续优化平台优势和连续生产等先进生产技术。松江基地主生产楼(< @二)一期工程预计2021年建成投产并进行相关验证工作。
在国内PD-1产品竞相走出国门的新阶段,复宏汉霖作为国内生物制药领域的龙头企业,在国际商业化布局上积累了多年的沉淀和优势,可能有助于公司在PD - 1场实现“弯道超车”。
在产品国际研发方面,复宏汉霖的海外药品监管注册能力、临床开发和运营能力可以支持公司在全球多个地区的临床试验。就而言,除了在中国提交上市申请外,该产品还同时获得了美国、欧盟等国家和地区的临床试验许可,也已获批在中国进行临床试验、土耳其、波兰、乌克兰、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累计入组患者约2000人,是国际临床数据较多的PD-1产品之一。
在国际商业化方面,早在2019年,复宏汉霖就KG Bio达成合作共识,授予KG Bio首个单药及两种联合疗法在东南亚10个地区的国家独家开发及商业化权。通过这一分销渠道,公司有望加快在东南亚市场的拓展步伐,为后续进入更广阔的国际市场奠定基础,惠及全球更多患者。
值得一提的是,复宏汉霖自身的研发实力有目共睹。公司目前上市的3款产品都是依托自身研发实力自主研发的。就公司现阶段的发展战略而言,也强调引入外部合作,“内外兼修”全方位加速创新,以PD-1为引领,加速创新。开发创新生物药,从而覆盖多个创新靶点。
除取得重大进展外,目前复宏汉霖创新产品线还有20多个在研药物,涵盖HER2、VEGF、EGFR、PD-1、PD-L<@ SARS-CoV-2 的1、c-MET、DR4、S1 和其他目标。此外,公司还在同步优化单克隆抗体/双抗体平台,积极布局创新靶点、双特异性抗体、ADC等产品,持续推进早期项目储备。
对于创新产品的推出,复宏汉霖近期也动作频频。 2021年初,复宏汉霖将抗抗体在中国的研发、生产和商业化专有权及相关知识产权介绍给日本企业。 ,探索本品在多种实体瘤中的广谱疗效,在ADC、双特异性抗体、联合治疗等领域进行综合开发。 3月,复宏汉霖进一步扩大靶点布局,首次推出小分子抑制剂(BRAF抑制剂),冲击Best-in-。
今年4月20日,复宏汉霖公告称,公司已通过香港联交所上市规则8.05(3)规则的市值/收入测试,即与港股生物科技板块一致 复宏汉霖将于2021年4月23日起取消股票代码中的“B”符号,这意味着复宏汉霖已成为港股生物科技板块第四家成功获得“B”的公司”股票代码在百济神州、信达生物和君实生物之后。成功的B级排名也反映了市场对复宏汉霖产品商业化后的兴趣。认可度逐渐提高。
综上所述,凭借多年来积累的差异化创新和国际商业化优势,复宏汉霖已具备覆盖抗体药物研发全过程的创新研发和商业化能力。随着汉力康、汉曲优等新产品的陆续获批以及其他在研新药的推进,公司在进入全面加速创新发展阶段的同时也得到了资本市场的认可。
作为复宏汉霖单克隆抗体创新药产品线的主导产品,斯鲁木单抗有望提前准备就绪。随着的商业化,再次向市场证明了公司持续的产业化发展能力。继汉利康、汉曲优等重磅产品成功商业化后,未来斯鲁木单抗的获批和上市无疑将带来额外的营收机会,继续推动复宏汉霖作为生物科技公司的持续成长,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公司未来估值稳定。
免责声明: 本站关于疾病和药品的介绍仅供参考,实际治疗和用药方案请咨询专业医生和药师。
微信扫码◀
免费咨询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