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吉康旅!
*仅供医疗专业人士阅读和参考
前言
近年来,肺癌的医疗费用不断增加。其中,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费用大幅增加,远超全国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奥希替尼是大多数晚期或转移性药物的首选靶向治疗。本文基于现行医保政策,探讨了DRG医保支付改革过程中如何保障奥希替尼的临床可及性,为DRG下肺癌管理提供参考。
非小细胞肺癌医疗负担持续加重
肺癌是我国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约占80%~85%[1]。我国肺癌患者年人均直接医疗费用为~元,其中医疗费用占住院费用的比例最大(35.9%~68.4% ),以及靶向药物治疗的费用主要[2]。肺癌的治疗已成为肺癌治疗的主要经济负担,消耗了大量的医疗资源。
>>>>奥希替尼是晚期或转移性EGFR突变的首选靶向药物。
临床上,超过50%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在确诊时已经处于晚期[2]。EGFR突变是晚期基因突变患者中最常见的类型,在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3]。对于EGFR突变的患者,使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s)是标准的一线治疗,如吉非替尼和埃克替尼。然而,第一代EGFR-TKI治疗9-13个月后,肿瘤会进展[4]。
奥希替尼是第三代EGFR-TKI,对EGFR敏感突变和耐药突变具有良好的选择性抑制作用。根据ESMO(欧洲肿瘤内科学会)会议公布的奥希替尼总体生存数据[5]:一线患者使用奥希替尼的总生存期比使用一代EFRG-TKI的患者长。
在晚期或转移性EGFR阳性患者中,与第一代EGFR-TKI相比,奥希替尼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延长8.7个月,>= 3级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因此,对于EGFR阳性突变的患者,一线治疗应优先考虑奥希替尼,可带来良好的生存获益。
的医疗保险政策
2018年10月,国家医保局正式公布奥希替尼正式列入乙类医保药品目录,价格下降70%。奥希替尼进入医保药品目录后,一盒(80mg*30粒)售价1.约5万元[6]。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为例,报销比例通常在50%~80%左右,即阳性患者个人缴费3000~7500元。奥希替尼纳入医保目录,不仅保证了晚期患者的用药需求,也大大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随着DRG支付方式改革的推进,在新医保政策下,探索如何保证奥希替尼的临床可及性,有利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诊治和管理。
如何确保奥希替尼的临床可及性?
(一)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保证DRG支付标准
DRG的医保支付改革策略是为每个疾病组确定统一的医保支付标准。医保方在本标准内支付医疗费用,超出部分由医院承担。为了保证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平衡不超支,医院可能倾向于选择价格较低的一代EGFR-TKI进行一线治疗,影响生存时间和生活质量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因此,在计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DRG支付标准时,各地医院需要保护疾病组的权重,提高该组的医保支付标准,以提高奥希替尼的临床可及性。同时,
(二)改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管理
在临床实践中,很多医生想知道“EGFR敏感突变的患者应该如何选择一线治疗,先使用第一代药物,还是直接使用第三代药物?” 2019年,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奥希替尼用于EGFR突变阳性非小细胞肺癌的一线治疗。最新的NCCN指南(2019年第三版)[7]也指出,有五种药物可供选择用于EGFR突变阳性晚期患者的一线治疗,包括奥希替尼、吉非替尼、厄洛替尼以及阿法替尼和达克替尼,其中奥希替尼是EGFR阳性突变患者一线治疗的一线推荐。总之,
概括
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治疗中,奥希替尼的使用对于延长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时间非常重要。在DRG战略下,需要根据成本、价格、新药、新技术的应用情况,及时动态调整医保政策,防止医院减少新疗法的选择,以减少成本。
数据来源及参考:[1].林力、林GF、杨飞、陈晓清。A和meta-of-in非细胞肺。2020 年;83:.[2]。YiJF、Qian、Peng Luo 和 Jian 以及 EGFR-:A 元-。2019 年;(145):284-95.[3].梁锌,史菊芳,杨健,陈万清.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5222例住院费用影响因素分析肺癌手术患者. 中国癌症 2019; 28(12): 922-6.[4]. Li , Wang , Dong , Xing . Gene and in Non-小细胞肺癌治疗药物的选择.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2018; 34(24): 2879-83.[5]. JC, Ohe Y, J, et al. in-Non ---细胞肺. 2018年新; 378(2): 113-25.[6]. 国民基本医疗保险, 工商保险与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19年版)。国家医疗保障局,人力资源部,2019.[7]。(2020.V3)NCCN临床实践指南:非小细胞肺癌.., 2020.
以上内容仅供业内人士参考
批准文号 CN-失效日期 2021-11-12
免责声明: 本站关于疾病和药品的介绍仅供参考,实际治疗和用药方案请咨询专业医生和药师。
微信扫码◀
免费咨询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