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吉康旅!
年会公布了乐伐替尼一线治疗不可切除肝细胞癌(uHCC)患者的III期临床试验(研究)的成功“胜利结果”。该研究对我国肝癌患者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具体亚组分析数据将于今年9月29日的CSCO年会上公布。
来源丨医学肿瘤频道
1
肝癌是“癌症之王”,治疗仍处于“标准医学”阶段
肝癌因其发病率高、多见、难治、预后差而被誉为“癌症之王”。据统计,全球每年约有81万新发肝癌病例,其中46万为中国患者。也就是说,中国肝癌的发病率超过世界的55%,死亡人数占世界的一半以上。
与其他实体瘤相比,肝癌有两个特殊的特点:
(1)在同一个病人,同时,在同一个器官,有两种不同的性质。肝病,即基础肝病和恶性肿瘤。两者相互影响,形成恶性循环。
(2)欧美肝癌的主要病因是丙肝,而我国肝癌患者多为丙肝。以乙肝为主,两者有明显差异,显着影响疗效和预后。
多年来,世界各地的学者开展了无数的基础研究、转化研究和临床试验,希望尽快克服肝癌这一顽固难题。但遗憾的是,与肺癌、乳腺癌和结直肠癌的研究进展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肝癌一直无法鉴定出有效的驱动基因,更别说准确有用的分子分型,盲目治疗。目前仍处于“标杆医疗”阶段。
2007年,抗血管生成分子靶向药物索拉非尼问世,成为全球首个也是迄今为止唯一的一线治疗晚期肝细胞癌(HCC)分子靶向药物。这是晚期肝癌治疗的巨大进步,为肝癌分子靶向治疗打开了大门。遗憾的是,近十年来,虽然有不少小分子或大分子靶向药物在I期和II期临床试验中表现良好,但所有III期临床试验均以失败告终。
2
乐伐替尼有望成为肝癌的新疗法
2017年美国肿瘤学会年会(ASCO)传来喜讯:卫材(日本)自主研发的乐伐替尼一线治疗不可切除肝细胞癌(uHCC)III期临床试验成功。乐伐替尼是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3、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4、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α、RET和KIT的抑制剂
这是继索拉非尼之后第二个成功治疗晚期肝癌的靶向药物,也是近十年来肝癌一线靶向治疗领域唯一取得阳性结果的III期临床研究。研究。
事实上,乐伐替尼已在晚期 HCC 的 II 期临床研究中显示出一些潜力,该研究发表在 2016 年 10 月的 of the 上。
该研究包括来自日本和韩国的 46 名晚期 HCC 患者,他们接受口服 12 mg,qd 治疗。结果显示,乐伐替尼的客观缓解率(ORR)为37%;疾病控制率(DCR)为78%;中位生存期 (mOS) 为 18.7 个月。
作为一项与索拉非尼进行的全球、多中心、随机、头对头比较,一项在全球招募了 95 4 uHCC 患者的对照、非劣效性 III 期临床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达到了研究的主要终点, 组的中位 OS 在数值上比索拉非尼组更长(mOS:13.6 个月 vs. 12. 3个月)。 ,但尚未达到统计学意义)。
对于次要终点,乐伐替尼组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PFS:7.4 个月 vs. 3.7 个月),中位疾病进展时间(mTTP:8. 9 个月 vs. 3.7 个月)和客观缓解率(ORR:24% vs. 9%)明显优于索拉非尼组。在安全性方面,两组治疗的不良事件发生率( )相似。
3
乐伐替尼,最适合中国肝癌患者的靶向药物
该研究的成功对亚洲,尤其是中国的肝癌患者具有重要意义。我国晚期肝癌的生存期短于欧美,而此前唯一靶向药物索拉非尼的临床研究表明,其对HBV相关肝癌的疗效不佳。在中国,HBV感染引起的肝癌占总病例数的90%以上。
根据秦教授在BEST OF ASCO大会上的介绍,乐伐替尼III期临床研究显示,其在中国肝癌患者和HBV相关肝癌中的疗效明显优于索拉非尼,提示乐伐替尼是比索拉非尼更有效。瓦替尼可能特别适合中国肝癌患者。
该研究的中方首席研究员、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副理事长、解放军八一医院副院长、陆军肿瘤中心主任秦树奎教授
CSCO 预览
2017年CSCO大会将于9月27日至30日在厦门国际会议中心召开。
其中,9月29日上午10点42分至10点52分,秦树奎教授将做题为“in a 3 of in-line of with”的讲座,将公布亚组分析数据中国患者,敬请期待!
免责声明: 本站关于疾病和药品的介绍仅供参考,实际治疗和用药方案请咨询专业医生和药师。
微信扫码◀
免费咨询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