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吉康旅!
与罕见突变或无突变的患者相比,EGFR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是幸运的,他们拥有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甚至即将推出的第四代靶向药物。
但如果你认为这会让研究人员满意,那你就错了。
事实上,目前的单药靶向治疗还不是很有效,即使研究人员满意,大部分肺癌患者也不会买账。
如何寻找增强EGFR靶向治疗疗效的新途径?研究人员想到了一个不平衡的解决方案——双靶向联合疗法。
在刚刚结束的2020年ASCO年会上,这个“双靶点联合方案”特指第三代TKI奥希替尼联合第一代TKI吉非替尼一线治疗,疾病控制率100%!
Dual TKI 计划在 ASCO 上亮相
过去,序贯疗法的概念深入人心。如果一代 TKI 失败,则继续第二代和第三代。
然而,在耐药机制的基础研究中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
在吉非替尼一线使用中,约50%的患者耐药后会出现突变,而奥希替尼可以解决这部分问题;
在奥希替尼一线使用中,约7%-25%的患者耐药后会发生突变,吉非替尼对突变有效。
那么,研究人员认为,如果一线使用吉非替尼和奥希替尼一开始就联合使用,是否可以延缓耐药性的发生呢?
带着这个疑问,经过临床前试验验证,研究人员才真正开始为正式的临床研究做准备,并在2020年ASCO年会上公布了初步研究数据。
这是美国学者进行的I/II期临床研究( No. 9507),包括27例未经治疗的EGFR突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一线使用奥希替尼联合吉非替尼)治疗。
结果表明,双重组合的副作用是可以忍受的,并能迅速清除血浆中的EGFR突变。
该方案客观缓解率为89%,疾病控制率为100%。
未达到中位PFS,估计值为22.5个月,优于奥希替尼以往单药数据(18.9个月)。
此外,对于疾病进展的患者,未发现EGFR靶点的二次突变,未发现组织学转化。
双重计划能否成为突破口?
双计划研究数据公布后,除了让人眼前一亮,质疑声也不少。最大的问题是:这样的联合解决方案真的有必要吗?
因耐药而改用奥希替尼,如果再次检测到突变,则改用吉非替尼。这是一种非常简单的治疗方法。
现在奥希替尼和吉非替尼的一线组合可能会预防EGFR的二次突变,但不能保证会出现更难治疗的旁路突变。
如何解决这样的困惑?
关键问题是,并非所有在奥希替尼耐药后产生的突变都可以用于吉非替尼。
之所以突变会导致奥希替尼耐药,是因为奥希替尼的结合位点之一恰好是半胱氨酸-797残基,突变会导致奥希替尼失去与EGFR的共价结合活性,导致奥希替尼耐药.
体外研究报道:
和反式突变(均不在同一个等位基因上),对第一代和第三代 TKI 的联合使用敏感;
但是,如果 和 是顺式突变(都在同一个等位基因上),既不是单独的也不是组合的。
备注:有两个EGFR基因,位于两条染色体上;如果两个突变在同一个基因中,则为顺式突变,否则为反式突变
如果等到奥希替尼耐药,很有可能即使有突变,也无法换回吉非替尼。一线直接奥希替尼联合吉非替尼可能会阻止这种情况的发生。
在这项双 TKI 联合研究中,在疾病进展患者中未发现 EGFR 的继发突变。当然,目前这项研究的数据还不成熟,还需要继续关注后续的治疗结果才能得出结论。
EGFR 的其他双靶点解决方案有哪些?
除了奥希替尼联合吉非替尼外,针对EGFR靶向耐药的联合方案还有很多。
1、阿法替尼联合西妥昔单抗
阿法替尼作为第二代,是针对EGFR和HER2、HER4的不可逆抑制剂。
西妥昔单抗是一种与EGFR蛋白外部区域结合的单克隆抗体,是一种抑制EGFR扩增的靶向药物。
简单来说,阿法替尼和西妥昔单抗都可以靶向EGFR,但前者结合细胞内,后者结合细胞外。
CSCO 指南中不推荐阿法替尼和西妥昔单抗的联合方案,但 NCCN 指南中提到了针对 1 至 3 代治疗后疾病进展的患者。
该建议基于 2014 年发表的一项研究,该研究在芬兰和美国的 201 名第一代耐药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发表。
结果显示,在接受阿法替尼+西妥昔单抗治疗的 126 名患者中,
37例患者部分缓解,有效率29%,其中22例肿瘤缩小≥50%。
更重要的是,阳性患者的反应率为32%,阴性患者的反应率为25%,没有显着差异。
也就是说,无论有无突变,阿法替尼和西妥昔单抗都达到了相似的疗效率。
但需要注意的是,目前该方案的研究数据仍然不足,尚未在中国人群中进行测试。
2、奥希替尼联合MET/BRAF/HER2抑制剂
除突变和突变外,其他引起耐药的原因还包括MET扩增、BRAF突变和HER2扩增。目前,针对BRAF、HER2、MET等多靶点的靶向药物临床试验正在进行中。
研究中,48例三代TKI治疗后出现进展的患者出现MET扩增,对奥希替尼/沃利替尼的客观缓解率为30%,中位缓解持续时间为7.9个月。
3、与西妥昔单抗联合使用
一些研究报道,EGFR变构抑制剂-45()和西妥昔单抗的组合有望成为对三种突变共存引起的对目前所有EGFR-TKI耐药的肿瘤患者的有效治疗策略。
总结
从研发到上市,开启了非小细胞肺癌个体化精准治疗的大门。如今,第一至第三代EGFR靶向药物已取得显着的临床疗效。
然而,耐药性问题已成为阻碍靶向治疗进一步获益的绊脚石。此时,让靶向药物“单打独斗”并不总是可行,结合下游或其他途径的靶向治疗,将是未来发展的方向,希望有更多克服耐药性的治疗方案出现。
免责声明: 本站关于疾病和药品的介绍仅供参考,实际治疗和用药方案请咨询专业医生和药师。
微信扫码◀
免费咨询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