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吉康旅!
▌手术后的空窗期可以进行哪些辅助治疗?
肺癌患者最担心手术后病情的进展,尤其是骨转移和脑转移,术后是否需要辅助治疗,空窗期是否有其他辅助方案可以巩固。
此次奥西替尼再次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其新适应症为EGFR敏感突变成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肿瘤切除术后的辅助治疗。
这个消息对于广大非小细胞肺癌术后患者来说,无疑是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
根据III期临床试验结果,该组显着延长了DFS的中位无病生存期,将疾病复发或死亡风险降低了83%。此外,在整个试验人群中,IB-ⅲA期患者的疾病复发或死亡风险可降低80%。
两年后,接受治疗的患者中有 89% 仍然存活且无病,而接受安慰剂的患者中只有 52% 存活。术后患者辅助治疗有了新选择,生活条件会更好!
▌手术切除后,能否使用靶向药物作为辅助治疗减少复发?
西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杨栓英教授说:
“对于肿瘤Ia期的患者,术后一般不推荐辅助治疗,既不化疗也不放疗,也不靶向免疫,这是一个基本原则。对于术后ⅰB、ⅱ、ⅲ,一般情况下,患者主张辅助治疗,而化疗是最经典的辅助治疗。”
“手术切除后,如果ⅰB、Ⅱ期及以上患者有敏感突变,建议进行靶向辅助治疗。”
研究中,ⅰ b-ⅲ a EGFR突变患者接受术后辅助治疗,表明术后使用ⅰ b-ⅲ a患者(一般人群)作为辅助治疗可使疾病复发或死亡风险降低80%。
说明奥西替尼可以显着提高ⅰ b、ⅱa和ⅲ a期患者的术后无病生存率,临床获益显着。
▌奥赛替尼三大适应症共同使用,延长更多患者生命
第一代和第三代EGFR靶向药物可显着延长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FS)5.7个月:
2015年获得FDA加速批准用于非小细胞肺癌治疗患者的治疗;
2017年3月在中国上市,获批用于EGFR突变阳性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成人患者的二线及以上治疗;
史上最长单药OS,EGFR突变患者一线单药治疗的总生存时间(OS)达到38.6个月:
2018年4月,2018年4月,FDA批准用于EGFR外显子19缺失或外显子21置换突变的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一线治疗;
2019年8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正式批准奥西替尼作为EGFR突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一线治疗药物;
它可以将疾病复发或死亡的风险降低 83%:
2020 年 12 月,美国 FDA 宣布奥西替尼将作为首个辅助治疗,用于治疗特定类型基因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
2021年4月8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奥西替尼作为EGFR敏感突变的非小细胞成人患者肿瘤切除术后的辅助治疗。
这是国内首个上市的第三代EGFR靶向药物,已从二线跃升至一线。如今,它被批准作为辅助治疗,奥西替尼给了患者一个完美的答案。
作为不可逆的第三代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可同时抑制EGFR敏感突变和EGFR耐药突变。与第一代和第二代EGFR靶向药物相比,其穿透血脑屏障的能力更强,对肺癌并发中枢神经系统转移患者有很好的疗效,也就是有朋友说它进入大脑的能力很强。
▌好药纳入医保,让肺癌患者“买得起”
2017年以来,具有临床价值的创新药不断被纳入医保药品目录,为患者带来治疗效益,提高了创新药对患者的可及性。
奥西替尼于2018年10月10日被纳入医保B类目录,缴费标准由人民币/箱下调至人民币/箱。对于使用奥西替尼的二线患者,可以通过医保报销的方式减轻经济负担。
好在2020年全国医保药品准入谈判中奥西替尼的交易价格较以往下降了64%。5580元/盒的价格大大提高了患者的药品可及性,一线和二线患者都可以支付更高的费用。更频繁地使用靶向药物。
如今,它已被批准为延迟术后患者复发的新适应症。时刻刷新肺癌患者的生存时间,期待未来的惊喜!
免责声明: 本站关于疾病和药品的介绍仅供参考,实际治疗和用药方案请咨询专业医生和药师。
微信扫码◀
免费咨询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