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吉康旅!
骨髓增生性肿瘤是一种罕见的骨髓疾病,以造血细胞系克隆性增殖为特征,包括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和骨髓纤维化(MF)。MF的特征包括进行性贫血、骨髓外造血并伴有脾肿大,并伴有沉重的症状负担(如盗汗、发烧、骨痛和体重减轻)。已有几种评估MF患者预后和生存的模型被开发出来,采用国际预后评分系统(IPSS)进行评分。MF患者的风险分层和总体突变谱特征有助于指导治疗策略,特别是决定进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
芦可替尼可用于治疗HSCT不合格的MF患者中与疾病相关的脾肿大相关症状,无论他们的JAK2突变状态如何。在IPSS中危-2级/高危MF患者中,两项关键的III期随机临床试验显示,与安慰剂或最佳可用治疗相比,芦可替尼耐受性良好,可导致脾脏缩小和MF相关症状改善。5年后,与安慰剂(HR=0.69;95%CI:0.5-0.96;p=0.025)或最佳治疗(HR=0.67;95%CI:0.44-1.02;p=0.06)相比,接受芦可替尼治疗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期(OS)显著延长。
在IPSS中危-1级和可触及的脾脏长度≥左肋缘下5cm的患者中,非随机研究表明芦可替尼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与高风险类别中观察到的一致。全球JAK抑制剂芦可替尼用于骨髓纤维化患者的JUMP IIIb期研究显示,163例IPSS中危-1级MF患者中,超过60%有脾肿大的患者在24周后脾长度减少≥50%,并观察到症状改善。对JUMP研究和一项回顾性研究的二次分析表明,芦可替尼在IPSS风险类别较低的患者中,以及在早期和高剂量使用时,可以诱导更高的脾脏反应率。在另一项研究中,接受JAK抑制剂治疗的中风险MF患者5年后的OS率比接受HSCT的患者高(68%vs 60%);而中危-2级或高风险MF患者则相反(37%vs 45%)。
对于无脾肿大但疾病负担高的中低危MF患者,芦可替尼可减轻疾病相关炎症和症状,提高生存和生活质量。还需更多研究来确定早期给予芦可替尼的潜在好处,并评估该人群中突变状态和疾病负担的影响。
非随机临床试验和回顾性研究表明,进行HSCT前的芦可替尼治疗耐受性良好,可能改善移植后的预后和存活率。尽管芦可替尼可作为HSCT的桥梁,但不应该根据患者对芦可替尼的反应来选择符合移植条件的候选人,而应该根据他们的年龄、主要合并症、临床和遗传预后变量、心理社会状况、偏好和照护者可及性等标准来选择。对芦可替尼反应良好的患者何时开始实施HSCT最佳,目前尚无共识。欧洲原发MF指南建议移植前2个月开始使用芦可替尼,在治疗前5-7天降低剂量,并在治疗前1天完全停药。血小板计数低(<50×109/L)的患者可以参加临床试验,在移植前3-4月接受另一种JAK抑制剂Pacritinib治疗,该药耐受性良好,在早期研究中诱导了MF患者的脾脏和症状反应。专家建议脾肿大或症状负担重的患者在移植前接受芦可替尼治疗,但还需要更多的研究来证实它对移植后结果的积极影响。如有需要,请咨询海外医疗医学顾问:或扫码添加下方微信,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点击拓展阅读:芦可替尼/鲁索替尼(RUXOLITINIB)治疗移植物抗宿主病的作用机制
更多药品详情请访问 芦可替尼
免责声明: 本站关于疾病和药品的介绍仅供参考,实际治疗和用药方案请咨询专业医生和药师。
微信扫码◀
免费咨询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