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吉康旅!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是非小细胞肺癌重要的靶向治疗途径之一。靶向EGFR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的诞生和应用,为患者精准治疗打开了大门。其发展一直受到国内外肺癌领域临床医生的广泛关注。截至目前,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EGFR-TKI已在临床上崭露头角,并在我国获批用于EGFR突变阳性适应症的一线治疗。近日,广东省人民医院吴一龙教授接受采访,回顾了EGFR突变阳性患者靶向治疗的进展,回顾了奥希替尼的最新临床研发和获批情况。在中国的一线适应症。分享。
吴义龙,肿瘤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肺癌研究学会杰出科学奖获得者,广东省人民医院终身主任。国家肺癌质量控制中心主任,广东省肺癌研究所名誉主任,广东省肺癌转化医学重点实验室主任,吴阶平基金会肿瘤医学部主任,中国临床肿瘤学会原主席( CSCO),中国医师协会精准医学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临床试验协会(GACT)主席,中国胸科肿瘤协作组()主席,国际分期委员会原委员,
采访视频
EGFR通路探索引领肺癌精准治疗发展
吴一龙教授在采访中指出,EGFR通路是肺癌精准治疗中非常重要的通路。该通路引领了肺癌精准治疗从开始、发展到成长的全过程。众所周知,2004年,人们发现了EGFR突变与肺癌的相关性。之后,人们又开发出吉非替尼、厄洛替尼等第一代EGFR-TKI,以及第二代EGFR-TKI阿法替尼、达科替尼等。这些靶向药物的诞生,为晚期EGFR突变患者带来了一定的生存改善。
吴义龙教授强调,在EGFR-TKI的整个发展历程中,最重要的是第三代EGFR-TKI的出现,即针对EGFR敏感和药物-奥希替尼(商品名:®)的开发。抗性突变。出现。在肺癌靶向治疗从第一代EGFR-TKI发展到第三代EGFR-TKI的过程中,临床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基因突变情况选择药物进行精准治疗,精准治疗确实使EGFR突变阳性晚期患者获得了更长的生存期。相关数据显示,EGFR突变阳性患者的3年总生存率(OS)率已超过50%。
EGFR通路及相关探索仍在继续,取得一定进展
对于患者来说,EGFR通路的研究和探索仍在继续。吴一龙教授表示,在2019年WCLC和ESMO年会上已经或将要公布的几项研究尤其值得关注。
首先,该研究将在2019年ESMO年会上公布奥希替尼一线治疗EGFR突变阳性患者的OS结果。这也是国内外肺癌领域专家期待已久的重磅研究进展。根据此前阿斯利康官网披露的信息,我们已经知道,研究中接受奥希替尼治疗的患者的OS明显优于EGFR-TKI标准治疗组,并获得了阳性结果。对于奥希替尼组OS的具体数据,吴一龙教授表示,值得国内外学者耐心等待。
其次,我国在肺癌领域的本土研究也在快速发展。2019年,WCLC公布了中国第二代第三代EGFR-TKI药物疗效和安全性的临床研究,上海交通大学上海胸科医院鲁顺教授在大会上报告了研究进展。但需要注意的是,本研究仍是探索第三代EGFR-TKI二线治疗晚期EGFR耐药突变的临床研究,而非一线治疗。
第三,我们在克服c-MET扩增引起的EGFR-TKI耐药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奥希替尼的一线耐药没有获得性EGFR突变,c-MET扩增是最常见的耐药机制。数据显示,c-MET 扩增占奥希替尼一线耐药突变的 15%。相关学者探索了c-MET途径,寻找克服耐药性的方法。该领域的最新进展在 2019 WCLC 年会上公布。对于 c-MET 抑制剂联合吉非替尼治疗无突变但 c-MET 扩增的患者,18 个月的 OS 率结果令人鼓舞。在这类c-MET扩增耐药患者中,双药联合后的OS超过30个月,
奥希替尼在中国获批一线适应症,迎来患者一线治疗新选择
过去,有一种观点认为,对于晚期 EGFR 突变的患者,第一代 EGFR-TKI 与化疗相比在 OS 方面没有益处。吴一龙教授纠正了这个观念。他指出,事实上,EGFR-TKI进入临床后,患者的OS显着延长。在只用化疗治疗肺癌的时代,EGFR突变阳性晚期患者的OS只有12~16个月,而随着靶向药物的开发和应用,目前这类患者的OS已超过 3 年。之所以一代EGFR-TKI和化疗没有OS差异,是因为在治疗顺序上,无论是一代EGFR-TKI还是先化疗,两种治疗方案均未显示出显着差异。然而,在第二代和第三代 EGFR-TKI 进入临床使用后,临床医生逐渐看到了不同治疗顺序所表现出的 OS 差异。
阿法替尼和达克替尼都属于第二代EGFR-TKI。由于药物本身的局限性,这两种药物对突变的抑制作用并不理想。吴一龙教授指出,在抑制突变方面,我们期待奥希替尼的表现。奥希替尼用于一线EGFR突变阳性患者,抑制突变的出现,从而延缓耐药。目前,该研究一线治疗中使用的奥希替尼OS结果为阳性,与EGFR-TKI标准治疗组相比,带来了显着的延长。吴一龙教授认为,这将对肺癌诊疗的临床实践产生非常大的影响。
一些临床医生对于一线使用奥希替尼后如何应对耐药性仍然存在这样的担忧。对此,吴一龙教授指出,他们目前正在研究奥希替尼一线治疗后的应对策略,包括备受关注的双特异性抗体治疗方案。此外,第四代EGFR-TKI也在研发中。相信随着科研实践的飞速发展,会不断涌现出更多的新药或新解决方案。总之,奥希替尼在研究中的表现给肺癌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EGFR突变阳性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患者的一线治疗也从此增加了一个非常可靠的选择。
结束语
基于研究证据,美国国家癌症网络(NCCN)指南、欧洲 ESMO 指南、日本肺癌指南和 CSCO-ESMO 合作指南一致肯定了奥希替尼作为 EGFR 阳性晚期患者首选一线药物的地位。奥希替尼一线适应症在中国获批,或将更新我国肺癌临床诊治格局。在即将召开的 ESMO 会议上,积极 OS 研究的具体数据的发布也将为临床医生和患者带来更多信心。新的探索仍在继续。在国内外肺癌领域专家的不懈努力下,未来会有更多新发现惠及患者。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免责声明: 本站关于疾病和药品的介绍仅供参考,实际治疗和用药方案请咨询专业医生和药师。
微信扫码◀
免费咨询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