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吉康旅!
1、单位基因遗传病(遵循遗传定律) (1)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特点:男女患病几率相等、连续遗传 常见病种:软骨发育不全、缺指、并指症、成骨发育不全、马凡氏综合症、先天性外耳道闭锁、下额棉骨发育不良、先天性肌强直、扭转性痉挛、周期性麻痹、家族性多发性胃肠息肉、膀胱外翻、多囊肾(成年型)、神经纤维瘤、肾性糖尿病、结节性硬化症、先天性小角膜、先天性无虹膜、先天性白内障、视网膜母细胞瘤、先天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地中海贫血、鱼鳞病、遗传性血管神经性喉水肿、可变性红斑角化症、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慢性进行性舞蹈病、毛发红糠疹、特发性致纤维化肺泡炎等。 优生准则:a.只要病儿父母之一患病,每胎都有50%机会发病,再发风险率很高。对无可靠产前诊断方法者,不准生育第二胎。 b.病儿父母正常,家系调查又除外家族遗传病史,可能为基因突变所致,再发风险率较低,可准许生育第二胎。 (2)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特点:男女患病几率相等、隔代遗传 常见病种:如白化病、先天性聋哑、苯丙酮尿症、半乳糖血症、糖元储积症、低磷酸酯酶症、神经鞘磷脂储积症、粘多糖储积症(Ⅱ型以外的各型)、同型胱氨酸尿症、尿黑尿酸症、家族性黑蒙性痴呆、肝豆状核变性、先天性聋哑、小头畸形、多囊肾(婴儿型)、先天性再生不良性贫血、先天性肾病综合症、进行性肌营养不良(肢带型)、劳蒙毕综合症、恶性贫血(先天型)、遗传性小脑性共济失调、先天性青光眼、先天性小眼球、先天性全色盲、视网膜色素变性、着色性干皮病、垂体性侏儒、早老症、肝脑肾综合症、遗传性Q-T延长综合症、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婴儿型遗传性粒细胞缺乏症,婴儿型进行性脊肌萎缩症、肺泡微结石症、肺泡性蛋白沉积症等。 优生准则:a.虽然病儿父母外表正常,但父母都是致病基因携带者,所生女子每胎都有25%的发病机会,50%为携带者,再发风险率很高,对无可靠产前诊断方法者,不准许生育第二胎。 b.对新生儿期可以防治的病种,如苯丙酮尿症、半乳糖血症、散发性克汀病等,如第一胎因某些原因已造成不可逆智力低下等,有条件进行新生儿筛查和实验室检查的,准许生育第二胎,但生后必须作筛查和实验室检查。若是病儿,应及时用药物或控制饮食治疗;无早期筛查和诊断治疗条件的,不准生育第二胎。 (3)伴X显性遗传病 特点:女患者多于男患者(根据基因频率与基因型频率计算可得)、交叉遗传 常见病种:如抗维生素D佝偻病、遗传性肾炎、先天性眼球震颤、葡萄糖-6-磷酸拖氢酶缺乏症等。 优生准则:a.病儿的一级和二级亲属均无病时,可能是基因突变所致,再发风险率比较低,准许生育第二胎。 b.病儿母亲患病时,每胎子女各有50%机会患病,再发风险率高,不准生育第二胎。 c.病儿父亲患病时,其女儿全部患病,儿子全部正常,经产前诊断可准许生育第二胎,保留男胎,如为女胎应早期人工流产。无产前诊断条件的,不准生育第二胎。 (4)伴X隐性遗传病 特点:男患者多于女患者、交叉遗传 常见病种:如进行性肌营养不良(Duchenne型)、血友病(甲、乙型)、红绿色盲、无丙种球蛋白血症,无汗性外胚层发育不良、粘多糖症(Ⅱ型)、自毁容貌综合症、肾性尿崩症、慢性肉芽肿、导水管阻塞性脑积水等。 优生准则:a.X连锁隐性遗传病的再发风险率很高,每胎男性有50%机会发病,女性有50%机会携带者,不准生育第二胎。 b.对Duchenne型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甲或乙型血友病等能做产前诊断的疾病,依产前诊断的结果确定是否准许生育第二胎,保留正常胎儿,患病胎儿人工流产。无产前诊断条件的不准生育第二胎。 c.母系家族(舅、外甥、姨表兄弟)无发病者,病儿可能是基因突变所致,准许生育第二胎。 2、多基因遗传病(没有遗传规律) 特点:家庭聚集现象、易受环境影响、在群体中发病率高。 常见病种:如先天性心脏病、唇裂、无脑儿、原发性高血压、青少年型糖尿病、小儿精神分裂症、家族性智力低下、脊柱裂、无脑儿、少年型糖尿病、先天性肥大性幽门狭窄、重度肌无力、先天性巨结肠、气道食道瘘、先天性腭裂、先天性髋脱位、先天性食道闭锁、马蹄内翻足、原发性癫痫、躁狂抑郁精神病、尿道下裂、先天性哮喘、睾丸下降不全、脑积水等。 优生准则: (1)动脉导管未闭、先天性肥大性幽门狭窄、先天性巨结肠、先天性腭裂、先天性髋脱位等,手术效果较好,不照顾生育第二胎。 (2)对脊柱裂、无
结节性硬化症(tuberous sclerosis)于1862年由von Recldinghausen首次报道,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外显率可变。结节性硬化症(tuberous sclerosis)于1862年由von Recldinghausen首次报道,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外显率可变。结节性硬化症(tuberous sclerosis)于1862年由von Recldinghausen首次报道,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外显率可变。是结缔组织病的一种结节性硬化症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外显率可变。本病有阳性家族史者占20%-30%。
病理改变:脑部的典型表现为室管膜下结节,常在侧脑室前角,显微镜下是一些过度增生的大的星形细胞,结节有钙化趋势,数目多少不等。脑皮质也可见到一些硬的结节,颜色灰白,脑回表面隆起,直径约1-2cm,数目多少不等,镜下结节为神经胶质,由一些巨大的多核星形细胞组成,。这些结节可将正常脑皮层压薄。类似病变也可见于中央灰质,脑干或小脑部位。由于结节所在部位的不同,临床可表现各种神经系统症状。
临床表现:
1、皮肤表现典型皮肤改变包括以素脱失斑,面部血管纤维瘤及鲨鱼皮样斑。不一定每个患儿都有这些改变。90%的病人在出生时即可见到皮肤色素脱失斑,白色,与周围皮肤界限清楚,呈椭圆形或其它形状。大小不等,长径从1cm到数厘米,可见于躯干及四肢,分布不对称,面部很少见到,头皮有时可见到,该处头发为白色。每个人的色素脱失斑数目多少不等,少时一块也没有,多时可达10余块。正常人有时也可见到1-2块,无诊断意义。有些病人还可见到成簇的、数止较多的、形头不规刚的、面积较小的似纸屑状的小块色素脱失斑。
面部血管瘤为本病所特有的体征,以往称为皮脂腺瘤,实际并非皮脂腺,而是由血管及结缔组织所组成,颜色呈红褐色或与皮肤色泽一至,隆起于皮肤,呈丘疹状或融合成小班块状,表面光滑无渗出或分泌物。散在鼻的两旁及鼻唇沟的皮肤上。数目多时可延及下颌部位,有时额部也可见到。面部血管瘤出生时见不到,4-10岁后逐渐增多,此体片有诊断价值,约70-80%的病人可见到。
指(趾)甲纤维瘤位于指(趾)甲周围和指甲下面,象一小块肉状的小结节。大约15%-20%病人有此表现。女多于男,但青春期前少见到,多发的指(趾)甲纤维瘤对本症有诊断价值。
部分病人在躯干两侧或背部有较多鲨鱼皮样斑,微微隆起于皮肤,边界不规则,表面粗糙,青春期后的病人20%-30可见到此病变,有些在出生时取出可见到前额部皮肤有微微隆起的斑块,对诊断有帮助。
2、眼部变化 眼底检查常可见到桑椹状星形细胞瘤或斑块状错构瘤各无色素区。视网膜的错构瘤是本病重要的体征之一。虽然大的视网膜病变可影响视力,但完全视力丧失者不多见。偶尔病人视力丧失是由于视而不见网膜剥离、玻璃体出血或巨大的病变所引起。
3、神经系统症状最常见的是癫痫、智力低下,有时偶可见到偏瘫或其他局限性神经异常症状。80%-90%的病人有癫痫,婴儿时期常表现为婴儿痉挛,较大儿可表现为复杂部分性发作或其他局限性发作,也可为全身强直-阵挛发作或Lemmox-Gastaut综合征。约605的病人有智力低下,程度轻重不等,智力低下常与癫痫同时存在,也有部他病人只有惊厥而无智力低下。神经系统结节数目多少不定,常位于侧脑室底室管膜下,X线平片可见有钙化影,但钙化需要时间,故婴儿不常见到,但CT早期即可发现密度增高,MRI可显示肿瘤与脑室的关系,结节的病理组织学属错构瘤,脑皮层也可见有结节,平均直径约1-2cm,数目多少不等,肿瘤可引起颅内压高、行为改变及难控制的惊厥。部分还可见脑皮层缺损区,可能与新皮层形成时神经元移行受阻有关,皮层缺如部位的深部可见岛状灰质异位症或髓鞘脱失区。
4、其他系统本症可累及除骨骼肌以外的身体其他部位。50%-80%的病人肾脏有血管肌脂瘤,此肿瘤组织学属良性,由平滑肌、脂肪组织及血管所构成,肾脏肿瘤在小儿不似成人多见。2/3的病人心脏有横纹肌瘤,这种心脏肿瘤所引起,肺部受累仅见于1%的结节性硬化症小儿,女多于男。
诊断标准:1、确诊本病击破肯有下表所列的1条主要指标;或2条二级旨标;或1条二级指标加上2条三级指标。
2、可能为本病 具有下表所列的1条二级指标加上1条三级指标;或3条三级指标。
3、怀疑为本症 1条二级指标或2条三级指标。
主要指标:
1、面部血管纤维
2、多发性指(趾)甲纤维瘤
3、脑皮层结节(组织学证实)
4、室管膜下结节或巨细胞星形细胞瘤(组织学证实)
5、多发性室管膜下钙化结节伸向脑室(放射学证实)
6、多发的视网膜星形细胞瘤
二级指标:
1、心脏横纹肌瘤(组织学或放射学证实)
2、其他视网膜错构瘤或无色性斑块
3、脑部结节(放射学证实)
4、非钙化性室管膜下结节(放射学证实)
5、鲨鱼皮样斑
6、前额斑块
7、肺淋巴血管肌瘤病(组织学证实)
8、肾血管肌脂瘤(组织学或放射学证实)
9、结节性硬化症多囊肾(组织学证实)
三级指标:
1、色素脱失斑
2、皮肤纸屑样色素脱失斑
3、肾囊样变(放射学证实)
4、乳牙或恒牙不规则的牙釉质破坏凹陷
5、直肠息肉错构瘤(组织学证实)
6、骨囊性变(放射学证实)
7、肺淋巴血管肌瘤(放射学证实)
8、脑白质“移行痕迹”或灰质异位(放射学证实)
9、牙龈纤维瘤
10、肾以外器官血管肌脂瘤(组织学证实)
11、婴儿痉挛
针对癫痫,可根据病人年龄及发作类型选用不同的抗癫痫药物,以局灶性怪作开始的癫痫可选用卡马西平。丙戊酸多用于全身性发作.ACTH只用于婴儿痉挛发作。由于脑病变为多发性,外科手术效果不佳,但如果肿瘤位于重要部位引起惊厥发作时,可行胼胝体离断术。
以上摘自《小儿神经系统疾病》第二版。
免责声明: 本站关于疾病和药品的介绍仅供参考,实际治疗和用药方案请咨询专业医生和药师。
微信扫码◀
免费咨询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