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吉康旅!
在现代社会,癌症已成为人类死亡的最重要原因之一,在众多癌症类型中,肝细胞癌(HCC)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一直居高不下。
肝细胞癌是世界范围内非常常见的恶性肿瘤,尤其是在中国。诱发肝细胞癌的因素很多,包括遗传、慢性乙型肝炎、丙型肝炎病毒感染、黄曲霉毒素暴露、吸烟和肥胖。是肝癌的主要危险因素。
根据 2018 年全球癌症统计,全球每年有超过 750,000 人被诊断出患有肝细胞癌,其中大部分病例在亚洲,尤其是中国。整个欧洲和美国的肝癌发病率也在上升,自 1980 年以来,肝癌病例增加了两倍多。
由于早期筛查和早期诊断不足,约85%的中国肝细胞癌患者在寻求治疗时失去了手术机会。在目前的诊疗水平下,肝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仅为12.5%。
十三年前,索拉非尼成为第一个为晚期肝细胞癌患者带来有意义的生存获益的全身疗法。从那时起,没有任何疗法能够超越索拉非尼的疗效。
5月14日,国际顶级医学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公布了肝细胞癌的3期临床试验结果。本临床研究结果表明,新疗法联合贝伐单抗可显着延长总生存期(OS)和无进展生存期(PFS),一年生存率为67.2% ,可将死亡风险降低 42%。
该临床研究结果将改变目前肝细胞癌一线治疗的标准,宣告阿特珠单抗与贝伐单抗联合治疗成为晚期肝细胞癌一线治疗的新标准。2020年,我们还将见证13年来肝细胞癌首选治疗方案的变化。
对于这一重大突破,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同时发表评论,高度评价新疗法研究对肝癌治疗的意义。此次阿特珠单抗+贝伐单抗联合治疗的临床研究,不仅确立了首个生存结局优于索拉非尼的疗法,而且确立了首个成功的联合疗法。,还建立了第一个具有积极结果的随机、3期免疫检查点抑制试验。该临床研究是一项针对需要一线治疗的不可切除晚期肝细胞癌患者的全球性、开放标签的 3 期临床试验。本次临床研究要检验的是,“阿特珠单抗+贝伐单抗”的“双刀”联合治疗方案是否比索拉非尼更有优势。
注射液是罗氏公司开发的一种 PD-L1 肿瘤免疫治疗药物。贝伐单抗是一种针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 的抗体。两者结合可能会增强免疫系统对抗多种癌症的潜力。
生存结果优于索拉非尼
一项针对 501 名既往未接受过全身治疗的不可切除肝细胞癌患者进行的全球 3 期、多中心、开放标签研究。受试者按 2:1 的比例分配到阿特珠单抗加贝伐单抗组(联合治疗组)和索拉非尼单药治疗组(索拉非尼组)。
研究结果表明,联合治疗组的总生存期(OS)显着延长。6 个月和 12 个月的生存率分别为 84.8% 和 67.2%,联合组分别为 77.2%。@2.2% 和 54.6%。这意味着联合治疗成功突破了无法切除的肝癌一线治疗的瓶颈。
联合组的无进展生存期 (PFS) 明显长于索拉非尼组(中位 PFS 为 6.8 个月 vs. 4.3 个月),6 个月的无进展生存期显着延长改善(54.5% 对 37.2%)。
基于使用1.1的独立评估,联合组和索拉非尼组确认的客观缓解率分别为27.3%和11.9%;当评估肝细胞癌时(P<0.001),ORR 分别为 33.2% 和 13.3%。在雷非尼组中,疾病控制率 (DCR) 分别为 73.6% 和 55.3%。
在次要疗效指标方面,联合治疗延迟了患者报告的因疾病导致生活质量恶化的中位时间(11.2 个月 vs. 3.6 个月),身体功能恶化的中位时间( 13.1 个月 vs. 4.9 个月)和角色功能恶化的时间(9.1 个月 vs. 3.6 个月)。
安全性方面,在安全性数据方面,联合治疗组的治疗相关不良事件(AEs)发生率与索拉非尼单药治疗基本相当。在接受至少 1 剂联合治疗的 329 名患者中,有 56.5% 发生 3 级,在接受至少 1 剂索拉非尼或 4 级不良事件的 156 名患者中,有 55.1% 发生。
联合治疗可能更适合中国患者!
在今年早些时候的欧洲肝脏研究协会(EASL)肝癌峰会上,来自中国亚组试验的数据表明,联合疗法可能更适合中国患者的治疗。
本次分析纳入194名中国患者,数据显示中国患者整体亚组乙肝感染、大血管浸润/肝外转移、甲胎蛋白≥/ml等不良预后因素的发生率较高。与索拉非尼方案相比,联合免疫治疗方案仍可显着降低56%的死亡风险,患者6个月生存率为86.6%,总生存期(OS)更佳比此前公布的全球数据更为显着。这意味着这种联合疗法对中国肝癌患者同样有效,而且可能会更好。
本次3期临床试验的完整数据证明,阿特珠单抗与贝伐单抗的免疫联合治疗打破了晚期肝癌一线治疗的僵局,为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晚期肝癌患者提供了一线免疫治疗。有强有力的证据表明治疗有益。
免责声明: 本站关于疾病和药品的介绍仅供参考,实际治疗和用药方案请咨询专业医生和药师。
微信扫码◀
免费咨询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