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吉康旅!
1月25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修改吉非替尼片说明书的公告》。公告指出,吉非替尼的说明书中应增加【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新增【不良反应】主要针对皮肤和皮下组织异常;【注意事项】严重不良反应(3级及以上)需停药,治疗期间出现皮肤感觉异常、红斑、脱屑、水疱。、出血等不良反应。及时就医。
为何一直是小分子靶向抗肿瘤药物领域“长期领先者”的药物,如今却面临安全性质疑?发生了什么?
小分子靶向药物——吉非替尼的“过去与现在”
小分子靶向药物是作用于特定致癌部位,识别癌细胞内部蛋白质分子或基因片段的特殊药物。进入人体后,它会像“导弹”一样自动搜索目标癌细胞。一旦发现,它会自动摧毁目标并实现“精确打击”,而不会伤害无辜的正常细胞。因此,它针对不同器官的癌细胞。有时,人们往往会选择不同的靶向药物。
吉非替尼就是其中之一。是一种选择性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可阻碍肿瘤生长、转移和血管生成,增加癌细胞凋亡;广泛用于既往接受过治疗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治疗。
2002年首次上市,2005年在国内获批上市,因其疗效好、安全性优异,常年占据小分子靶向抗肿瘤领域“前三名”。阿斯利康在中国市场垄断了11年。多年来,价格高达5000元/盒。
抗肿瘤领域发展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近年来,随着我国癌症患者数量的快速增加,抗肿瘤药物市场不断扩大。根据PDB药物综合数据库统计(见图1),抗肿瘤药物市场自2012年以来一直保持10%) 2018-2019年增长率达到惊人的19.68% !市场规模也达到了314.960亿元,创历史新高。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响,Q1-Q3总市值226.1亿元,预计年增长率约为-4.71%;但在抗疫常态化的背景下,结合量采购政策的落实,预计2021年我国抗肿瘤药物将继续取得长足进步。
图1 历年抗肿瘤药物销售及变化趋势
整个抗肿瘤药市场的细分可以分为肿瘤疾病药、抗代谢药、植物药、激素类、靶向小分子药等5大类,目前约占总市场规模的四分之一。靶向小分子药物的销售额以极快的速度飙升。根据PDB药物综合数据库的统计(见图2),销售额从2016年的18.67亿元)到2020年(Q1- Q3)年,占比从2016年的8.2%到2020年的25.61%,前景相当广阔。
图2 抗肿瘤药物领域药物细分市场构成
根据PDB药物综合数据库的统计(见图3),在小分子靶向药物家族中,我们发现2016年伊马替尼、吉非替尼和埃克替尼的累计销量达到11.55亿元,占当时全家的61.8%!随着时间的发展,2019年三大“大哥”的总销售额为17.870亿元,占比29%;2020年前三季度销售额仅为11.16亿元,占比仅为19.3%。
与此同时,奥希替尼在2018年异军突起,2019年销售额达到10.040亿元,占比16.3%;2020年,销售额不减反增。仅仅三个季度就超过了2019年的销售额,达到了惊人的11.70亿元!超过伊马替尼、吉非替尼和埃克替尼的总销售额!占比高达20.2%。
图3 历年小分子靶向药物家族销售数据
小分子靶向药物领域的“百家学派”
小分子靶向药物领域的激烈竞争,不仅是各个品种之间,在细分品种内,各大品牌也在竭尽全力争夺市场份额。根据PDB药物综合数据库的统计,以吉非替尼为例(见图四).
图4 近年各品牌吉非替尼销售额
2016年,阿斯利康作为行业垄断者,可实现2.970亿元的营收。紧接着2017年,齐鲁药业进入市场,开始与阿斯利康争夺市场份额。截至2020年Q3,阿斯利康在中国的市场份额跌至76.14%。由于吉非替尼品种整体竞争力下降,其销售额仅为1.870亿元,创下进入中国以来的最低值。
与此同时,中国也在积极参与其他竞争日趋激烈的赛道。百济神州自主研发的抗癌药物泽布替尼于2019年11月15日获得美国FDA批准,我们正在药物研发中。该领域正逐渐接近世界顶级水平。
分析总结
整个抗肿瘤市场不断扩大,多年来一直保持快速增长。在蛋糕越来越大的同时,小分子靶向药物的市场份额也在不断扩大。这充分说明其优异的疗效和良好的安全性正在改变肿瘤。治疗选择。在双重利益和行业欣欣向荣的背景下,我们对小分子靶向药物家族进行了深入观察,却发现了不同的画面,从16年到20年,不到四年,行业前三(Ima(、和)从60%的市场份额迅速下滑,2020年的总销售额将被家族超越。
原因有很多,包括人类对小分子靶向药物的认识不断加深。最好的证明就是产品的快速迭代;我们有更好的方法和更多的经验来评估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这也是责令吉非替尼修改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的根本原因。二是国家在数量上的采购。“量对价”减轻了长期服用抗癌药物人群的医疗负担。同时,也部分造成了某些抗癌药物销量的相对下滑。
随着科技的进步,相信现代医学会逐渐战胜肿瘤,人均治疗费用也会大幅下降。目前,如果及时发现肿瘤,及早进行干预,无论是五年生存率还是十年生存率,都可以大大提高。希望在不久的将来,人类不再将肿瘤视为绝症,能够真正治愈。
免责声明: 本站关于疾病和药品的介绍仅供参考,实际治疗和用药方案请咨询专业医生和药师。
微信扫码◀
免费咨询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