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吉康旅!
阿斯利康在剥离低利润的过期原研药的同时,开始同时寻找具有高发展潜力的产品。
5月26日晚,绿叶制药宣布,控股子公司博安生物与阿斯利康中国签署抗肿瘤生物药博优诺(贝伐单抗注射液)商业化权协议,授权后者在中国独家经营该药。在21个省、市、自治区的县推广。
2019年6月,阿斯利康召开宣誓大会,宣称开启不平凡征程,誓将阿斯利康打造成中国最伟大的制药公司,年销售额达150亿美元,相当于近1000亿人。要实现年销售额超过150亿美元的目标,仅靠阿斯利康自己的产品是难以实现的。阿斯利康也需要不断寻找产品。
药脉通CEO张锐表示,在业绩压力下,阿斯利康的代理品种会越来越多,速度可能会非常快。
有媒体称,为实现150亿美元的目标,阿斯利康将在中国推出200款产品。这200个产品对应:50个原研产品+50个中方联合开发的一流新药+50个代理产品+50个诊断器械产品。
对于国内药企来说,当国产创新产品以跨国药企巨头为代表,成为利润贡献奶牛时,国内药企如何与之抗衡?阿斯利康在代理博宇诺后,已成为罗氏、齐鲁、信达的有竞争力的厂家。阿斯利康会在这个单一产品上复制其营销奇迹吗?齐鲁和信达如何与他们抗衡?
阿斯利康对产品很着迷
据公开资料,这是绿叶与阿斯利康的第二次合作。2019年1月16日,绿叶制药集团在上海宣布与阿斯利康中国签署协议,授权后者在中国大陆独家推广血脂康胶囊。产品。
对于阿斯利康来说,这是今年曝光并成功代理的第三款产品。2月底,阿斯利康宣布与君实生物达成战略合作,获得君实生物自主研发的抗PD-1单抗药物特瑞普利单抗(拓益)在中国大陆非核心市场的推广权,同时作为随后获批上市的尿路上皮癌适应症的国家独家推广权。5月,阿斯利康中国宣布与诺和健康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及畅维清®推广协议,在中国大陆市场展开深度战略合作。
长期以来,业内普遍认为,跨国药企的竞争力核心在于产品。张锐认为,跨国药企在华竞争力的核心在于产品,更重要的是其专业高效的产品推广团队。
所有药企的核心竞争其实都在两点:一是产品研发,二是营销推广。很多医药研发和创新公司都开发出了优秀的产品,可以盈利,可以成功,但要成为辉瑞、阿斯利康这样的伟大公司,就必须在上述产品的研发和营销上具有很强的竞争力。
虽然一些跨国药企基于成本优势在中国设立研发中心,但所有核心研发和产品上市基本都在国外完成,研发创新并不是跨国药企国内子公司的优势。优势是跨国药企通过系统成熟的培训,打造了一支专业化程度最高或销售能力最强的团队。例如,辉瑞的单一代表产量将达到 350 万片,而广传阿斯利康已超过 400 万片。这是跨国药企国内竞争力的核心。
此前,过期原研药是跨国药企的利润奶牛,但批量采购等政策的实施,大大降低了产品的盈利能力。此时,产品很难满足代表的输出要求。许多跨国药企开始调整结构,裁员,但阿斯利康的年销售额目标是150亿美元。为了实现目标,它需要维持其营销团队。仅仅介绍其创新产品是不够的。国产优质创新药物和器械是其潜在目标。,成为阿斯利康不断扩大代理版图的原动力。
绿叶选择阿斯利康凸显国企营销短板
绿叶作为国内知名的集研发和营销为一体的企业,多年来在肿瘤药物领域积累了商业资源和网络,以推广其明星产品紫杉醇脂质体(力扑素),阿斯利康为何代理博友?承诺?
公开资料显示,博宇诺原研药原研药为罗氏知名药,于2010年获批进入中国,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结直肠癌等多种实体瘤,和胶质母细胞瘤。国内批准的适应症包括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和转移性结直肠癌。
数据显示,2020年贝伐单抗注射液全球销售额将达到60.9亿美元,中国市场销售额将达到36.3亿元。由于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这款重磅药的竞争已经相当激烈,价格战已经打响!
2019年11月28日,国家医保局公布97个谈判成功药品名单,罗氏贝伐单抗注射液成功入选。一个月后,罗氏公布了产品的谈判价格:1500元/瓶。与2017年7月之前国内5223元的价格相比,降价了71%。
在原研药价格大幅降低的同时,国产仿制药也不断涌现。
贝伐单抗在欧美的专利分别于2018年和2019年到期,其首个国产仿制药齐鲁药业贝伐单抗(商品名:)于2019年12月9日获准上市,将于12月在山东上市14、网上售价1266元/瓶。2020年6月,齐鲁药业再次下调贝伐单抗价格,其云南网上售价为1198元/片,再创新低。据传闻,齐鲁的安科2020年销售额将达到18亿元左右。
2020年6月,信达生物贝伐单抗注射液(商品名:大禹通)获批上市。7月,陕西公布其网上售价为每瓶1188元。
博宇诺是第三个在中国获批上市的阿瓦斯汀()生物类似药,于5月7日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正式批准。
业内人士表示,为了与市场前三强争夺市场,考验的是博宇诺的推广实力。此外,批量采购的推进正在加速,生物药的批量采购也指日可待。这个时候的竞争,不仅关乎营销推广的力度,更关乎推广的速度和效率。必须尽快占领市场。绿叶医药集团在营销上很难成为激进的玩家,选择以激进着称的阿斯利康也是正确的。
绿叶选择阿斯利康的背后,凸显了国企在营销上的短板。对于国内药企来说,一个真正的问题是,当国内的创新产品以跨国药企巨头为代表,成为利润贡献奶牛时,国内药企如何与之抗衡?阿斯利康取代君实推PD-1后,恒瑞怎么打?现在阿斯利康推广博优诺,齐鲁和信达怎么能与之抗衡?国内很多药企都致力于成为世界一流的跨国药企,但无法培养自己的合规和强大的推广团队。国内药企如何成长为世界级药企?
免责声明: 本站关于疾病和药品的介绍仅供参考,实际治疗和用药方案请咨询专业医生和药师。
微信扫码◀
免费咨询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