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吉康旅!
▼
突变:
第一代药物成功控制
案例一:厄洛替尼逆转第三代TKI治疗失败
第一代耐药后,奥希替尼无突变也有效
一名 54 岁中国男性患者,曾吸烟,2013 年 9 月被诊断为 IV 期非小细胞肺癌()伴肝转移。患者参加临床试验,接受培美曲塞 + 顺铂联合治疗。放射治疗。2015年1月复发,ARMS-PCR检测EGFR 21激活,采用第一代TKI(靶向药物)埃克替尼治疗。2个月后病情好转,接受放化疗。2015年11月取得进一步进展,对既往手术和既往手术的石蜡标本进行二代测序(NGS)发现存在突变,但没有其他潜在的耐药突变。
奥希替尼耐药发现多个继发突变,这可能是罪魁祸首
2016年10月奥希替尼耐药,奥希替尼治疗期间两次(6月和8月)进行NGS(NGS-2,NGS-3)),MAF(突变等位基因频率)从2.8增加% 到 23.4%,也表明分子水平的耐药性。有趣的是,在 NGS-3 中还发现了 3 个新的获得性突变,分别为 EGFR (MAF0.8%)、(MAF0.5%) 和 NSD1 (MAF0.1%) . 从目前的研究证据来看,很可能是导致奥希替尼耐药的突变。
厄洛替尼成功扭转局面,可惜患者身体状况每况愈下,仍与病魔抗衡
患者尝试了另一种3代EGFR药物联合奥希替尼和厄洛替尼。虽然MAF明显降低(NGS-4),但MAF水平保持不变。另外,联合用药的方法也给患者带来了严重的不良反应,疗效不显着,所以对患者进行了治疗厄洛替尼单药治疗后2个月,胸部病灶明显减少,但肝转移灶逐渐增多,提示原发灶与肝转移灶存在肿瘤异质性,2016年12月肝活检NGS检测,肝活检,分别在两个样本中观察到 MAF 和其他伴随突变的水平升高,肝脏病变也发现 FLT4 和阳性。
上图为患者整个治疗过程及三个肿瘤病灶的变化。
下表显示了患者进行的多次二代测序 (NGS) 的结果。
FFPE: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外周循环肿瘤 DNA
案例分析
1.该患者在没有使用奥希替尼的情况下接受了治疗。在一项欧洲 2 期研究中,发现阳性奥希替尼治疗的 ORR 高于阴性患者(52% vs 19%)和更长的中位 PFS(10.8 vs 5.5 个月),但中位 DOR(反应持续时间)相似(11 个月 vs 12 个月)。总的来说,阴性患者的获益还是比较小的。
2.奥希替尼耐药后的二次突变及其他突变,以往研究表明该位点可降低奥希替尼治疗的敏感性,而其他突变(,NSD1)不干扰奥希替尼)L718为主奥希替尼的结合作用导致耐药的原因。另外,医生还考虑到患者没有突变,使用第一代TKI可能有效,所以经过奥希替尼耐药洛替尼。
3.这个案例也告诉我们,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该对肿瘤分子特征进行动态观察,从而更全面地了解耐药突变的产生和变化,制定最合适的治疗方案。
案例2:第三代耐药后用厄洛替尼治疗;研究发现阿法替尼对这个位点的作用更敏感
1代后3代,PFS达到17.7个月
一名 67 岁中国男性患者于 2011 年 10 月被诊断为 IIB 期肺腺癌,左下肺切除术后接受辅助化疗。2014年1月病情进展。手术切除组织ARMS-PCR检测发现EGFR突变,患者目前接受培美曲塞+顺铂,培美曲塞单药治疗,2014年8月服用第一代TKI吉非替尼,实现部分缓解(PR)。13个月后,2015年10月再次进展。1号病灶NGS检测发现突变,MAF为10.5%,MAF为37.2%;未对病变 2 进行活检。
奥希替尼耐药后,两种病灶的分子检测结果不同,第一代TKI成功抑制病灶1,但病灶2仍在进展
患者随后接受奥希替尼治疗,肿瘤明显缩小并维持17.7个月无进展。2017 年 2 月,CT 显示肿瘤复发,病灶 1 活检发现新的继发性突变 (.4%),仍然存在 (.2%),然后消失。然而,液体活检仅发现 MAF 较低的突变(0.38%),这可能与血浆中肿瘤 DNA 浓度较低有关。由于消失,患者接受了厄洛替尼治疗。3个月后CT示病灶1稳定,病灶2增大。此时对病灶2进行活检,发现共突变(0.7%,13.1%),结构为顺式(cis),也有突变(0.5 %)。液体活检未发现任何突变。
耐药性讨论:降低TKI敏感性,阿法替尼可能是这个位点的克星
为了观察与奥希替尼耐药的关系,研究人员创建了一个突变的 Ba/F3 大鼠细胞模型。结果表明,奥希替尼在/突变细胞中的IC50显着高于阴性细胞(表明它们的敏感性较低),分别为83.62nM vs 1.92nM。对比1代/2代/3代TKI的敏感性(如下图),发现阿法替尼最为敏感,对结合位点的干扰相对较小,建议可以使用阿法替尼作为目标有效的解决方案。反之,也可以解释为1代/3代TKI耐药的原因之一。
上图显示了吉非替尼、厄洛替尼、阿法替尼和奥希替尼对五种不同突变的细胞群敏感性。对于 /,阿法替尼的敏感性最好。
与每个 TKI 绑定站点的关系如上图所示。从模型来看,阿法替尼的组合方式受到的阻碍最小,这可能是它对突变最敏感的原因。
案例分析
1.患者在奥希替尼耐药后出现突变,第一代TKI成功逆转耐药。研究表明,阿法替尼实际上对这个部位更敏感。假设患者可以通过阿法替尼治疗获得更多疗效?值得思考。
2.患者有2个靶病灶:病灶1和2,两个病灶的分子机制和药物敏感性不同。其中,病灶1在奥希替尼耐药后发生突变,第一代TKI有效;而病灶2为顺式突变,使用第一代TKI。无效的。该病例提示不同部位的肿瘤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异质性。在进行动态分子检测时,要注意被检测组织的位置,要注意空间异质性问题。
分向線
另外,下面将介绍两个在奥希替尼耐药后可以恢复到1代/2代TKI的靶点。
▼
突变:
阿法替尼可逆转耐药性
文献1:三代TKI耐药可见突变,二代TKI治疗可能有效
一项研究分析了在 3 代 TKI 耐药后发生突变(P1、P2、P3、P4))的患者,其中 P3 和 P4 在使用 3 代 TKI 之前具有低水平突变。P1、P3、P4 3例患者在奥希替尼耐药后MF( ,等位基因分数的估计值)显着增加(图。比较见图b;P2患者的两个病灶(EPII,EPI)的MF第三代药物和奥希替尼治疗耐药后显着增加(下图c)。奥希替尼治疗前后疾病进展如图d所示。此外,在30个样本的研究中,对第三代耐药的发生率-代TKI实际上高于突变(图e),但样本量有限,无法得出结论。
上图f是和的结构图
进一步研究发现,在厄洛替尼、阿法替尼和奥希替尼中,阿法替尼对/突变的肿瘤细胞最为敏感,如下图所示。另外,同为二代TKI的波西替尼敏感性也不错。
因此,对于三代TKI耐药后的EGFR突变,可能对二代药物治疗有效。其实治疗中也有真实案例。
文献2:奥希替尼联合阿法替尼治疗突变
2013年10月,一名49岁的IIIA期肺腺癌女性患者接受了根治性放化疗。2014 年 4 月,出现脑、肝和骨的多处转移,并进行了支气管镜活检。患者接受全脑放疗和吉非替尼治疗,疗效持续1年。2015年3月,血浆(0.5%)、(MAF6.5%)和(MAF2.9%)在血浆中检测到( ),患者接受了奥希替尼治疗。在治疗期间,根据结果,它逐渐消失并成为主导。根据之前的报道,在奥希替尼 80 mg/天的基础上加用阿法替尼 20 mg/天成功降低了 MAF(从 33.7% 降至 0.3%),CT 也显示肿瘤缩小显著地。该药物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只有 2 级皮疹。
图 1 和图 2 显示了奥希替尼治疗前后骨转移灶的改善,但未控制的肝转移灶无表达;图3显示联合治疗后部分缓解;图 4 再次显示疾病进展。
上图为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对MAF的基因检测。可以看出,阿法替尼+奥希替尼治疗后活化明显受到抑制。
二次激活也是对三代TKI耐药的原因之一,二代TKI治疗可能是一种有效的方案。最后,我们来谈谈常见的突变。
▼
突变:
单突变可回1代TKI,反式可逆转1+3
1.单突变:
奥希替尼一线使用产生的耐药基因突变主要为单突变(无伴随)。患者可采用第一代靶向药物(易瑞沙、特罗凯、康美纳)治疗,已有临床病例报告。
一名 78 岁女性晚期肺腺癌患者,对阿法替尼耐药 30 个月。发现突变,用奥希替尼,7个月后有进展,基因检测阳性,阳性,无突变。基于无突变,患者再次接受1代吉非替尼(/天)治疗,获得PR部分缓解。
图A为阿法替尼治疗前后对比,图B为奥希替尼治疗前后对比,图C为吉非替尼治疗前后对比。
理论上,奥希替尼是一线使用的。发生单一突变后,使用第一代药物。耐药后,可检测出突变,再次使用奥希替尼。通过这种给药顺序,患者有两次机会从奥希替尼中受益。
2.反式突变:
突变与突变同时出现,位于对面染色体上,采用1代TKI联合3代药物治疗。
鲁顺教授在JTO杂志上发表了一个国内反式突变治疗案例。一名42岁女性肺腺癌患者在多线耐药(厄洛替尼、化疗)后接受奥希替尼治疗。3年后出现耐药并发生共突变,反式结构采用1代+3代治疗,联合贝伐单抗,维持8个月。
详情请点击链接:
▼
周才村教授:
此外,还有多个EGFR点突变导致奥希替尼注意
周才存教授团队对93例奥希替尼耐药患者的基因水平进行分析发现,三分之一的患者耐药后出现新的EGFR点突变,其中G796/C797占24.7%,L792 10 % 和 L718/G719 9.7%。多个EGFR突变可以同时发生,如下图所示。
对于不同类型的耐药突变,奥希替尼的敏感性也不同。下图显示了奥希替尼对各种共突变肿瘤细胞的杀伤能力。
▼
总结
奥希替尼的耐药机制复杂,耐药性的解决更加困难,需要进一步探索。然而,似乎在黑暗中找到了一个普遍规律。对于EGFR的获得性突变,由于EGFR通路仍然是肿瘤进展的罪魁祸首,因此不能使用EGFR-TKI进行治疗。要么1+3代合用,要么与“第4代”布加替尼合用。其他非EGFR途径可以被激活或与相应的靶向药物组合。希望加快新药新方案的研发,有朝一日能克服耐药性。
免责声明: 本站关于疾病和药品的介绍仅供参考,实际治疗和用药方案请咨询专业医生和药师。
微信扫码◀
免费咨询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