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吉康旅!
最近,有一个好消息。国家卫计委宣布,替诺福韦酯、吉非替尼、埃克替尼三款药品通过“全国协商”试点,降价幅度超过50%。这是中国政府首次按照国际惯例引入药品价格谈判。
至此,政府终于以市场和医保为武器,撬开了原研药和专利药的坚挺价格冰。旷日持久的全国药品价格谈判终于落空。这是2015年10月启动的全国药品价格谈判试点工作的阶段性成果,应视为政府、企业和民众的三赢。正如国家卫计委药监司所说:“试点谈判开局良好,为建立全国药品价格谈判机制积累了经验。”
将原始研究药物从祭坛上拉下
在笔者看来,这次价格谈判的成功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
首先,国外原创研究的进口药和专利药已经从高价的神坛上被拉下,依旧本色。过去,从国外进口的专利药品和独家生产的药品,往往以高技术、高投资、高成本为由定价高。因为没有可比性,很难说服企业降价。不过,通过市场诱人的“蛋糕”,以及政府的承诺,能实现如此高的降价,多少有些让人意外。
据有关部门统计,靶向治疗乙型肝炎和非小细胞肺癌的替诺福韦酯、吉非替尼和埃克替尼均属于中国大陆高发病种。平均每月药费分别为1500元、元、元。如果不纳入医保范围,患者负担较重;如果纳入医保,国家损失太大,负担不起。
国家药品价格谈判机制是专利药品和独家生产药品的国际通行做法。国家以国家市场和政策保障作为进入医保目录的筹码,以量换价,提高药品的可及性和可负担性。这一惠民工程,使中国患者因专利药和原研药降价、进入医保报销目录而获得双倍收益,结束了我国药品价格多次上涨的不合理现象。长期高于国外同类药物。
国外药品大幅降价,也促使所谓“新药”暴利,让人们意识到新药的鼓励和制衡。高昂的价格和丰厚的利润,当然可以让药企争相抢购,增加开发新药的积极性。但是,如果放任不管,可能会“宠坏”医药企业。以高科技产品在手,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延长高价,威胁社会。在这种情况下,再先进的医学,也无法走进寻常百姓家,也无法为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同时,原研药和专利药的降价也将倒逼国产仿制药改弦易辙。国际医药巨头的“跟风”成为了一个很好的例子,也可以对市场施加压力,促使相关产品降价,对国家和人民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也就是说,国家谈判可以起到调节药品市场价格的作用,这是过去通过行政手段无法实现的。
权威和方向
由于其权威性和方向性,国家谈判具有立竿见影的效果。早在2009年,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就有谈判调节药品价格的线索。紧接着,国家发展改革委开始制定《药品价格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
一些发达省份率先在省市两级进行价格谈判,以降低药品价格,将医保纳入医保作为筹码。但是,仅仅以一个省的市场作为筹码是不够的。也就是说,省级行政权力的权威性和公信力存在差距,效果并不显着。需要与国家层面的相关企业协商,才能真正降价。.
为此,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建立试点药品价格协商机制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特别是《关于完善公立医院药品集中采购工作的指导意见》,标志着国家层面首次对部分专利药品和独家生产药品开始“建立公开、透明、多方价格协商机制”。同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卫计委与16个部委共同建立部门协调机制,11月正式启动全国协商。
既然是全国性的谈判,就不能由卫生部门或医疗部门来完成。它需要多方参与。即由国家卫生计生委牵头谈判,成立全国药品价格谈判指导委员会。成员包括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部委和领导,主要负责药品品种审评谈判工作,协商实施计划和采购价格。此外,还成立了全国药品价格谈判监督委员会。成员主要由政府有关部门、国家卫生计生委纪检监察组、相关利益攸关方代表、部分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组成。他们负责监督谈判和接受报告的全过程。和投诉。
这一机制保证了运作的权威性和高效性,也为各部委的协调和落实提供了清晰的路线图,让生产企业对后续的市场开拓有了一颗定心丸。
执行的关键在于医保
政府主要考虑的是民生问题,具体来说就是谈药的覆盖率,能惠及多少人,甚至每一种病的治疗能省多少钱。而企业考虑的是利益,当然这也包括长期利益和短期利益、潜在利益和眼前利益。
对于外国公司来说,药品价格谈判涉及与中国政府的关系。现在,药品降价用于支持政府的医改,以换取其他产品在中国市场受到更多关注。从这个角度来看,企业与政府的类似合作并不吃亏。
更重要的是,这对一些善于通过政策寻找市场的外资企业来说,是一个机会。在专利即将到期,仿制药面临抢“蛋糕”的挑战的当下,倒不如说这是降价抢占市场的一步。
国内仿制药企业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巨额利润缩水了一半。虽然他们觉得不舒服,但原研药可以放下身段,降价,他们也无话可说。降价是大势所趋,关键是市场价格平衡,即降多少才能最大限度地扩大销量和扩大市场,最大限度地减少总利润损失。这既是一个数学模型,也是一个战略问题。
最后一个关键是实施。虽然谈判组给出的承诺是,谈判药品的采购和使用将在全国范围内优先采购,并与医保政策挂钩。但企业似乎仍然感到不安。毋庸置疑,我国医药市场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即使新药进入医院采购系统,数量也难以保证。这样一来,量价链接就变成了纸上谈兵,给公司带来了不小的麻烦。因为我国医药领域药品采购的决策者不是消费者,采购者是医疗机构。所以,降价并不是一切,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至于什么工作,你懂的。
免责声明: 本站关于疾病和药品的介绍仅供参考,实际治疗和用药方案请咨询专业医生和药师。
微信扫码◀
免费咨询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