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吉康旅!
2019年7月1日起,全省关于国家组织开展药品集中采购使用试点工作的跟进实施工作正式启动。通过批量采购,25种中选药品的最低采购价格平均降低了52%,最高降低了96%,药品价格大幅下降。
今年的两届会议,带量购药成为与会代表的热门话题。事实上,带量采购药品在国际上是一种通行做法,即政府对药品的“超级团购”。销售量。与会代表表示,带量采购影响深远,但改革仍需循序渐进、逐步完善。
访问
药品成本“悬崖式”下降
▲2019年7月1日,河北省国家组织的药品集中采购使用试点工作跟进实施工作正式启动。
赵女士在2018年初被诊断出肺癌。起初,赵女士服用的是国产靶向药物。几个月后,赵女士开始服用进口肺癌靶向药物吉非替尼。当时,该药的价格为每盒2280元。患者先要赔付456元,剩下的1824元,按照不同组别报销比例分别报销83%到97%。虽然她是一个经济条件中等的家庭,但医药费加上住院和检查费用对赵女士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治疗负担。
2019年7月1日之后,好消息传来,赵女士服用的抗癌药降价,每盒成本仅为547元。医疗保险报销范围为 97%。这样,靶向药在吃的时候就不再那么“纠结”了。“我们感觉特别明显,经济负担也轻了很多。” 赵女士松了口气。
让赵女士体验到药费“断崖式”的下降,得益于2019年我省实施的“量量购买”新政。目标是降低一些原本价格昂贵的、与治疗重大疾病有关的药物,以及一些临床剂量非常大的药物的价格。
“我正在服用的苯磺酸氨氯地平,同规格的国产同规格药品仅4.16元/盒,28片一盒相当于15美分一片,原2片4.一盒01元,每盒只有7粒,现在一盒药的价格和以前一粒的价格差不多。” 和赵女士一样,刘先生服用氨氯地平片已经十五年了。这个药降了96%左右,省了不少钱。
随着我省实行大宗采购,近6个月来,有不少患者出现药品费用“断崖式”下降。王先生是糖尿病并发症患者,需要长期服用阿托伐他汀钙片和硫酸氢盐。氯吡格雷片是预防动脉硬化和血栓形成的两种药物。2019年7月1日之前,硫酸氢氯吡格雷片91.7元一盒,数量>26元一盒仅购买2片,7片一盒,折合近10片每片便宜1元,而阿托伐他汀钙片以前42.77元一盒,现在6.6元一盒,降幅不小。
深入
更多药品有望实现“批量采购”
从周期数据来看,“4+7批量采购”惠及了大量患者。就诊于河北省胸科医院的李某,2017年4月开始口服吉非替尼靶向治疗,一个月用了3盒药,每盒2280元,一个月6840元。这对于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来说,无疑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带量采购后,一盒价格降至547元,消费不变,月总成本为1641元,明显低于之前。
河北胸科医院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7月至2019年12月末,6个月共使用吉非替尼421盒。节省了近73万元。
记者注意到,在2019年集中采购的25个品种中,其中精神类药物4个;高血压药物、高胆固醇等10种心血管疾病药物;1种癫痫药物;1种抗菌药物;2种肝炎药物3种抗肿瘤药物;2种镇痛药;1种哮喘药物;1种止泻药,多用于慢性病患者。
“虽然我现在用的药不在这25种药中,但我身边的很多病人都在用,这几天看到药费很开心。” 经常在内分泌科住院的韩茂林高兴地说,自己每年都要住院几个月,而这次正好赶上“新政”的实施,大家都在讨论经济负担比较轻,感觉特别明显,希望越来越多的药能降价这么多。
采访中,不少尚未享受降价的市民也纷纷表达了期待:“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慢性病,市面上的药品种类繁多,患者经常需要“多种药物组合的组合。多样化的药物需求。”
记者获悉,国家组织的药品集中采购与使用联合采购办公室近日发布了全国药品集中采购文件,33个品种入选第二批国家药品“集中采购”名单。根据集中采购工作安排,1月17日开标,产生拟中选结果,全国患者将在今年4月使用第二批中选药品进行集中采购。该清单包括口服降糖药,如阿卡波糖和格列美脲;治疗高血压的药物,如奥美沙坦酯、坎地沙坦酯和吲达帕胺;安立生坦片治疗罕见病肺动脉高压,以及抗癌药西吉罗内、阿比特龙等;以及阿奇霉素、甲硝唑、克林霉素、莫西沙星、头孢拉定等抗生素品种。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未纳入医保目录的自筹品种,此次也纳入“集体采购”范围。业内人士指出,这意味着自费药品也将受到集中采购带来的降价的“压力”。以量购方式引导药品降价已成为趋势。因此,2020年将出现更多降价药品,惠及更广泛的患者。
看法
带量采购使药价更合理
▲ 省人大代表侯永利。
“基于数量的采购的影响是深远的。” 省人大代表、邢台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院长侯永利说。推进药品生产、流通、使用“全生命周期”质量监管,提高药品采购平台透明度,鼓励医疗机构用得起药,“腾笼换鸟”。提高医院服务技术收入,体现医务人员的劳动价值,在减轻看病负担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侯永利代表表示,与以往省级药品集中采购不同,本次“4+7”集中采购试点在全国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方面取得重大进展,部分仿制药达到同等质量水平和疗效同原药。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也就是说,只有通过一致性评价的仿制药才有资格进入下一次与原研药的价格竞争,防止“劣币追逐良币”。
▲省人大代表任振芳。
省人大代表、邢台市第三医院心内科主任任振芳表示,入选的药品质量控制更加严格,不仅在“入境”,而且在后续使用中. “安全门”。
河北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中选药品的生产、流通、使用进行全周期质量安全监管,坚决杜绝降价拉低药品质量的行为。将所有入选药品纳入年度药品抽样计划,对不合格药品依法依规及时查处。开展药品不良反应直报工作,做好选定药品不良反应的统计、收集和信息监测工作,对监测中发现的异常风险信号和聚集信号及时组织处理。与医药生产企业合作,做好中标品种的全过程追溯。
“在政策保障下,以量购以换价,确实有望使药品价格更加合理。” 任振芳代表表示,大量医保资金得到合理节约,可以压缩灰色空间,克服诱导性服务和过度浪费。.
建议
“以量换价”已成“常态”,仍需多方形成合力
▲省人大代表乔宗旭。
一道道的政策红利正在为老百姓看病“减负”。不过,与会代表也表示,作为试点,改革要循序渐进,尊重医药行业发展实际和居民用药偏好,防止“一刀切”。
“随着医保对药品价格和剂量的控制能力增强,最终会倒逼医疗服务行为的改变。但公立医院的服务收入长期处于低位,目前仍难以省人大代表、邢台市人民医院产科主任乔宗旭说。
乔宗旭代表表示,决策权上移意味着医院的传统潜力正在减弱。随着对药品购买和使用的限制越来越多,大医院的发展模式也迎来了变化,未来对药品的收入依赖度要逐步降低。如果政策能够继续增加医疗服务收入,引导医生阳光收入,真正推动医患分离,这一切都需要相关制度严格落实和进一步完善。
侯永利代表表示,在医院之外,药企的营销模式被迫改变,入选的药企和不成功的药企可能成为“围城内外的人”,互相羡慕却“各有千秋”。自己的担忧”。一些入选的药企担心,如果今年入选,明年不入选,扩大产能的成本会“浪费”;而未入选的药企则担心会出现“一次选,再选”的现象,自己也会“一次退出,一次又一次退出”。
因此,侯永利代表建议,药品集中采购不应孤立看待,要在试点过程中听取各方意见,及时总结经验。由于各地实际经济和人口状况不同,既要考虑患者利益和医保利益,又要考虑医药行业和医院的长远发展,注意政策效果执行。要加强医院采购与用药的“直连”与医保部门与医保部门的信息对接系统,打破“信息孤岛”,让决策者“
(烟都融媒体记者杨家伟/摄)
免责声明: 本站关于疾病和药品的介绍仅供参考,实际治疗和用药方案请咨询专业医生和药师。
微信扫码◀
免费咨询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