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吉康旅!
溃疡性结肠炎改如何应对
一,溃疡性结肠炎的局部治疗方法有哪些
由于本病主要侵犯肠粘膜或粘膜下层,伴有糜烂和浅表性溃疡的非特异性疾玻病变以远端结构为主,直肠给药疗法能使药物直达病处,又可避免上消化道酸碱度和酶对药物的影响,保持药物性能,使药物吸收更为完善,并能延长药物作用时间,从而使粘膜修复、溃疡愈合而达治愈的目的。所以直肠给药疗法为治“溃结”常用方法。其中包括保留灌肠法、直肠点滴法、直肠喷粉法和栓剂塞肛法等。其中保留灌肠法最常用而普通。
(1)常用灌肠通用方:①蚤休10g,公丁香5g。煎水100~150ml,加冰硼散1g,锡类散03g。②败酱草30g,炒五倍子5g,枯矾3g,煅瓦楞15g,煅龙骨30g,生牡蛎30g。③05%~1%普鲁卡因150ml加生肌散1g,云南白药05~1g,青黛5g。
(2)直肠点滴法:采用开放式输液法,将药液滴入直肠,本法给药准确、迅速,保留时间长,方法灵活方便,具有直肠输液的作用特点,是一种无创伤性治疗方法。但需辨证选药、药液配制、位置、药温、疗程等同保留灌肠法。
二,溃疡性结肠炎有什么好的治疗方法?
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药物主要有:
* 柳氮磺胺吡啶(SASP)类 SASP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已多年,口服4-6克/日,64%-77%患者疗效较好,症状缓解后以2克/日维持,至少1年,89%的患者可保持无症状。SASP用量大时疗效提高,但副作用亦增加。
* 4-氨基水杨酸(4-ASA) 又称PSA,系抗结核药,以2克溶于100毫升水中,每日保留灌肠1次,治疗8周有效率达83%。
三,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新方法——粒细胞吸附疗
寻医问药网 来源:中国百姓寻医问药网
据日本《医学论坛报》1999年12月23日载 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粒细胞吸附疗法所用的粒细胞吸附器
商品名Adacolumn),最近已由日本厚生省批准。兵库医科大学第四内科下山孝教授报告了临床应用的效果。
溃疡性结肠炎时,激活的粒细胞特异性浸润大肠黏膜,经蛋白分解酶和活性酶作用,使大肠黏膜呈弥漫性溃疡。病情呈持续慢性型或反复迁延型使溃疡逐渐加深,并有穿孔的危险。重症病例伴剧烈腹痛、发热、需禁食和静脉输液。
溃疡性结肠炎发病率逐年增加,据推算1998年度日本约有6万病人,多见于10~20岁年龄段,病程10年以上者的癌症发病率是正常人的20~30倍。
迄今为止的主要治疗药物是皮质类固醇,但不少患者有耐受性,此时重症病例可点滴免疫抑制剂或行结肠切除术。
粒细胞吸附疗法指从血中除去粒细胞、单核细胞、杀伤性T淋巴细胞等活化的白细胞,从而抑制炎症的疗法。粒细胞吸附器是一种血液滤过器,内部为充填醋酸纤维素的小珠,患者静脉血由此流过后,约60%的活化粒细胞、单核细胞被吸附。该疗法每周1次,每次1小时,5次为一疗程,由于这是对症疗法,需定期维持治疗。
下山孝教授的研究纳入了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共105例,被分成皮质类固醇治疗组(52例)和粒细胞吸附疗法组(53例),综合评定两组治疗的有效率(临床所见、内镜检查、炎症标志物的改善)和安全性。粒细胞吸附疗法组为58.5%,显著高于皮质类固醇组的44.2%(P=0.045)。
不良反应发生率,皮质类固醇组42.9%,吸附疗法组显著低,仅8.5%。预期粒细胞吸附疗法可适用于多种炎症性疾患,意大利已开始针对艾滋病感染者的临床试验。
四,溃疡性结肠炎的食疗药膳
(1)饮食治疗:
腹泻期要注意补充营养,适当减少饮食中纤维素成分,以易消化富含叶酸、铁、钙、镁、锌等微量元素的流质饮食为宜。避免牛奶及乳制品。严重者最初几天宜禁食,可用静脉高营养治疗,使肠道得到休息。
(2)心理治疗:
做好患者思想工作,尽量全身放松,精神过度紧张者,可用镇静剂如安定、舒乐安定等。
(3)食疗:
①健脾止泻糕:
鲜山药250克、赤小豆150克,芡实米30克、白扁豆20克、茯苓20克、乌梅4枚、果料及白糖适量。制法:赤小豆成豆沙加适量白糖。茯苓、白扁豆、芡实米共研成细末、加少量水蒸熟。鲜山药去皮蒸熟加入上粉,拌匀成泥状,在盘中一层鲜山药粉末泥,一层豆沙,约6-7层,上层点缀适量果料,上锅再蒸。乌梅、白糖熬成脓汁,浇在蒸熟的糕上。分食之有健脾止泻之功。
②百合粥:
芡实、百合各60克。上两味药放入米粥内同煮成粥,主治脾虚泄泻。
③紫苋菜粥:
紫苋菜100克,白米50克,先用水煮苋菜,取汁去滓,用汁煮米成粥,晨起做早餐服之。
④银花红糖茶:
银花30克,红糖适量,泡水饮用。
⑤石榴皮红糖茶:
石榴皮1-2个,红糖适量,泡水饮用。
⑥车前草60克,灶心土60克,生姜3克,水煎服。
溃疡性结肠炎常用西药
(1)柳氮磺胺吡碇(SASP):
[作用与用途]本药在肠道内分解为5-氨基水杨酸(5-ASA)与碘胺吡碇,前者是主要有效成分,能抑制黄嘌呤氧化酶或白细胞介导的氧自由基形成,能消除炎症。
[用法和剂量]口服:发作期1克/次,3-4次/日,病情缓解后为0.5-1克,2-3次/日,维持治疗1年。保留灌肠:以粉剂2.0克加白芨3.0克,溶于生理盐水。20-30ml中,均匀混摇后进行灌肠,每日1次。
[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偶有胃肠道症状,皮疹等变态反应。
(2)甲硝唑:
[作用与用途]主要用于各种厌氧菌感染、阿米巴病及丝虫病等。
[用法和剂量]口服,成人每次0.4克,每日3-4次,用15日为1疗程。静滴:成人每次0.5-1.0克,分2次。
[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
①胃肠道症状最为常见,与剂量呈正相关。
②肝病患者慎用。
③偶见头晕、感觉异常、肢麻、共济失调,停药即可缓解。
④个别患者可有白细胞减少。
(3)激素类(具体药物有:氢化可的松、强的松、地塞米松等):
[作用与用途]此类药物可减少白三烯B4的释出,抑制其中性粒细胞的趋化作用,防止氧自由基的形成。
[用法和剂量]静滴:200-300毫克/日,维持10-14天。后改用口服强的松60-80毫克/日,病情稳定后逐渐减量至10-15毫克/日,维持半年左右然后停药。病变主要局限于直肠、左侧结肠的患者,可用半琥珀酸钠氢化可的松100毫克、21-磷酸泼尼松龙20毫克或地塞米松5毫克加生理盐水100ml,作保留灌肠,1次/日,病情好转后改为2-3次/周,疗程1-3个月。
[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对合并感染者不宜应用,有糖尿病、高血压、溃疡病活动期及肾功能不全者禁用。
(4)硫唑嘌呤
[作用与用途]此类药物在体内产生硫嘌呤而发挥免疫抑制作用,抑制蛋白质的合成和淋巴细胞的增殖,对T淋巴细胞的抑制作用较强。
[用法和剂量]每日1.5-2.5毫克/千克,分3次口服;疗程约1年。
[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与剂量有关,有骨髓抑制、白细胞减少、粒细胞减少等作用,有恶心、呕吐、少数有肝脏毒性;有致畸危险老年性溃疡性结肠炎其病因关键在于脾胃功能障碍,以脾胃虚弱,肾阳亏虚型多见。主要病变在于脾胃与大小肠。脾虚是老年性溃疡性结肠炎发病之本,而湿盛则是发病之标。人至老年后,生理功能、代谢及形态结构发生了不同程度变化,对各种刺激的反应性、适应性、防御能力等均出现不同程度减弱。已有研究表明老年人生理功能减退,精气血津液亏损,五脏功能失调,阴阳失调,整体水平老化,消化系统的功能在逐渐减低。
您好!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结肠炎病变主要限于结肠的粘膜,表现为炎症或溃疡,多累及直肠和远端结肠但可向近端扩展,以至遍及整个结肠。主要临床表现是腹泻、大便有粘液脓血、腹痛及里急后重。像她的情况尽量避免做肠镜检查,首先一定要调理肠道菌群平衡,增殖有益菌,抑制有害菌的产生。当肠道内微生态系统达到平衡时,此部位的免疫系统也就慢慢建立起来了,此症的发病率减少,康复几率就增加了,可以选择奘灵水苏糖进行调理的。
溃疡性结肠炎有什么特效药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结肠炎性疾病。病变主要限于结肠的粘膜,且以溃疡为主。其主要症状是腹痛腹泻,大便中常伴有血脓和粘液。每日大便2--4次,严重者可达10次以上。病人往往表现营养不良状态、消瘦贫血。因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慢性病,需要长期治疗,因此营养与饮食的调配很重要。总的原则是高热能、高蛋白、高维生素、少油少渣膳食。
1.高热能、高蛋白质以补偿长期腹泻而导致的营养消耗,可根据病人消化吸收耐受情况循序渐进地提高供给量。一般热能按每日每公斤体重40千卡供给。蛋白质每日每公斤体重1.5克,其中优质蛋白占50%为好。
2.维生素无机盐要充足以补偿腹泻引起的营养丢失。
3.限制脂肪和膳食纤维:腹泻常伴有脂肪吸收不良,严重者伴有脂肪泻。因此膳食脂肪量要限制,应采用少油的食物和少油的烹调方法。对伴有脂肪泻者,可采用中链脂肪酸油脂。避免食用含刺激性和纤维高的食物,如辛辣食物、白薯、萝卜、芹菜、生蔬菜、水果以及带刺激性的葱、姜、蒜和粗杂粮、干豆类等。
4.少食多餐:为减轻肠道负担,以少食多餐方式补充营养摄入量。
5.膳食安排:1.急性发作或手术前后采用流食或少渣半流食,食物内容:米汤、蒸蛋、藉粉、牛奶一般不主张采用。必须禁用蔬菜水果。可将之制成菜水、菜泥、果汁、果泥、果冻等食用。少渣半流可选用含优质蛋白的鱼肉、瘦肉、蛋类制成软而少油的食物,如氽鱼丸、芙蓉粥、鸡丝龙须面及面包类;2.对病情严重不能口服者可用管饲要素膳或静脉营养支持,待营养状况改善后逐渐增加口服自然食物。
1、供给足量蛋白质、无机盐和维生素,尽可能避免出现营养不良性低蛋白血症以增强体质,利于病情缓解。
2、应避免食用刺激性和纤维多的食物,如辣椒、芥茉等辛辣食物,以及白薯、心里美萝卜、芹菜等多渣食物,疾病发作时应忌食生蔬菜、水果及带刺激性的葱、姜、蒜等调味品。刀工要细,不要用大块肉烹调,要经常用碎肉、肉丁、肉丝、肉末和蒸蛋羹、煮鸡蛋等,尽量限制食物纤维如韭菜、萝卜、芹菜等。
3、在腹泻时不宜吃多油食品及油炸食品,烹调各种菜肴应尽量少油并经常采用蒸、煮、氽、炖、水滑等方法,可用红茶、焦米粥汤等收敛饮料。加餐宜少量多餐,增加营养。
在饮食调养过程中,病人及家属应注意观察病性,注意食物对病人的影响,如哪些食物病人食后感到不适或有过敏反应,应及时总结经验,不断摸索适合病人的饮食。在疾病发作时固不能食用蔬菜、水果,应注意适量补充维生素制剂,以保证机体对维生素的需求。
1:早餐:乳酸奶250g 馒头50g
午餐:面片125g 肉末黄瓜(肉末100g 去皮黄瓜100g) 虾皮豆腐(虾皮10g 豆腐50g)
加餐:冲藕粉(藕粉25g)苏打饼干50g
晚餐:小米粥(小米50g)花卷(面粉50g)肉丝炒圆白菜(白菜100g 瘦肉丝50g)
全日烹调用油25g
2:早餐:小米粥 煮嫩蛋 肉松
加餐:去脂酸乳,饼干
午餐:烂挂面 清蒸鱼 烩豆腐
加餐:蒸鸡蛋
晚餐:米粥 花卷 肉丝烩鸡丝 蒸鸡蛋
加餐:冲稀藕粉 饼干
3:早餐:小米粥 煮嫩鸡蛋 肉松
加餐:蒸鸡蛋羹 饼干
午餐:鸡肉丸龙须面 烩豆腐
晚餐:白米粥 馒头 烩鱼片 鸡蛋
加餐:冲稀藕粉 饼干
一.溃结的药物治疗.
1.柳氮磺胺吡啶(SASP)类SASP治疗溃结已多年,口服4~6g/日,64%~77%患者疗效良药苦口好,症状缓解后以2g/日维持,至少1年,89%的患者可保持无症状。SASP用量大时疗效提高,但副作用亦增加。SASP到结肠后被肠内细菌偶氮还原酶裂解为5-氨基水杨酸(5-ASA)和磺胺吡啶,前者为有效治疗部分,后者为引起副作用因素。若仅服5-ASA因被上消化道吸收,无足量药物到达结肠,而难生疗效。近年研制了5-ASA口服新剂型如潘他沙(Pentase)、Ascol、奥柳氮(Olsalazine)、Poly-5-ASA、Balsalazide等,由于不含磺胺吡啶,副作用降低。近年不少学者注意到局部给药能减少副作用,如应用SASP或5-ASA肛栓或灌肠剂,局部药物浓度提高并维持时间较久,使疗效提高。尚有报告局部用药与全身治疗,有协同作用,可减少SASP口服量。其治疗机制与抑制白三烯、前列腺素等的产生,亦可抑制自由基等有反应,尚有皮疹、粒细胞减少、肝肾损害及胰腺炎等,其发生率与用量成正相关。
2.4-氨基水杨酸(4-ASA)又称PAS,系一抗结核药,以2g溶于100ml水中,每日保留灌肠1次,治疗8周有效率达83%。Ginsberg等报道4-ASA每日分次口服4g,经12周治疗,55%患者疗效良好。4-ASA对溃结治疗的机制尚不明。
3.肾上腺皮质激素能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稳定细胞及溶解体膜,调节免疫功能,减少巨噬细胞及中性白细胞进入炎症区。能阻滞白三烯、前列腺素、血栓素等形成,降低炎症反应,而使溃结临床症状迅速改善。一般活动性溃结口服的松40~60mg/日;病情重口服疗效不佳者,可静脉滴注琥珀酸氢化考的松200~300mg/日,或以琥珀酸氢化考的松100mg加入100ml液体中直肠滴注,优于保留灌肠。
糖皮质激素长期应用,易生副作用,故待症状好转后应渐减量,经2~3个月停药,对溃结缓解率约为55.7%~88.2%,长期持续应用糖皮质激素维持治疗,并不能防止复发。近年一些新型皮质激素如丁地去炎松(Budesonide)、巯氢考的松(Tixoctopivalate)等,无全身副作用,灌肠治疗溃结,疗效优于其他皮质激素。有人用丙酸氟替卡松(FluticasonPropionate)系一口服后全身生物利用度低的含氟皮质类固醇,具有不易被吸收,大部到达结肠的特点,以每次5mg每日4次口服,共4周,其疗效因用量小较泼尼松稍差,如提高用量疗效亦提高,但很少有副作用。尚有糖皮质激素泡沫剂(Foam),小剂量直肠注入与大剂量氢化考的松保留灌肠疗效相等,较灌肠方便。
4.免疫抑制和免疫调节剂当糖皮质激素治疗不佳或不能耐受其副作用时,可选用硫唑嘌呤、环磷酰胺、6-MP等;近年应用氨甲喋呤、环孢素-A(Cyclospin-A)10mg/kg,有时获良好疗效,但这类药均有一定副作用应慎用。亦有报道应用青霉胺、左旋咪唑、干扰素、7S-γ球蛋白等,有一定疗效。
5.鱼油(Fishoil)为白三烯合成抑制剂,口服鱼油辅助治疗轻、中度活动性溃结,可获临床改善。有报道在用糖皮质激素、SASP治疗的同时,辅以口服鱼油5.4g/日,可提高疗效。
6.灭滴灵可抑制肠内厌氧菌、减轻溃结症状。另外,灭滴灵有影响白细胞趋化性及某些免疫抑制作用,对溃结有一定疗效。但用量大、用时较久,易生胃肠反应。
7.色甘酸二钠能稳定肥大细胞膜,阻止脱颗粒,抑制组织胺、5-羟色胺、慢反应物质等介质释放,减轻抗原-抗体反应对肠壁损伤。200mg/次,每日3次餐前服;或600mg保留灌肠,有报道与强的松20mg疗效相似。
8.抗感染药对有并发感染者,应有针对性选用抗生素,但不宜作为常规用药,以免改变患者对SASP的疗效和反应。
9.其他药物①可乐定(Clonidine)有抑制肾素及一些神经介质释放作用,口服0.15~0.225mg/次,每日3次,对溃结有疗效。②钙通道阻滞剂如异搏定、硝苯吡啶,具有止泻、止痛和抑制分泌等作用。桂利嗪50mg,每日口服4次,亦有较好疗效。③甲氰咪胍、雷尼替丁等H2受体阻滞剂,通过抑制肠壁肥大细胞释放组织胺,减少溃结便次等症状。④氯喹可能减慢抗原反应,促使肠上皮细胞功能正常,可使溃结症减轻。此外,自由基清除剂超氧化物歧化酶、5-脂氧合酶抑制剂Zileuton(A-64077)、酮替芬(Ketotifen)等,均可使溃结症状缓解。
二.中医治疗
溃结石在中医应属于“泄泻”、“肠”、“休息痢”等范畴。其治则为中医辩证和西医辨病相结合的“整体观念”为指导。因此,治宜攻补兼施,祛邪为主,兼顾培土扶正。以健运脾胃,利湿热为主。祛邪应清热消炎,可选用黄连、黄芩、白头翁、马齿苋、蒲公英、败酱草等;扶正健脾、利湿,可选用党参、黄芪、茯苓、山药、扁豆、苡仁、白术等。再根据患者具体症状,进行加减。有报道参苓白术散合连理汤加减、白头翁合霍朴夏苓汤加减或痛泻要方合白头翁汤加减,治疗溃结,均取得较好效果。
中药灌肠治疗①湿热实证者以黄芩15g、10g黄连、秦皮10g、白皮翁30g、白芍15g、白芨15g、石榴皮15g。②脾虚夹温证者以黄芪30g、黄连10g、黄芩10g、马齿苋30g、白芨10g、苍术50g、五倍子5g。上二方均为水煎50~100ml,待冷,每晚睡前保留灌肠1次,半个月为1疗程。亦有用锡类散、黄连素、苦参、云南白药,保留灌肠者。
亦有用中成药如结肠宁、补脾益肠丸、结肠炎丸等与西药配合治疗溃结,取得良好效果。
三.手术治疗
当并发肠穿孔、中毒性巨结肠、脓肿与瘘管形成、顽固性全结肠炎、内科治疗无效或有癌变者,应行手术治疗。
固肠止泻丸
免责声明: 本站关于疾病和药品的介绍仅供参考,实际治疗和用药方案请咨询专业医生和药师。
微信扫码◀
免费咨询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