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吉康旅!
葡萄膜炎引起的疾病
葡萄膜炎是什么病
葡萄膜炎是眼科急重症难治之病,由于发病急,变化快,反复发作;并出现严重并发症,严重影响视力,甚至失明,给患者带来巨大痛苦。由于此病病因复杂,无法针对性治疗,目前西医主要运用激素治疗,但容易反复发作,效果很不理想。多年来我们在临床中运用中药治疗葡萄膜炎 ,效果非常好;我们选用的中药即有一定的抗炎作用,可产生协同作用,提高疗效;又能在改善临床症状,减少激素不良反应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能够实现标本兼治的目的。只要坚持治疗,葡萄膜炎是完全可以治愈的。
葡萄膜炎指的是虹膜、睫状体、脉络膜的炎症;虹膜和睫状体的血液供给同为虹膜大环,故二者经常同时发炎,而总称为虹膜睫状体炎。如果脉络膜也同时发炎,则称为葡萄膜炎。葡萄膜炎是一种多发于青壮年的眼病,种类繁多,病因相当复杂,治疗不当可导致失明,在致盲眼病中占有重要地位,已引起世界范围内的重视。由于其发病及复发机制尚不完全清楚,故其预防无从着手,治疗效果也很不理想。因此,寻求合理而有效的治疗药物,已成为眼科领域里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编辑本段病因病机葡萄膜炎的发病原因和机制相当复杂,涉及有外伤感染,自身免疫等多种因素。主要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大类。
(一)感染性:由细菌、病毒、真菌、立克次体、寄生虫等病源体感染所致。
(二)非感染性:又分为外源性和内源性
1、外源性:主要由于外伤、手术等物理性损伤、酸碱及药物等化学性损伤所致,血—眼屏障破坏和血管通透性增加所致。
2、内源性:是主要和最常见的病因。主要是由于免疫反应及对变性组织坏死,肿瘤组织的反应所致。
编辑本段预后与转归
编辑本段治疗方案治疗原则是,立即扩瞳以防止虹膜后粘连,迅速抗炎以防止眼组织破坏和并发症的发生。由于前葡萄膜炎绝大多数为非感染因素所致,因此一般不需用行生素治疗,对高度怀疑或确诊的并原体感染所致者,则应给予相应抗感染治疗。对非感染因素所致的葡萄膜炎,由于局部用药在眼前段能够达到有效浓度,所以一般不需要全身用药治疗。?
1、睫状肌麻痹剂?
是治疗急性前葡萄膜炎的必需药物,一旦发病应立即给药,其目的在于:?
①预防和拉开虹膜后粘连,避免并发症;?
②解除睫状肌、瞳孔括约肌的痉挛,以减轻充血、水肿及疼痛,促进炎症恢复和减轻患者痛苦。最常用的睫状肌麻痹剂为后马托品眼膏(1%、2%、4%)而不是阿托品,这是因为后者的睫状肌麻痹作用和红瞳孔扩大作用持续时间长(10-14d),使瞳孔处于固定的开大状态,易发生瞳孔开大状况下的虹膜后粘连,给患者带来更为严重的后果。后马托品的作用时间约18-36h,可使瞳孔处于不断运动状态,因此可有效预防虹膜后粘连的发生。但后马托品的扩瞳及睫状肌麻痹作用不及阿托品,因此,对急性严重的前葡萄膜炎,可给予1%-2%阿托品眼膏一日1-2次,治疗1-3d后,改用2%后马托品眼膏点眼,一日1-2次;新鲜的虹膜后粘连不易拉开时,可结膜下注射散瞳合剂(1%阿托品、1%可卡因、0.1%肾上腺素等量混合)0.1-0.2ml,对炎症恢复期可给予0.5%-1%的托品酰胺滴眼液点眼,一日一次。?
2、糖皮质激素滴眼液?
常用的制剂有醋酸氢化可的松(0.2%、0.25%)、醋酸氟美松龙(0.1%)、醋酸泼尼松龙(0.12%、0.125%、0.5%、1%)和地塞米松磷酸盐(0.1%)悬液或溶液。对严重的急性前葡萄膜炎,可给予0.1%地塞米松磷酸盐溶液每15min点眼一次,连续4次后改为每小时一次,连续应用数天后,根据炎症小腿情况逐渐减少点眼次数。一般不宜或不宜反复给予糖皮质激素结膜下注射,因为滴眼液点眼可在房水中达到足球的浓度,达到与结膜注射相同的效果,并能避免结膜下注射给患者带来痛苦和并发症。?
3、非甾体消炎药?
非甾体消炎药主要通过阻断前列腺素、白三烯等花生四烯酸代谢产物而发挥其抗炎作用。已经证明,急性前葡萄膜炎,特别是手术后或外伤后所致者有花生四烯酸代谢产物的参与,因此可给予吲哆美辛、双氯芬酸钠等滴眼液点眼治疗,每日3-8次。一般不需用口服治疗。?
4、糖皮质激素眼周和全身治疗?
对于出现反应性视乳头水肿或黄斑囊样税种的患者,可给予地塞米松2.5mg后Tenon囊下注射。方法是,选用25号针头,从颞上或颞下方穹隆部结膜和球结膜移行处进针,在进针过程中要注意左右摆动,以避免针头误刺入眼球内。对于不宜后Tenon囊下注射、或双侧急性前葡萄膜炎出现反应性黄斑水肿、视乳头水肿,可给予泼尼松口服,开始剂量为30-40mg,早晨顿服,使用一周后减量,一般治疗时间为2-4周。
大哥大姐 回答你们的问题不容易啊 ?好歹也采纳下把 ?安慰小的们了谢谢您了
葡萄膜炎属自身免疫性葡萄膜疾病。致病抗原(如视网膜可溶性抗原、视网膜光感受细胞间结合蛋白等)诱发异常免疫应答,通过特异性细胞毒作用、免疫复合物反应、迟发型超敏反应等导致葡萄膜炎症和损伤。
免责声明: 本站关于疾病和药品的介绍仅供参考,实际治疗和用药方案请咨询专业医生和药师。
微信扫码◀
免费咨询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