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吉康旅!
什么是强直性脊柱炎的髋关节症状
强直性脊柱炎的症状:以脊柱为主要病变的慢性疾病,表现为腰痛和晨僵、腰椎各方面活动受限和胸廓活动度减低。由于本病起病比较隐袭,病程缠绵,特别是强直性脊柱炎的症状临床表现形式多种多样,给针对本病的诊断治疗带来许多困难。因此,希望大家多了解一下强直性脊柱炎的症状,争取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一、强直性脊柱炎的症状独特:
1、背部或腰骶疼痛
2、早晨起床是腰脊发僵,活动不利,称之晨僵
3、上升性疼痛,即自骶部向上蔓延疼痛
4、游走性胸痛
5、足跟痛
6、非对称性外周(肢体)关节炎
7、脊柱活动受限,甚至部分僵直
8、全身疲乏、短气、乏力
9、视力减退或有虹膜炎
二、强直性脊柱炎的症状临床特征:
(一)全身症状
绝大多数的强制性脊柱炎发病于青年期,起病往往隐匿;40岁以上发病者少见。女性病变发展缓慢,往往诊断延迟。强制性脊柱炎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可有厌食、低热、乏力,体重下降和轻度贫血等全身性症状。
(二)局部表现
1.下腰痛和脊柱僵硬 是最为常见的表现。下腰痛发生缓慢,钝痛状,讲不清痛在什么地方,有时牵涉至臀部。也可以疼痛很严重,集中在骶髂关节附近,放射至髂嵴、股骨大转子与股后部,一开始疼痛或为双侧,或为单侧,但几个月后都变为双侧性,并出现下腰部僵硬。晨僵是极常见的症状,可以持续时间长达数小时之久。长期不活动使僵硬更为明显,病人往往诉说由于僵硬与疼痛,起床十分困难,只能向侧方翻身,滚下床沿才能起立。
2.周围大关节炎症35%的强制性脊柱炎可有周围关节炎,以髋关节最为常见。通常为双侧性,起病慢,很快出现屈曲挛缩和强直,为保持直立位,往往膝部有代偿性屈曲。肩关节为第二个好发部位。偶有膝关节病变。其它关节少有发病。
3.关节外骨骼压痛点 主要发生在胸肋交界处、棘突、髂嵴、股骨大转子、胫骨结节、坐骨结节和足跟,有时这些症状也可以早期出现。
4.骨骼外病变 主要为眼部病变,可有急性葡萄膜炎,发生率可高达25%。心血管疾患有主动脉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心脏扩大,房室传导阻滞和心包炎等。肺部病变主要为肺上叶进行性纤维化。神经系统病变常为继发性,有自发性寰枕关节半脱位和马尾神经受压表现。后者表现为大小便障碍与会阴部鞍区状麻木。
5.胸廓扩张度减弱 随着病变向胸段脊柱发展,肋脊关节受累,此时出现胸痛,并有放射性肋间神经痛。只有少数病人自己发觉吸气时胸廓不能充分扩张。因肋脊关节强直,在检查时可发现吸气时胸廓不能活动而只能靠膈肌呼吸。在正常情况下,最大限度吸气与呼气,于第四肋间处的活动度可达5cm以上。不足5cm者应视为胸廓扩张度减弱。早期很少有肺功能削弱的。至后期时,由于重度脊柱后凸与丧失胸廓扩张能力,使肺通气功能明显减退。
三、 强直性脊柱炎的症状分早中晚期:
(一)、 早期强直性脊柱炎的症状:
1、青少年有慢性泛发性或持续性背腰痛,棘突有压痛;或有散在性压痛,晨起后背腰部僵痛,后仰时背腰部痛重,活动后好转;久站或行走易疲倦,时有绞锁痛,伴血沉增高者。
2、青少年坐骨神经痛,反复发作或左右轮换痛;同时有背腰疼痛或僵硬感者,骶髋关节X线片有轻微改变者。
3、青少年除背痛外,还有臀部、髋、大腿内外侧、膝、肩、胸锁关节,颈部或肋间神经痛者,伴有血沉增高,骶髋关节X线片有改变者。
4、持续性背痛,伴有周围型类风湿关节炎,骶髋关节X线片有改变者。
5、骶髋关节X线片无改变,脊柱关节突出亦无改变,但背腰僵痛持续半年以上者,若血沉增高者。
6、单侧骶髋关节有明显X线片改变者,伴有背腰僵痛,血沉增高者。
(二)、中期强直性脊柱炎的症状:
颈、背、腰、髋、膝、肩、胸锁关节,肋间神经,骶髋关节疼痛,活动受限,伴轻度强直。X线片显示:骶髋关节面破坏,关节边缘模糊,间隙变窄,有囊性变,部分有轻微硬化。
(三)、晚期强直性脊柱炎的症状:颈、背、腰、髋部强直,或驼背畸型。X片显示:骶髋关节融合或固定,脊柱融合或成竹节状。髋关节病变常为隐匿起病,早期症状不典型,可为单侧或双侧髋关节间断疼痛,不引起人们的关注,但腱端炎和滑膜炎正在不断的发展。当出现明显的髋关节疼痛甚至活动受限时,髋关节软骨已有破坏、关节间隙已狭窄。
强直性脊柱炎的病理改变包括肌腱骨附着点炎(腱端炎)和滑膜炎。在强直性脊柱炎的中轴关节,导致关节损害和强直的病理改变主要是腱端炎。虽然强直性脊柱炎也常常累及外周滑膜关节(如膝关节、踝关节等),但却很少出现类风湿关节炎样的骨侵蚀,这一现象目前尚未有确切的科学解释。有学者认为,在类风湿关节炎的病理改变中,破骨细胞起了重要的作用,因破骨大于成骨,故出现明显的骨吸收;在强直性脊柱炎,则成骨大于破骨,所以更易形成骨赘。因此,强直性脊柱炎的髋关节损害,可能包含着2个类型的病理改变,即滑膜炎和腱端炎。
首先是通过药物充分控制关节炎症,其次是通过经常活动髋关节保持关节活动幅度尽量接近正常。
上海仁济医院-风湿病科-郭强副主任医师首先是通过药物充分控制关节炎症,其次是通过经常活动髋关节保持关节活动幅度尽量接近正常。
上海仁济医院-风湿病科-郭强副主任医师
强直性脊椎炎有什么较快的治疗方法?
1.日常姿势训练
1)站立:头保持中位,下凳微收,肓下耸不垂自然放松;腹略内收、双脚与肓等宽,踝、膝、髋等关节保持自然位,重心居中不要偏移;
2)坐位:昼坐直角硬木椅,腰背挺直,劳累时可将臀部后靠,腰背紧巾在椅背上休息;
3)卧位:昼睡硬板床,宜仰卧,侧卧轮流交替,避免长时间保持一种姿势,枕头不宜过高或不秀枕,另外每月晨起或睡前可俯卧5分钟。
2.功法锻炼
1)功法1:仰卧双脚并扰,脚尖向上,双手自然放在身体两侧,调抱着呼吸约3分钟,然后先吸气,用意念将气送入下丹田,同时腰部、臀部向上拱起,将劲力集中在腰和肩背部,呼气时腰、臀部落下,如此反复数息10次;
2)功法2:双腿并步站立(脚尖脚跟内侧并齐),双手叉腰,以腰为运动点向左、向后、向右,向前转动50次,再反向转动50次;
3)功法3:双手叉腰,向后退走10分钟
以上功法,动作比较和缓,活动度不大。加大活动量的功法可选择易盘经、五禽戏、鹤翔桩或太极拳等。
强直性脊柱炎病人的护理
强直性脊椎炎治疗护理的目的是力争延缓病程,减少畸形的发生。
心理护理:本病是隐袭性慢性进行性的关节病。教育病人认识本病,了解防治方法,按要求进行治疗与锻炼,掌握自我护理的方法。这对于减少关节功能障碍、延缓病程直至参加正常的工作和学习尤为重要。
活动基本原则:早期进行适当活动,可减少脊柱及关节畸形的程度。每日进行脊柱及髋关节的屈曲与伸展锻炼2次,每次活动量以不引起第二天关节症状加重为限。活动前应先按摩松解椎旁肌肉,可减轻疼痛,防止肌肉损伤。同时,水疗、超短波等物理治疗方法,可起到解除肌肉痉挛、改善血液循环及消炎止痛的作用。 延缓思想感畸形的护理:维持直立姿势和正常身高。睡低枕以减少颈椎前弯。睡硬板床。平时注意减少脊椎的负重,避免长期弯腰活动。过于肥胖的病人,应减轻体重,从而减轻关节的负担。
预防感染:由于胸廓受累,易发生肺部感染,应鼓励病人每日进行扩胸运动及深呼吸。对生活不能自理病人,给予翻身拍背,鼓励咳嗽。同时,注意补充营养,增强机体抵抗力。
并发眼色素膜炎时,定时冲洗眼滞留的分泌物,保持结膜囊清洁,眼部不宜遮盖,以免发生感染。
用药护理:应用柳氮磺胺吡啶期间,应定期检查血象,对粒细胞降低者,应采取保护性隔离措施。同时定期检查肝肾功能,加强对肝肾功能的保护。
强直性脊柱炎用药原则
如何使用消炎痛栓剂?
消炎痛(又名吲哚美辛)栓剂是消炎痛的一种剂型,具有抗炎、止痛和解热作用。栓剂的优点有:①在直肠内逐渐溶解,并通过肠粘膜吸收到血液,然后通过血液循环到全身发挥作用。②药物不经口到胃和小肠逗留,从而减少了对上胃肠道的刺激和可能引起的不良反应。③晚睡前放1枚肛门栓剂可补充延续白天服药的疗效,能明显地减轻或缓解夜间疼痛、翻身困难和晨僵。④对于需要用消炎痛而又有活动性胃或十二指肠溃疡病的患者,以栓剂途径给药可减少对溃疡病的影响。
市售消炎痛栓剂,形状似小子弹,有50毫克和100毫克两种剂量。成年患者每晚可用l00毫克,症状减轻后可减为50毫克。药物应放阴凉处保存,临用前取出,去掉外包装,患者侧卧,自行或由他人协助将栓剂送入肛门内保留。患者应在白天或用药前排除大便。
如何使用柳氮磺胺吡啶治疗强直性脊柱炎?
柳氮磺胺吡啶用于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和类风湿关节炎已有40余年的历史。近年来,国外通过许多病例观察发现,该药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外周关节炎、腰背痛、发僵、血沉和C-反应蛋白的变化及骶髂关节的X线片病变,均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国内不少医院也开展了这项治疗。
柳氮磺胺吡啶为片剂,每片0.25克,服用方便,安全性好。为了减少不良反应,便于耐受,国内外均采用逐渐增加剂量的方法。具体服药方法如下:第一周0.25克,每日3次;第二周0.5克,每日2次;第三周0.5克,每日3次,第四周1.0克,每日2次,并以此剂量维持治疗1年左右。饭后服药。通常成人剂量每日不超过2.0克,否则副作用可能增加。
在柳氮磺胺吡啶治疗的头3~6个月,可并用另一种抗炎药物,如消炎痛或扶他林或萘普生,待症状改善后可逐渐减少至停用抗炎药物,单以柳氮磺胺吡啶维持。文献报道柳氮磺胺吡啶的副作用有恶心、呕吐、头痛、皮疹、贫血、白细胞或血小板计数降低、肝功能异常或肾损伤。我们的临床观察认为,只要参考上述用药方法,每日总量不超过2.0克,并注意定期检查血和尿常规及肝、肾功能,罕有发生严重副作用者。如有严重副作用应及时停药。
强直性脊柱炎的几种辅助治疗方法
推背:患者取俯卧位,在脊椎两侧拇指平推或指揉法。由上而下反复推揉数遍,着力要重,使患者感到酸胀为宜,每次10min。其功效是可缓解椎间关节和脊肋关节软组织痉挛,促进血循环,从而减轻疼痛。
取穴按摩:可根据症状,随症取穴按摩。例如:用指按法按压两侧膀胱经以及臀部的环跳、秩边、居等穴,可缓解脊椎及臀部的僵硬强直。拿风池及颈椎两侧至肩井,可缓解颈肩部肌肉痉挛等。
摇动关节法:根据不同程度关节功能障碍情况,采用适当强度的被动摇动手法,用此法要根据治疗部位和病变程度,置患者于适当的体位,如腰背和上肢一般取俯卧位或仰卧位,如颈和上肢,则取坐位或卧位均可,在施治方法上,一般可先用轻手法放松肌肉,然后再对功能障碍的关节做被动手法。如在腰背可用弹动性按压法,如在上肢可牵伸有活动障碍的关节,扳拨有畸形的关节。如在下肢可摇动有活动障碍的关节或做引伸手法。
当然,做被动手法时要根据解剖生理特点即各关节活动轴的活动幅度以及病变关节的具体情况,用轻巧快速而有弹性的动作完成。切忌暴力,避免疼痛加剧。急于求成则往往弄巧成拙。 如炎症较重时,宜先多做推背和取穴按摩,少做摇动关节或不做。对病变关节必须分阶段有主次地进行治疗。如:髋关节僵硬为主同时又有脊椎僵硬,可先着重对髋关节进行治疗,然后再针对脊椎关节进行治疗。
免责声明: 本站关于疾病和药品的介绍仅供参考,实际治疗和用药方案请咨询专业医生和药师。
微信扫码◀
免费咨询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