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吉康旅!
强制性脊柱炎引起的脚后跟疼?怎
请问跟腱炎怎么引起的呢
跟腱炎疼痛会在早晨变得更加严重,因为患者常会在睡觉的时候将他们的脚背伸直。当患者起床之后将他们的双脚放在地上时,他们的跟腱就从整晚的放松状态转变到了牵拉状态,这就产生了疼痛。这种疼痛也会在一些奔跑或者爆发式运动中加重,例如各种形式的举重运动以及提踵运动。当情况很严重时,患者即使是在行走的时候也会感到疼痛。
1、对于跟腱炎患者来说冰敷非常重要,也是必不可少的保健方式之一。跟腱炎患者一天可以进行多次冰敷,但每次最好不要超过25分钟,正确进行冰敷可以减轻跟腱患者的疼痛与肿胀症状。
2、穿步行靴或使用拐杖,如果病情严重,医生可能会建议穿步行靴或使用拐杖,以帮助跟腱愈合。
3、患者俯卧位,踝前垫一枕。术者选用揉法、揉捏法、压法、叩击法等将小腿的紧张、僵硬部位放松;跟腱局部压痛部位用轻掐法、压法连续做200~400次。每日1~2次,15日为一疗程。
4、中医治疗跟腱炎以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治标治本。选择具有消炎、镇痛、活血化淤、通经走络、开窍透骨、祛风散寒等功效的中药进行治疗,比如[跟腱骨枋世医tie]。
5、针灸用两根针灸针从跟腱两侧刺入,直至跟腱的跟骨附丽区,留针15-20分钟,每日或隔日一次。在针尾部燃艾的温针治疗方法,可以提高针灸的疗效。
6、手术治疗,不建议。手术疗法一般不必、也不能使用。手术费用较高、容易产生副作用,并且效果很有限。
1、不要穿高跟鞋穿鞋的话穿个运动鞋或者比较对脚舒服的鞋
2、晚上多用热水泡脚就是用比较热一点的水泡脚大约泡半个小时就差不多坚持每天泡脚
3、没事的时候多把脚放在位置比较高的地方比如:躺着脚放在高处,能起到消肿的作用。
4、在运动之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热身,舒活筋骨,有助于预防跟腱炎产生。跟腱炎病因跟腱是连接小腿腓肠肌与跟骨的带状组织,人在行走、跑步、跳跃和踮脚时都需要它。当跟腱在短时间内承受的压力过大时,可能会发生微小的撕裂,进而出现炎症。
另外,一些其他的原因也可能导致跟腱炎,它们包括:
身体没活动开或还没有调整好
如果身体状况不适(比如腓肠肌的柔韧性和强度不够)、没有活动开或者还没调整好就开始运动,尤其是诸如篮球、网球等需要频繁地停止、启动以及跳跃的运动,很容易发生跟腱炎。
锻炼太多、太频繁
如果刚开始一项新的锻炼计划,在锻炼前后一定要进行伸展运动;开始活动的时候要缓慢进行,逐渐增加运动量,而不要太追求进度。如果进行跑步锻炼,过多的上坡跑比较容易导致跟腱炎。
扁平的足弓会增加发生跟腱炎的风险,这是因为在行走时,扁平足会导致跟腱承受额外的压力。如果有扁平足,最好穿足弓处有支撑的鞋子,以避免跟腱的进一步恶化。
外伤或感染
在有些病例中,跟腱发生炎症是因为跟腱附近受了外伤或有感染。
跟腱炎的治疗方法
1、使用支撑垫:支撑垫可以抬高脚踝,以减少对跟腱的拉伸。医生还可能让在夜间睡眠时使用夹板,以保持跟腱固定。
2、药物治疗:中药制剂-跟腱骨方世医‘贴-可以舒筋活血、消肿止痛、散淤祛寒,有效消除无菌性炎症,属于目前较理想的有效疗法。
3、手术治疗:外服药物往往能够使跟腱炎在几周时间内得到痊愈和自我修复。如果这些治有效果不明显,可能需要做手术来切除跟腱周围的炎症组织。但是,这往往是最后一种手段。
4、按摩疗法:用一手拇指尖尽力捏压另一手内掌纹尽处掌根部位(稍偏拇指侧),施术手另四指握手背作依托,在患者能接受的情况尽量用力。捏压3分钟后,变为一松一压,有规律、有节奏地点穴36次为1遍,缓解后再继续捏压5分钟
5、减少以足为主的剧烈运动:以足为主的剧烈运动,如跳跑等足诱发足跟疼痛的因素。因此不经常运动者与从事较剧烈的活动者要循序渐进。常做足的跖屈运动,跖屈是将足趾向足底方向活动,可以缓解"骨刺"对周围组织的刺激和损伤,有利于无菌性炎症地消退从而预防和减轻疼痛。
日常注意事项
1、没有治愈的,绝对不能剧烈运动,切记,切记,切记,这一条是最需要注意的。但也不是完全不动,有些医生建议卧床休息,绝对是错误的,脚一直不动机能会下降,组织间也容易导致粘滞。适度的运动,比如正常走路、散步都没有问题,也是有必要的。
2、绝对要注意忌口,有的人可能还是觉的无所谓,还是注意一下好,烟酒辛辣热燥(牛羊肉、鸡肉、鲤鱼)、海鲜、酸菜鱼、虾等不能吃!
3、爱穿布鞋、板鞋或是皮鞋的,这些鞋子的底子一般比较硬,一定要换掉,改成软底、厚底的运动鞋!
4、针刀、封闭,绝对不能做!少数人可能说没事,但我告诉你时间长了,肯定会有感觉的,有副作用了,做过就做过了,不能再做了;并且只要做过,就会增加以后的治疗难度;
5、体重偏大,特别是超过160,170的,必须要控制一下体重,想办法瘦下来!平时注意不要负重物,特别是爬楼梯的时候,比如肩扛大米,抱着小孩等。
6、不要直接按摩患处,否则会加重病情,小腿肚有酸胀的,可以按摩腿肚没事。
7、晚上睡觉时候,建议穿厚棉袜;
免责声明: 本站关于疾病和药品的介绍仅供参考,实际治疗和用药方案请咨询专业医生和药师。
微信扫码◀
免费咨询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