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吉康旅!
淋巴结转移是胰腺癌早期转移最主要的途径。据统计,胰腺癌术后淋巴结转移的概率约为75%[1]。根据胰腺癌的位置,可分为胰头癌、胰体癌和胰尾癌。胰头癌淋巴结转移的概率可达65%-72%。靠近上静脉、靠近肝动脉等。胰头癌和胰尾癌易向肝脏和腹膜转移,也可向腹腔扩散。
当发生转移时,大多数患者及其家属往往会感到恐慌和恐惧,认为无法治愈。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我们该如何应对?今天就和关爱君一起来了解一下胰腺癌淋巴结转移的体征和治疗措施。
胰腺癌转移的迹象
血管和淋巴结几乎遍布患者全身各处。如果体内的癌细胞要占领整个身体,首先要采取的途径是血液和淋巴结。当出现这些症状时,需要警惕淋巴结转移:
1个肿瘤标志物升高
虽然胰腺器官隐蔽,异常不易被发现,但并不代表没有踪迹。肿瘤标志物是监测预后的重要工具。 CA19-9在检测消化道疾病,尤其是胰腺癌方面具有很高的敏感性。
在一项肿瘤标志物CA19-9、对胰腺癌转移及预后分析的研究中,III、IV期胰腺癌患者血清CA19-9、水平明显高于胰腺癌患者。 I、Ⅱ级患者,有淋巴结转移患者血清CA19-9、水平明显高于无转移患者[2]。因此,当胰腺癌患者的肿瘤标志物异常升高,尤其是CA19-9值明显高于正常值(0-37U/mL)时,需警惕肿瘤转移的可能,并应进行进一步的定性成像检查。
2 个淋巴结肿大
胰腺癌淋巴结转移患者在诊断前有淋巴结肿大的症状。淋巴结大小一般由黄豆大小逐渐增大至枣形,硬度适中,紧实、均匀、丰满。晚期淋巴结可长得很大或合并成直径20cm以上的大肿块。
有些患者从发病开始就有多个淋巴结病,因此很难确定其位置。大多数恶性淋巴瘤首先侵袭浅表和/或纵隔、腹膜后和肠系膜淋巴结。患者应注意自身部位淋巴结是否肿大。可以经常检查淋巴系统,防患于未然,如颈部下三角(颈部、下颌、锁骨窝)、腋窝、腹股沟等部位。这些淋巴区域是肿瘤转移的重要途径,一旦发现肿胀,应立即就医。
3 全身反应
如果癌细胞发生转移,部分患者会出现全身反应,包括难以忍受的腹痛、突然消瘦、营养不良、经常疲劳等不适。当出现这些症状时,需要警惕癌细胞的转移,及时去医院检查。
胰腺癌淋巴结转移如何治疗?
一线治疗
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 (NCCN) 建议对局部晚期或转移性胰腺癌患者进行以下全身治疗:
①吉西他滨(GEM)单药治疗
对于身体状况良好的转移性胰腺癌或局部晚期胰腺癌患者,专家推荐吉西他滨单药治疗作为一线治疗方案,副作用少,能有效抑制肿瘤进展。此外,也有专家推荐吉西他滨作为缓解胰腺癌患者不适的药物。
②吉西他滨联合用药
对于转移性胰腺癌患者,最好的治疗方法是联合治疗,包括吉西他滨+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AG)、吉西他滨+厄洛替尼(或其他靶向药物,如贝伐单抗、西妥昔单抗)、吉西他滨+顺铂、吉西他滨+卡培他滨、方案(5-FU/亚叶酸、奥沙利铂、伊立替康)等,与吉西他滨单药相比,联合治疗效果显着,患者总生存期显着延长。
二线治疗
对于身体状况良好的转移性胰腺癌患者,如果一线治疗耐药或无效,可选择二线治疗。对于接受过吉西他滨治疗的患者,可选择5-FU/亚叶酸/伊立替康脂质体(或奥沙利铂)、卡培他滨等作为二线治疗。对于既往接受过氟尿嘧啶类治疗的转移性胰腺癌患者,可选择5-FU/亚叶酸/纳米脂质体伊立替康、AG、吉西他滨+顺铂、吉西他滨+卡培他滨等作为二线治疗。
对于体能状态较差的胰腺癌患者,二线治疗以单药治疗为主。常见的单一疗法包括吉西他滨和卡培他滨。转移性胰腺癌患者除全身化疗外,还可根据转移部位选择局部放疗,消除肿瘤,防止癌细胞扩散。
要避免淋巴结转移,你需要做这些事情
1、定期审核
大部分恶性肿瘤在治疗后的各个阶段都有复发转移的可能,这就需要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做好自我检查和复查的准备,及时采取治疗措施,防止疾病进一步扩散复查包括患者自查和医院定期检查。恢复期患者需观察原发病灶附近是否有新的肿瘤、结节或溃疡,有无疼痛或疼痛加重,还要注意身体变化。比如是否有全身无力、食欲不振、突然消瘦等,一旦发现上述症状,就应该去医院做进一步检查。
2、锻炼
一些胰腺癌患者认为:我病了,应该卧床不起,哪儿也不去。事实上,这种想法是完全错误的。适当的体育锻炼可以帮助缓解癌症症状,减少化疗的副作用。同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癌症患者提高自信心,缓解压力。不仅如此,研究人员还发现,持续的长期运动还可以降低癌症复发的风险。
3、充足睡眠
充足的睡眠、饮食和锻炼是抗癌的重要组成部分。据“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失眠率为15%,按中国人口计算,已超过2亿。在癌症人群中,据统计,失眠的发生率高达52.6%~67.4%,是一般人群的3-4倍。不利于恢复。
淋巴结转移是许多胰腺癌患者常见的转移方式。淋巴结转移的发生并不意味着无法治愈。严格遵医嘱,积极配合治疗,保持良好心态,转移癌细胞才能被消灭。
温馨提示:本文为疾病科普分享,不能代替医院就诊。意见仅供参考,具体治疗方法请遵医嘱。参考文献: [1] 臧元生.抗癌必修课胰腺癌[2]张定富,吴秋芳,葛长征,等。肿瘤标志物CA19-9对胰腺癌转移及预后的预测价值分析[J].现代肿瘤医学, 2017, 08(v.25;No.218):93-95.[3]NCCN肿瘤学胰腺癌临床指南
免责声明: 本站关于疾病和药品的介绍仅供参考,实际治疗和用药方案请咨询专业医生和药师。
微信扫码◀
免费咨询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