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吉康旅!
基于研究结果,阿特珠单抗+贝伐单抗(T+A)已成为晚期肝癌(HCC)的新一线治疗药物,不可切除的晚期肝癌的治疗前景也发生了变化。其中一个紧迫的挑战是如何在“T+A”一线治疗进展后选择最佳治疗顺序。我们对采用“T+A”方案的uHCC患者疾病进展后的随访治疗进行了多国、多中心的回顾性分析。
研究期间,71例患者接受了“T+A”联合治疗,5例患者仍在接受治疗。其中,根据v1.1标准,63例患者因影像学进展停止治疗,3例患者因非肿瘤进展原因停止治疗。本次分析共纳入49例(74.2%)“T+A”联合治疗失败后接受后续治疗的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靶向治疗,包括索拉非尼(n=29, 59.2%)、乐伐替尼(n=19, 38.8%)或卡马西平博替尼(n=1, 2.@ >0%)。患者中位年龄为 60 岁(范围 37-80 岁),73.5% 的患者为男性。
二线多激酶抑制剂治疗的疗效
总体而言,总ORR为6.1%,没有患者达到完全缓解,均为部分缓解(PR)。 3例达到PR的患者均接受乐伐替尼治疗,乐伐替尼治疗患者的ORR高于索拉非尼治疗患者(15.8% vs 0%,P=0. 0 6).总体DCR为63.3%,两组间DCR无显着差异(62.@>1% vs 63.2%, P=1.000).
中位随访时间为 11.0 个月,总体中位 PFS 和 OS 分别为 3.4 个月和 14.7 个月。
乐伐替尼组的中位 PFS 在索拉非尼组中显着延长(6.1 vs 2.@>5 个月,P=0.004);然而,乐伐替尼和索拉非尼 Fini 组的中位总生存期无显着差异(16.6 vs 11.2 个月,P=0.347)。
在安全性方面,42 名 (85.7%) 患者观察到与治疗相关的不良反应 (TARE)。常见的包括手足综合征(HFS)(53.1%)、疲劳(28.6%)、高血压(28.6%)、腹泻(24.5%)、天冬氨酸或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 (24.5%) 和血小板减少症 (20.4%)。
索拉非尼患者HFS发生率明显高于乐伐替尼患者(69.0 vs 26.3%,P=0.004),而乐伐替尼患者似乎更多 患者更容易出现疲劳和高血压(疲劳:42.@>1 vs 17.2%,P=0.058;高血压:42.@ >1 对 17.2%,P=0.058)。
二线耐药的后续治疗方案
根据v1.1标准,36例患者(73.5%)出现疾病进展,其中28例(77.8%)接受后续全身治疗。最常用的药物是瑞戈非尼(n=16, 57.1%),其次是索拉非尼(n=8, 28.6%),纳武单抗(n=2, 7.@ >1%) )、乐伐替尼 (n=1, 3.6%) 和雷莫芦单抗 (n=1, 3.6%)。
二线索拉非尼组和乐伐替尼组接受进一步全身治疗的患者比例无显着差异(78.3 vs 75.0%,P=0.827).在索拉非尼治疗进展的患者中,大多数接受瑞戈非尼治疗(n=16, 88.9%),而在乐伐替尼治疗进展的患者中,大多数接受索拉非尼拉非尼治疗(n=7, 77.8%),1名接受卡博替尼的患者随后接受了索拉非尼治疗。
2.3@>
在该研究人群中,先前批准的一线治疗索拉非尼和乐伐替尼在用于二线治疗的“T+A”失败后最常见。本研究中索拉非尼和乐伐替尼的疗效结果与这些药物作为一线治疗的前瞻性和真实世界数据一致。然而,相比之下,乐伐替尼在 ORR 和 mPFS 方面均优于索拉非尼(15.8% vs 0%;6.1 个月 vs 2.@>5 个月),但无显着性差异操作系统不同。
虽然本研究人群之前“T+A”的中位治疗时间为3.5个月,低于研究结果,反映了肿瘤的侵袭性,二线中位PFS靶向治疗为 3.4 个月,中位 OS 为 14.7 个月。一线治疗进展后相对较长的 OS 强调了后续有效治疗的重要性:在本研究中,77.8% 的患者符合使用先前批准的药物进行三线全身治疗的条件。
据我们所知,这是第一个报告“T+A”进展后uHCC患者后续治疗的研究,但该研究也存在局限性,即样本量小和回顾性设计,因此, 最佳治疗顺序有待进一步研究。
数据来源:with on -Line plus in with :A
免责声明: 本站关于疾病和药品的介绍仅供参考,实际治疗和用药方案请咨询专业医生和药师。
微信扫码◀
免费咨询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