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吉康旅!
©阅读财经·大健康集团原创/出品
作者 | 秦国瑞
编辑 | 蔡玖
虽然是“复星银河”的重要成员之一,但复宏汉霖在资本市场的存在感并不强。
自1月初以来,复宏汉霖的日均成交额为637万港元。不难看出,即便是复星背靠的创新药企,二级市场依然对其不感兴趣。
这并不奇怪。虽然定位为创新药公司,但复宏汉霖的战略是从生物类似药入手,积累经验,再努力创新。这也导致了公司目前所有的产品都是生物仿制药。
在没有充分证明其商业化能力的情况下,生物类似药面临集中采购的压力,投资者对其保持谨慎也不难。
任何一家创新药企业,只有靠“创新”才能有未来。复宏汉霖当然明白这一点。目前,企业也越来越重视创新。
那么,复宏汉霖未来能否通过“创新”改变市场对它的看法呢?
/ 01 /
有根有苗的“复杂星系”是红色的
要说国内哪位老板对资本最感兴趣,郭广昌肯定会在名单上。此前,新三板“福星”委员已有20余人。当然,“福星”的布局不仅在新三板,也是港股的主力位置。
从股权结构来看,复宏汉霖是正尔八景“复星银河”的一员:截至2020年底,郭广昌通过多家公司实际控制了复宏汉霖53.33%的股权。
复宏汉霖是一家创新型制药公司。它是从复星国际和复星医药分拆出来的。在港股上市,可以自主筹集资金,为发展储备更多“弹药”。
创新医学是一项非常昂贵的业务。因此,在成立之初,复宏汉霖选择了一条更为审慎的道路:从生物类似药入手,夯实基础,努力创新。
生物仿制药只是仿制药。因为生物药与化学药相比,分子结构相对复杂,即使是仿制的,也很难说一模一样。它们只能在免疫力、生产工艺等多个维度上相似,所以只能称为“同类药”。
率先聚焦生物类似药的策略确实“安全”。一方面,由于不需要创新,同类药物的研发难度要小得多;另一方面,由于几项重磅单抗专利刚刚到期,替代市场巨大,国内同类药物刚刚起步,仍处于蓝海之中。
基于此,复宏汉霖重点推进生物仿制药管线。目前,复宏汉霖是中国领先的生物制药企业之一。
截至目前,复宏汉霖已获批上市的三款产品均为生物类似药,分别是汉力康(利妥昔单抗)、汉曲优(曲妥珠单抗)和汉达元(阿达木单抗)。单克隆抗体)。
上半年,三款产品均实现营收。具体来看,汉力康国内营收2.22亿元;汉曲友销售额2.88亿元;上半年汉大源销售额为850万元。
此外,三款产品均已获得海外授权。其中,汉力康授权收入为520万元;汉大源授权收入220万元;汉趣优授权收入1900万元。
从三款产品的表现来看,复宏汉霖的增长势头似乎不错。上半年,公司总收入为6.33亿,同比增长474%。
此外,复宏汉霖上半年提交了两份类似的药品上市申请,有望在短期内增加新的收入。
看起来,复宏汉霖的同类药业做得不错,业绩也不错,但资本市场并不买账。
/ 02 /
二级市场“冷”落后
从股价来看,复宏汉霖表现不佳,年初至今跌幅41.43%;从营业额来看,复宏汉霖被明显忽视。
9月7日,复宏汉霖港股成交399万港元,位列18A公司榜单垫底;比如,头部公司信达生物今天的营业额为1亿港元,差距很明显。
自1月初以来,复宏汉霖的日均成交额为637万港元。显然,公司二级市场交易不足并非偶然,而是常态。
那么,为什么作为“复星”的重要成员,业绩看起来不错,但复宏汉霖却不被市场认可呢?
原因在于两点。首先,虽然营收增速看似不错,但实际上复宏汉霖的商业化能力并未得到充分证明。
同为生物类似药齐鲁药业的贝伐单抗,上市第一年销售额近20亿元,而复宏汉霖的几款产品表现相对较弱。
从最早上市的产品汉力康的表现来看,上市第三年,虽然销量不大,但上半年的销量增速仅为15%,增长越来越疲软。
要知道,汉力康对应的市场规模并不小。据&数据显示,2021年利妥昔单抗及其类似物国内市场规模有望达到50亿元。
同时,去年下半年上市的阿达木单抗,上半年国内销售额不足1000万元,也不尽如人意。
对于一家药企来说,不仅需要具备研发能力,还需要具备商业化能力。由此看来,市场难免会有一些担忧。
二是由于同类药物研发难度较小,进入者众多,面临集中采购压力,价格战在所难免。
数据库显示,目前复宏汉霖三大仿制药的竞争格局较为激烈,包括获得许可号、上市申请、III期临床阶段在内的药企数量均达到两位数。 .
集中采购的压力也是国内药企面临的最大压制因素之一。所有主要产品都需要集中采购,因此复宏汉霖不被市场认可也就不足为奇了。
/ 03 /
能否通过“创新”进行反击?
当然,作为同类药物的先行者,复宏汉霖也深知创新药的重要性。
复宏汉霖CEO在年报中表示,“公司一直在探索可持续创新。” 按照此前的战略,公司希望在仿制药业务积累成功经验后,逐步开发创新药。
那么,目前复宏汉霖的创新战略布局是怎样的?半年报显示,公司已进入III期临床创新药,即PD-1产品。
虽然国内PD-1市场竞争比较激烈,但并不代表复宏汉霖完全失去了先机。一方面,复宏汉霖的PD-1 mAb具有差异化的竞争策略。
适用于标准治疗失败的不可切除或转移性高级别微卫星不稳定实体瘤。
微卫星高度不稳定性是指DNA复制过程中微卫星序列中碱基插入或错配引起的碱基积累,可发生在多种癌症类型中,发生率约为14%。
该适应症对应广泛的癌症类型,而鲁木单抗有望实现精准治疗并取得良好效果。而且,目前国内布局该适应症的寥寥无几,复宏汉霖或许能够占据一席之地。
此外,复宏汉霖也在布局PD-1联合疗法。目前,联合治疗的8个适应症已经上市,其中5个处于3期临床试验阶段。
在免疫治疗领域,联合治疗是制胜的关键。毕竟肿瘤免疫微环境复杂,单靶点药物疗效有限。PD-1单药的有效率只有20%左右。
如何找到一款联名产品,达到“1+1大于2”的效果尤为关键。正因如此,国内外药企都在寻找PD-1的最佳合作伙伴。如果 联合疗法在数据方面可以看起来更有优势,那么它就有赶超的可能。
当然,药物研发总是充满不确定性,直到最终推出,谁也不敢说万无一失。
的商业化前景仍需时间验证。毕竟,由于国内PD-1市场的竞争者越来越多,市场规模不断被压缩。康方生物98万元的寿险标价又掀起了一场血腥风暴。
除PD-1外,复宏汉霖其他创新药尚处于早期临床阶段,远未上市,暂不讨论。
从根本上说,转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那么,在“复星新”的支持下,以生物类似药起家,复宏汉霖能否通过创新药逆袭?
免责声明:本文(报告)基于已发布的信息或受访者提供的信息,但氨基财经及文章作者不保证此类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在任何情况下,本文(报告)中表达的信息或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
免责声明: 本站关于疾病和药品的介绍仅供参考,实际治疗和用药方案请咨询专业医生和药师。
微信扫码◀
免费咨询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