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吉康旅!
不仅要检测MSI,还要根据治疗需要检测RAS(KRAS、NRAS)、BRAF基因突变状态,以及表达水平、*28/*6基因多态性等。
如图所示,大肠癌的药物治疗可以简单分为靶向治疗和化疗两种。刚才提到的检查有的和靶向药物有关,有的和化疗药物有关。以下两种类型分别说明。
一、靶向治疗
结直肠癌的靶向治疗药物主要有EGFR单克隆抗体(西妥昔单抗、帕尼单抗)和VEGF单克隆抗体(贝伐单抗、雷莫芦单抗),国内主要有西妥昔单抗和贝伐单抗。
1.西妥昔单抗、帕尼单抗
在美国 NCCN 结肠癌和直肠癌指南中,专家组强烈建议所有诊断为 IV 期的转移性患者都应进行肿瘤组织 RAS(KRAS、NRAS)和 BRAF 基因状态检测。中国结直肠癌诊疗规范(2015年版)建议对复发或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进行KRAS、NRAS、BRAF基因状态检测。
检测意义:①已知KRAS/NRAS突变的患者不应接受西妥昔单抗或帕尼单抗单药或联合化疗。
②约5-9%的结直肠癌存在BRAF基因特异性突变( ),有BRAF突变的患者无论采用何种治疗,预后均较差。
这里补充说明:KRAS基因突变是结直肠癌发生的早期事件,因此KRAS基因突变状态在原发性肿瘤和转移性肿瘤之间高度一致。正因为如此,KRAS/NRAS基因检测可以同时选择原发肿瘤组织和转移组织。
2.贝伐单抗
贝伐单抗是一种人源化单克隆抗体,可阻断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生物学活性,在肿瘤血管生成中起重要作用。通过检测表达水平,可以估计贝伐单抗的药物敏感性。
这里解释一下,临床化疗中常用这两种靶向药物中的一种,但NCCN指南不推荐这两种靶向药物同时使用。
二、化疗
目前,治疗晚期或转移性结直肠癌常用的化疗药物有5-Fu/LV、伊立替康、奥沙利铂和卡培他滨。
1、氟尿嘧啶(5-Fu,卡培他滨)
MSI或MMR的检测可以预测氟尿嘧啶的疗效。
MMR基因是一种DNA错配修复基因,其表达缺失会导致DNA复制过程中错配的积累,导致微卫星不稳定性(不稳定,MSI)的发生。
在中国结直肠癌诊疗标准(2015年版)中,建议检测组织样本中的MMR或MSI(微卫星不稳定性),如dMMR(错配修复缺陷)或MSI-H(微卫星高不稳定性) ),不推荐使用氟尿嘧啶单药辅助化疗。
此外,MSI 或 MMR 常用于筛查一种遗传性结直肠癌: 综合征(综合征)。因为楼主问的是MSI的检测,后面会介绍相关的综合征。
2.伊立替康
检测*28、*6基因多态性可以预测伊立替康的不良反应。
*28(具有 6/7) 和(7/7) 基因型的个体在应用伊立替康时应使用较低剂量的化疗方案以避免严重腹泻;*6 等位基因携带者的风险增加) 4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应谨慎使用。
3.奥沙利铂
检测表达水平可以预测铂类药物的疗效。
高表达患者疗效较差,低表达患者疗效较好。
三、综合症
遗传性结直肠癌的发病率约占结直肠癌总发病率的6%,包括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综合征)、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MYH相关性息肉病(MAP)、黑斑息肉病综合征、幼年性息肉病综合征、锯齿病综合征等。
该综合征是基因决定的结肠癌中最常见的类型,约占所有结肠直肠癌的 2-4%。这种遗传综合征是 DNA 错配修复基因 (MMR) 种系突变的结果。该综合征可以通过基因测序来确认 MMR 基因中的种系突变。
综合征筛查方法:1.免疫组化检测MMR蛋白表达2.微卫星不稳定性(MSI)检测
综合征筛查人群:所有初诊年龄小于70岁或大于70岁但符合标准的结直肠癌患者。
总的来说,在决定是否进行靶向治疗的时候,我觉得做基因检测是非常有必要的。一方面是为了省钱,因为靶向药比较贵,服用治疗效果差的靶向药本身就是个问题。另一方面,比金钱更重要的是浪费了宝贵的治疗机会。我们都知道,肿瘤治疗的早晚有时可能直接决定治疗的好坏。在正确的时间使用无效的药物进行治疗是最令人遗憾的事情。
在决定使用哪种化疗药物时,可以根据医生制定的治疗方案灵活调整试验方案。无论是检测药物的疗效还是毒副作用,这些检测都有助于药物的选择。让每个患者根据自己的基因型选择最适合的治疗方案,这才是肿瘤个体化检测治疗的实用价值。
免责声明: 本站关于疾病和药品的介绍仅供参考,实际治疗和用药方案请咨询专业医生和药师。
微信扫码◀
免费咨询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