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吉康旅!
大肠癌靶向治疗,大肠癌靶向药物有哪些
结直肠癌靶向治疗
近两年,随着靶向和免疫治疗研究及基因分型相关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疗效好、副作用少的药物成为大肠癌患者个体化、综合治疗的新选择。患者的整体治疗期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在确诊结直肠癌后,医生通常会建议每位转移性结直肠癌 (mCRC) 患者进行基因检测以确定疾病的亚组,因为这些信息可以预测治疗的预后。
需要检测的基因有:
MSI、BRAF、KRAS、NRAS、RAS、HER2、NTRK
可用的靶向药物有:
MSI(H)-派姆单抗;纳武单抗
BRAF(+)-达拉非尼、曲美替尼;维罗菲尼
RAS (KRAS-/NRAS-)-西妥昔单抗;帕尼单抗(抗EGFR)
HER2(+)-曲妥珠单抗
NTRK(+)-拉罗替尼;恩曲替尼
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
VEGF-贝伐单抗、阿柏西普
——雷木单抗、瑞戈非尼、呋喹替尼
化疗药物包括:
5-氟尿嘧啶、伊立替康、奥沙利铂、亚叶酸、卡培他滨、 (S-1), TAS-102(/)
目前,FDA已经批准了多种治疗结直肠癌的药物,其中只有4种与基因突变有关,需要进行生物标志物检测。2019年大肠癌治疗有哪些新进展?毫无疑问,美国NCCN指南和中国CSCO指南对结直肠癌患者的用药和治疗进行了详细而大规模的更新。让我们来看看!
2019 年美国 NCCN 指南更新
2019 年 NCCN 结直肠癌治疗指南已更新,增加了基于生物标志物检测的治疗方法,包括 RAS、MSI-H/dMMR、BRAF+MEK 和 NTRK 融合靶点。
RAS阴性化疗联合抗EGFR治疗
在 96 例 RAS 野生型(RAS-)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的 II 期试验中,改良的(;5-氟尿嘧啶/亚叶酸/奥沙利铂/伊立替康)联合 EGFR 单克隆抗体治疗取得了较高的反应率。
在试验中,96 名 RAS 野生型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被随机分配到帕尼单抗联合治疗组(n = 63) 或仅(n=33)),比例为 2:1 @> . 联合帕尼单抗组的无进展生存率为85.7%,而单独使用时为54.5%。
可用的单克隆抗体靶向药物清单
药品名称
中文名
目标
制造商
适应症
中国上市
()
帕尼单抗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安进(外)
EGFR阳性结直肠癌,KRAS阴性结直肠癌
不
()
西妥昔单抗(爱必妥)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默克(外)
晚期结直肠癌、头颈癌
有,包含在医保内(2290元/支)
()
贝伐单抗(阿瓦斯汀)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基因泰克(外部)
肺癌、胶质瘤、卵巢癌、肾癌、结直肠癌、宫颈癌
是的,包含在医疗保险中
()
雷莫芦单抗
礼来(外)
胃癌、非小细胞肺癌、结直肠癌、肝癌
不
RAS (KRAS-/NRAS-)-西妥昔单抗;帕尼单抗
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贝伐单抗、雷莫芦单抗
MSI-H/ dMMR 患者的免疫治疗
尽管微卫星不稳定性 (MSI) 和错配修复 (MMR) 通常不是遗传性的,但这并不排除由 () 综合征引起的肿瘤,这反映在 1% 的 BRAF 结直肠癌中。如果有很强的家族史,则必须进行基因检测。
指南指出,应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该综合征中的四种突变基因:MLH1、MSH2、MSH6和PMS2。
在 NCCN 晚期或转移性结直肠癌治疗指南中,MSI-H 和 dMMR 患者的一线免疫治疗选择是(,)或(,),或和(,)联合治疗。这些建议属于 2B 类建议,适用于不适合细胞毒性化疗联合方案的患者。这些免疫治疗药物选择也列在指南中,作为 dMMR/MSI-H 患者的二线和三线治疗建议。
可用的 MSI-H 靶向药物列表
药品名称
中文名
制造商
适应症
中国批准
()
派姆单抗(,K药)
默克(外)
肺癌、黑色素瘤、尿路上皮癌、头颈癌、霍奇金淋巴瘤、大B细胞淋巴瘤、肝癌、胃癌、宫颈癌、结直肠癌、MSI-H实体瘤、食道癌、肾癌
2018年7月26日,黑色素瘤,非小细胞肺癌
()
(,O药)
百时美施贵宝(外部)
肺癌、黑色素瘤、尿路上皮癌、头颈癌、肾癌、霍奇金淋巴瘤、肝癌、MSI-H结直肠癌
2018年6月15日,二线非小细胞肺癌
()
伊匹单抗(药物 Y)
百时美施贵宝(外部)
黑色素瘤、肾细胞癌、MSI-H 结直肠癌
否(主要与O药联合使用)
NTRK的靶向治疗
(拉罗替尼)现在是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的二线治疗选择。患者的基因检测需为NTRK基因融合阳性。该药物的临床研究数据发表在2018年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
因此,2018 年 11 月,FDA 批准拉罗替尼用于治疗成人和儿童实体瘤肿胀患者。只要患者有NTRK基因融合并且没有已知的获得性耐药突变,疾病已经转移,手术切除可能导致严重的死亡风险,治疗后没有令人满意的替代治疗方案或进展。在这项完整的癌症临床试验中,4名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入组,1名患者反应良好。
NTRK (+) 靶向药物清单
药品名称
中文名
制造商
适应症
中国上市
()
拉罗替尼
拜耳(外)
NTRK融合实体瘤
不
(RXDX-101)
恩曲替尼
罗氏(外)
NTRK融合实体瘤
没有,日本和美国都批准了
BRAF突变靶向治疗
大约 8%-15% 的 CRC 患者有 BRAF 突变。这是癌症的早期事件,通常与年龄较大和右侧肿瘤有关。这些患者很难治疗,而且这种类型的癌症更具侵略性。BRAF 突变患者的寿命约为其他类型患者的一半。
BRAF 突变也与 MSI-H 相关,被认为是由于 MLH1 的过度甲基化。从历史上看,BRAF 抑制剂单药治疗在 CRC 的临床试验中一直令人失望,但联合方法显示出更大的希望。
CRC 的 III 期临床试验评估了 BRAF、MEK 和 EGFR 抑制剂(分别和)在转移性 CRC 中的组合。30例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中,/+西妥昔单抗治疗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8个月,中位总生存期为15.3个月,总缓解率为48%,其中3例患者在完全缓解。
作为《NCCN指南》的重要更新,BRAF突变(CRC)患者的联合治疗新选择被纳入。作为二线治疗选择,指南现在包括达拉非尼(BRAF 抑制剂)+曲美替尼(MEK 抑制剂)+西妥昔单抗或帕尼单抗(EGFR 抗体),或 (BRAF 抑制剂)+科比替尼(MEK 抑制剂)+西妥昔单抗或帕尼单抗。
可用的 BRAF(+) 靶向药物列表
药品名称
中文名
目标
制造商
适应症
中国上市
()
曲美替尼
甲乙酮
诺华(外)
和上面一样
不
()
(, )
BRAF
罗氏基因泰克(外部)
黑色素瘤
是的,包含在医疗保险中
()
考比替尼
甲乙酮
罗氏基因泰克(外部)
和上面一样
不
()
BRAF
黑色素瘤
不
()
贝美替尼
甲乙酮
和上面一样
不
2019中国CSCO指南更新
本指南首次将左半部分和右半部分写入指南,但仅限于潜在可切除肠癌和姑息性一线治疗的患者。RAS 和 BRAF 野生型患者根据原发灶位于左结肠还是右结肠进一步分层。
对于左右半边不同部位的大肠癌药物,基因检测后RAS/BRAF阴性(野生型)的患者用药要讲究!大量临床试验证实,西妥昔单抗用于左侧结直肠癌。抗治疗效果较好,但对于右侧病变,西妥昔单抗治疗效果不理想。具体条件如下。
左侧病变包括:降结肠、乙状结肠、直肠
右侧病变包括:升结肠、横结肠和盲肠
一线治疗
1.左大肠癌
位于左侧结直肠原发肿瘤的首选化疗±西妥昔单抗(I级推荐)
具体方案如下,
I级推荐方案(首选):/±西妥昔单抗
II 级推荐://±贝伐单抗;±贝伐单抗
2.右直肠癌
原发肿瘤右结肠癌的首选化疗±贝伐单抗(I级推荐)。在姑息性一线治疗中,对于原发肿瘤位于右侧结肠且贝伐珠单抗禁忌的患者,推荐/±西妥昔单抗作为 II 级推荐(2A 级证据)。
具体方案如下,
I 级推荐(首选)://±贝伐单抗;±贝伐单抗
II级推荐方案:/±西妥昔单抗;
细心的读者可能会注意到,对于两侧不同的病灶,用药方案恰恰相反!左侧病变的首选靶向药物是西妥昔单抗,而右侧病变的首选药物是贝伐单抗!此外,对于 RAS 或 BRAF 突变的患者,±贝伐单抗也从 II 级推荐修订为 I 级推荐(2A 级证据)。
二线和三线治疗更新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已写入 2019 年 CSCO 指南。对于MSI-H/dMMR一线治疗患者和所有不适合强化治疗的MSI-H/dMMR二线及以上患者,加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作为II级推荐(2A证据)。根据 2018 年版 NCCN 指南,虽然 MSI-H/dMMR 结直肠癌中没有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但建议 和 用于 MSI-H/dMMR 晚期结直肠癌。相关数据。
伊立替康+卡培他滨±贝伐单抗从Ⅲ级推荐升级为Ⅱ级推荐(1B类证据)用于二线治疗。该建议基于研究结果。
对于 RAS 野生/BRAF 突变的患者,在二线和三线治疗中添加伊立替康 + 西妥昔单抗 + 维罗非尼作为 III 级推荐(2B 类证据)。该推荐基于 2018 版 NCCN 指南对该项目的推荐,尽管中国没有 治疗 BRAF 突变结直肠癌的相关数据。
无论RAS和BRAF基因状态如何,国产新药呋喹替尼均作为I类推荐(1A类证据)纳入三线治疗。该建议基于研究结果。
瑞戈非尼推荐第一个周期的剂量滴定方法:第一周80mg/d,第二周80mg/d,第三周/d”。
可用的多激酶抑制剂列表
药品名称
中文名
目标
制造商
适应症
中国上市
()
(, )
-1,2,3、领带-2、BRAF, KIT, RET...
拜耳(外)
结直肠癌、胃肠道间质瘤、肝癌
有,包含在医保内(196元/件)
呋喹替尼()
VEGF-1、VEGR-2、VEGF-3
和记黄埔(全国)
转移性结直肠癌
是的,包含在医疗保险中
文末总结建议
结直肠癌的用药方案选择一般是多药联合、化疗联合靶向药物。
在治疗结直肠癌之前,必须进行基因检测。如果无法获得组织切片,可以选择血液进行检测。此时主要使用NRAS、KRAS、BRAF基因。如果为阴性,化疗可以联合抗EGFR靶向治疗,否则只能化疗。
左侧病灶首选靶向药物西妥昔单抗,右侧首选贝伐单抗!
大肠癌标准治疗后,还有很多靶向药物可以尝试。即使治疗效果不如一线和二线治疗,但仍能带来生存获益。
一线和二线治疗耐药后,建议再次进行基因检测。如果检测到MSI-H或NTRK融合突变,可选择派姆单抗(MSI-H)或拉罗替尼等免疫疗法。还有TAS-102、S-1(体胶)、呋喹替尼、瑞格非尼等药物可以尝试。
更多用药详情,请登录全球肿瘤学家网络医学部:
免责声明: 本站关于疾病和药品的介绍仅供参考,实际治疗和用药方案请咨询专业医生和药师。
微信扫码◀
免费咨询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