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吉康旅!
舒尼替尼是一种多靶点酪氨酸激酶受体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 TKI),尽管其一线治疗地位近年来受到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为基础的联合治疗方案的挑战,但其在低中危人群中仍显示出不亚于联合治疗方案的疗效。然而,舒尼替尼给患者带来显著生存改善的同时,其治疗相关严重毒性反应同样给患者和临床医生带来困扰,尤其是亚洲人群更高的药物生物利用度导致其严重毒性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欧美人群。因此,如何在舒尼替尼治疗疗效与安全性之间取得最佳平衡,成为临床医生关注的焦点。
舒尼替尼的血药浓度与疗效和安全性呈线性关系,同时安全治疗窗也相对较窄(50~100ng/ml),目前已经有多项研究评估了调整舒尼替尼剂量或方案在平衡患者药物耐受性和临床疗效方面的获益情况。但事实上,根据不良事件的严重程度将服用4周停2周(4/2周)方案调整为服2周停1周(2/1周)方案,或制订个性化方案都是建立在临床医生用药经验的基础上,同时亚洲人群对舒尼替尼的生物利用度又存在显著差异,因此,探索中国人群特有的舒尼替尼血药浓度曲线可使更多的患者获益。
一项回顾性分析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接受舒尼替尼治疗的65例晚期转移性肾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0例行血药浓度监测(监测组),45例为通过倾向性评分匹配的同期接受舒尼替尼治疗但未行血药浓度监测者(未监测组)。监测组男12例,女8例;年龄(52.9±12.3)岁,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评分≤1分16例,≥2分 4例;国际转移性肾细胞癌数据库联盟(IMDC)评分低危组3例,中危组15例,高危组2例;透明细胞癌18例,非透明细胞癌2例;国际泌尿病理协会(ISUP)分级1~2级5例,3~4级11例,不详4例。未监测组男31例,女14例;年龄(57.7±11.3)岁,ECOG评分≤1分30例,≥2分15例;IMDC评分低危组10例,中危组23例,高危组12例;透明细胞癌37例,非透明细胞癌8例;ISUP分级1~2级8例,3~4级28例,不详9例。两组上述资料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监测组第1周期采用舒尼替尼服用4周停2周(4/2周)方案,第1周期用药前和用药第4、7、10、14、21、28天监测舒尼替尼血药浓度,绘制患者血药浓度变化曲线,根据血药浓度峰值及回落时间制订个性化用药方案。未监测组采用4/2周方案。分析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治疗反应率、总生存时间(OS)、无进展生存时间(PFS)等指标的差异。
监测组20例中,18例(90%)接受舒尼替尼治疗后的稳态血药浓度>150 ng/ml,其中10例(50%)为150~200 ng/ml,8例(40%)>200 ng/ml.2例稳态血药浓度为100~150 ng/ml.18例血药浓度>150 ng/ml者第1周期治疗后均出现严重不良事件(≥3级);2例血药浓度为100~150 ng/ml者,未出现不良事件。监测组20例从第2周期开始予调整用药方案,其中6例改为2/1周方案,4例改为10/5 d方案,7例改为7/3 d方案,3例改为5/2 d方案。监测组和未监测组中位随访时间分别为26、25个月,中位用药时间分别为19、10个月。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率从调整方案前的90%(18/20)显著下降至35%(7/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未监测组的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率为55.6%(25/45),与监测组调整方案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监测组总体客观缓解率(40%,8/20)高于未监测组(20%,9/4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监测组较未监测组的中位PFS(23 个月与10个月,P=0.002)和OS(未达到与25个月,P=0.005)均显著延长。
本研究患者舒尼替尼生物利用度较高,依据血药浓度监测结果调整的用药方案显著降低了药物不良事件发生率,改善患者的OS和PFS.研究结论尚需在大样本、多中心、前瞻性研究中进一步验证。如有需要,请咨询海外医疗医学顾问:或扫码添加下方微信,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点击拓展阅读:舒尼替尼/索坦(SUNITINIB)治疗转移性肾癌的安全性和疗效如何?
更多药品详情请访问 舒尼替尼
免责声明: 本站关于疾病和药品的介绍仅供参考,实际治疗和用药方案请咨询专业医生和药师。
微信扫码◀
免费咨询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