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吉康旅!
继医保目录14种抗癌药降价后,又有17种抗癌药列入医保目录。 10月10日,国家医保局发布《关于将17种药品纳入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B类的通知》,药品价格平均降幅为56.@ >7%,2017年以后有10个药物获批上市。越来越多的先进抗癌药物进入中国市场,受到医保谈判的青睐。当地的抗癌药势必会受到影响。但近年来,国家政策频频扶持本土药企,海外创新药涌入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平均降幅超过 56%
据了解,此次列入药品目录的17种药物包括12种实体瘤药物和5种血液肿瘤药物,均为临床必需、疗效确切、参保人员急需的肿瘤治疗药物,涉及非小细胞肺癌、肾癌、结直肠癌、黑色素瘤、淋巴瘤等癌症类型。与17个谈判药品的平均零售价相比,平均降幅为56.@>7%,大部分进口药品谈判后的支付标准低于周边国家或地区的市场价格,平均降低 36%。
北京商报记者对比了此次药品目录中部分药品的价格,其中阿扎胞苷医保缴费标准为1055元(/个),而目前市场价格为2625元(/个)。 );阿法替尼医保缴费标准为200元(40mg/片)、160.5元(30mg/片),目前市场价为329元(40mg/片)、264元(30mg/片)片);瑞戈非尼医保缴费标准为196元(40mg/片),目前市场价在360元左右(40mg/片);奥希替尼医保缴费标准为510元(80mg/片),目前市场价在1700元(80mg/片)左右;舒尼替尼的医保缴费标准为155元(12.5mg/片),目前市场价为416元(12.5mg/片)左右。从这个角度来看,药品价格已经明显下降,尤其是奥希替尼的价格下降了70%左右。
今年6月,国家医保局成立后,按照国务院抗癌药减税降价部署,立即启动目录外抗癌药医保准入专项谈判在医疗队办公室的专项工作日程上,专家评审、提出谈判替代药物、指导企业准备谈判材料等20项工作,均按照明确的工作日期开展。谈判专家组的专家来自国家医保局专家库,来自山东、云南、北京、江苏等地,大部分都参加过省级医保谈判。三个月后,通过专家评审和投票选出了44个目录外的独家抗癌药,获得了公司的意愿。最终,17个药品谈判成功。
国家医保局局长胡景林说,“这些抗癌药纳入医保后,一大批买不起的患者就能用上新药,提高他们的治疗效果。”胡景林还指出,本次列入名单的抗癌药均为近年来新上市的药物,专利期限还比较长。医保对这些优质创新药的战略性采购,可以促进和推动药企加大研发投入,研发出更多更好的创新药。
多地降价
其实,本次谈判的抗癌药临床价值高、创新性高、患者受益性高,是治疗血液肿瘤和实体瘤所必需的。的药物。这些药物大多还处于独家专利保护期,谈判难度很大。比如德国默克公司的西妥昔单抗注射液,主要治疗大肠癌。 2017年第一轮全国药品谈判有西妥昔单抗注射液,但最终谈判失败。数据显示,2017年西妥昔单抗注射液均价约为4200元。整个谈判过程持续了30多分钟,最终双方达成协议,签订了价格协议。谈判价格从4200元降至1295元。
对此,默克中国肿瘤事业部高级总监袁泽志表示,“应该说,我们给出了全球最低的价格。”这实际上是因为制药企业对中国市场感兴趣,采取“以量换量”的策略,以换取更低的销售价格。全国医保谈判专家采取“以价换量”的策略,最大限度地降低价格。此次谈判成功的17种药品最终价格低于周边国家或地区。
业内人士指出,对于药企来说,以价换量是参与医保谈判的重要出发点。申万宏源研报数据显示,2017年第四季度开始实施第二批谈判目录中36种药品的谈判价格,降价带来的增量效果非常显着,完全实现了“量价”。比如罗氏的曲妥珠单抗降价65%后,今年一季度销售额比去年四季度增长164%,销售额增长3%。前两轮医保谈判的效果也将有助于更多药企参与医保目录。
医学专家赵恒告诉北京商报记者,从国际经验看,单一支付方主导的国家在医保药品谈判中普遍具有优势,这对多支付体系影响很大不同的是,中国的医保谈判也不例外。由于中国医保覆盖面广、水平低的长期特点,大量创新药的纳入将挑战医保基金的可持续性。创新药进入中国市场时,必须考虑到单一支付者对药价的实际承受能力,接受中国市场药品定价的挑战。
目前,北京市第二批抗癌药价格调整已经实施。至此,国家部署的14种抗癌药降价已提前在北京实施,首批8种抗癌药进行了价格调整。药品平均降幅4.7%,而第二批调价6种抗癌药平均降幅4.9%。其中,用于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万珂从6116元/片降至5639.5639.5片/片。根据临床有效患者的治疗方案预算,每位患者每年的支出为,可有效降低药品费用高达2万元。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8月以来,上海、天津、北京、内蒙古等全国20多个省市相继出台相关文件,共同推动抗癌药降价. 同时,多省也出台了抗癌药集中采购专项计划,对药企报价提出严格要求。其中,湖北、山东、江西、江苏、安徽等省明确限制“生产企业必须承诺其申报降价的药品价格为全国最低,即不高于其他省份。 。”
仿制药的失败
此次降价的17款抗癌药中,只有国内药企正大天晴的安罗替尼和恒瑞医药的北门冬酶是国产药。德国制药巨头勃林格殷格翰的阿法替尼在2017年初一进入中国就带上了自己的“光环”。首先成为第一个进入快速审评通道的进口新药,并在获得“优先”资格后审”,获原CFDA优先批准上市。
时隔一年多,阿法替尼头顶多重“光环”,再次进入医保。这是否意味着继国产仿制药之后,进口创新药成为医保目录下一个受青睐的对象?
进入医保无疑是药企拓展市场的有利手段。不过,对于本土药企来说,仿制药和医保面前的“拦路虎”不是价格,而是一致性评价。根据相关政策,原则上通过同一品种一致性评价的生产企业超过3家的,未通过一致性评价的品种不再用于药品集中采购。这意味着当超过3家药企通过某种药品的一致性评价时,医院的采购目标将不再考虑未通过一致性评价的药品,更不用说挤进医保了。
国家药品审评中心官网显示,截至9月29日,一致性评价受理号408个,其中289个目录177个,其中19个通过一致性评价。这意味着289个目录品种一致性评价的完成率只有6.@>57%。 2012年初,国务院提出仿制药与原研药质量疗效一致的原则,随后出台了一系列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相关文件和指南。文件规定,2007年10月1日前批准上市的化学药品的一致性评价,必须在2018年底前重新评价并完成,不通过的,取消批准。根据文件内容,2018年底需完成的289个仿制药涉及1800多家药品生产企业,占所有化学制剂生产企业的61.7%。
医保谈判向进口创新药过渡无疑对本土药企产生一定影响,但挑战也意味着机遇。 10月8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了《药品研发和技术审评交流交流管理办法》,为地方创新药研发和审评工作提供了进一步的指导和规范。
“目前国内抗癌药物研发的难点还在于整个生态环境。对创新药的政策支持是一方面。利润可以用来卖药,医药市场还存在劣币淘汰良币的问题。”赵恒告诉北京商报记者。
北京商报记者陶峰、常磊、于欣怡
免责声明: 本站关于疾病和药品的介绍仅供参考,实际治疗和用药方案请咨询专业医生和药师。
微信扫码◀
免费咨询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