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吉康旅!
2022 年 5 月 27 日, of 发表了一项随机、开放标签的 II 期研究(),评估奥希替尼联合贝伐单抗或单独奥希替尼的疗效。在先前未经治疗的晚期非鳞状非小细胞肺癌 () 中具有致敏 EGFR 突变(外显子 19 或外显子 21 缺失)的疗效和安全性。
奥希替尼是第三代不可逆口服EGFR-TKI,可有效选择性地抑制EGFR敏感和EGFR耐药突变,并已在脑转移患者中显示出疗效。
产品名称:(特蕾莎)
通用名称:[Occi (Ci)]
研发代码:
目标:EGFR
首次获得美国批准:2015 年 11 月
在中国首次获批:2017年3月
规格:80mg*30、40mg*30
批准适应症:EGFR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
推荐剂量:每天一次 80 毫克,用餐或不用餐
是否医保:已参保医保
储存条件:室温25°C
临床数据
2018年1月至2018年9月,共纳入122例患者,其中奥希替尼联合贝伐单抗组61例,奥希替尼单药组61例。入组患者接受口服奥希替尼 (80 mg) 每日一次和贝伐单抗 (15 mg/kg) 在第 1 天每 3 周静脉注射一次,或口服奥希替尼 (80 mg) 每日 1 次。
该研究的主要终点是意向治疗人群的无进展生存期(PFS);次要终点包括总生存期(OS)、客观缓解率(ORR)和安全性。
入组患者的人群特征包括:约 60% 的患者为女性;奥希替尼单药治疗组的中位年龄为 66 岁,奥希替尼加贝伐单抗组的中位年龄为 67 岁;大多数患者有腺癌组织学和临床IV期;EGFR 突变:71 (58.2%) 患者有外显子 19 缺失,51 (41.@) >8%) 外显子 21。
中位随访时间为 30.4 个月,奥希替尼联合贝伐单抗组与奥希替尼单药治疗组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分别为 22.1 个月对 20.2 个月。12 个月 PFS 率为 73.8% vs 63.7%,24 个月 PFS 率为 49.8% vs 44.5% .
此外,研究者评估的中位 PFS 为 24.3 个月 vs 17.1 个月。亚组结果显示,在有吸烟史的患者中,通过盲法独立中央审查 (BICR) 评估的 PFS 在奥希替尼加贝伐单抗组中往往更好;具有外显子 19 缺失的亚组 组患者在奥希替尼加贝伐单抗组中显示出更好的 PFS 趋势。
奥希替尼联合贝伐单抗组与奥希替尼单药治疗的中位缓解持续时间 (DOR) 分别为 22.9 个月和 17.6 个月。
值得注意的是,奥希替尼加贝伐单抗组的所有患者都经历了肿瘤体积缩小,而奥希替尼单用组中没有患者出现缩小。
不良反应
在安全性分析中,奥希替尼单药治疗组的 29 名(48%)患者和奥希替尼加贝伐单抗组的 34 名(56%)患者发生了 3 级或 4 级不良事件。或 4 级不良事件。
奥希替尼加贝伐单抗组与奥希替尼单药治疗组的任何级别不良反应包括:甲沟炎(66% 对 45%)、蛋白尿(54% 对 7%)、痤疮皮疹(41% 对 20%)、鼻出血(36% 对8%)、高血压 (34% vs 8%)、恶心 (25% vs 8%)、结膜炎 (12% vs 2%)、骨折 (12% vs 2%)。
3 级或更高级别的高血压(7%)和甲沟炎(7%)在奥希替尼加贝伐单抗组更常见;奥希替尼单药治疗组出现白细胞减少症(6%)和中性粒细胞减少症(6%)。
概括
据我们所知,这是第一项比较奥希替尼联合贝伐单抗与奥希替尼单药作为一线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的随机 II 期研究。
该研究结果未能显示奥希替尼加贝伐单抗在改善未经治疗的 EGFR 突变非鳞状细胞患者 PFS 方面的优势。然而,在 BICR 评估的 PFS 亚组分析中,奥希替尼加贝伐单抗组有吸烟史的患者表现出比奥希替尼单药治疗组更好的趋势。
免责声明: 本站关于疾病和药品的介绍仅供参考,实际治疗和用药方案请咨询专业医生和药师。
微信扫码◀
免费咨询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