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吉康旅!
随着精准诊疗的兴起,越来越多的晚期肿瘤患者会选择靶向药物进行治疗!一般来说,当患者开始接受靶向药物治疗时,如果没有疾病进展或无法耐受的毒性,医生不建议患者自行停药,那么患者需要一直服用靶向药物!但是,有时,医生也会建议患者减少用药剂量以减少不良反应。有研究表明,按一定规律停药比减少剂量更有效。更重要的是,患者停药后的疗效评价达到了CR!那么,小编就带大家看看不同剂量靶向药物的神奇功效!
不耐受索拉非尼,使用减少剂量可将 OS 延长 5 个月
早在2013年顶级期刊JCO就发表了一项III期临床试验,头对头比较舒尼替尼和索拉非尼在肝细胞癌一线治疗中的疗效,结果显示舒尼替尼并不优于索拉非尼。今天,我们回顾性分析了本研究中使用过索拉非尼的542例肝癌患者,索拉非尼治疗后28天内因不良反应引起的剂量调整是否影响患者的OS和PFS。所有患者每天两次接受索拉非尼,为期 4 周。如果不能耐受,将剂量调整为每天一次,如果仍然不能耐受,则调整为隔天一次。
研究结果表明,由于索拉非尼的不良反应,中断、减量和停药的患者比例较高。在最初的 28 天里,128 名 (51.6%) 患者中断剂量,97 名 (39.1%) 患者减少剂量,23 名 (9.3%) 患者停止治疗。
主要终点 OS:未调整剂量组:10 个月;剂量中断组:9个月;剂量减少组:15个月;停药组:3个月。在第 28 天,由于早期不良反应导致的索拉非尼剂量调整与 OS 显着相关。
次要终点 PFS:未调整剂量:4 个月;剂量中断:3个月;剂量减少:4个月;停药:NA(无数据)。第28天,因早期不良反应调整索拉非尼剂量与PFS无显着相关性。
新用乐伐替尼周末停药,效果好于减量使用,
20 个月的生存期
p>
临床数据
本试验共纳入135例患者,大部分处于Push A中晚期,中位AFP为32.1 ng/mL(1.5 -ng/mL),非随机分为三组:初始剂量组(≥60kg,12mg/天,
研究结果显示,周末中断组中超过50%的患者存活至少20个月,并在每日服药15.2个月,DCR为9< @在初始剂量组、周末中断组和减量组中,分别为3.3%、61.5%和19.2%。
经典案例
一名患者在肝切除术、肝动脉灌注化疗、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索拉非尼和瑞戈非尼后,肝脏出现多个复发性结节。乐伐替尼,初始剂量为 8 mg/天。治疗一个月后,根据影像学评估,患者已获得部分缓解(PR)。患者出现乏力的不良反应后,被迫将剂量减至4mg/天。虽然不良反应得到控制,但增强CT显示肝脏内有多个再生结节。然后患者的治疗方案改为周末中断, 剂量改为 8 mg。肝再生结节消失。患者服用乐伐替尼超过 18 个月。期间不良反应可控,肿瘤生长得到控制。
由此不难看出,周末中断服用乐伐替尼有助于不良反应不耐受患者恢复对治疗的反应和对不良事件的耐受性。
索拉非尼治疗期间无效,停药后持续CR达17个月!
一69岁女性,有慢性丙型肝炎病史、房间隔缺损输血史、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伴全血细胞减少,被诊断为晚期肝细胞癌复发伴多发肺转移。患者因多发性肝细胞癌首次接受 TACE,13 个月后 CT 显示肝脏和肺部多发肿瘤,然后接受每日起始剂量的索拉非尼,但肿瘤标志物水平进一步升高(AFP 为 348,660 ng/ ml 和 -II 为 29,057 mAU/ml),在索拉非尼治疗 2 个月后,胸部 X 线显示多发性肺转移灶没有改善。患者出现腹泻、乏力、贫血、轻度肾功能不全是索拉非尼的不良反应,也存在手足综合征(HFS),但程度较轻。
患者因不良反应出现不良反应,停止索拉非尼治疗,随后出现严重贫血(血清血红蛋白<@3.7 g/dl),全身情况下降,住院治疗。食管胃十二指肠镜检查显示鼻窦血管扩张和出血,用氩等离子凝固止血。输血后患者的贫血症状有所改善。停止索拉非尼治疗后,其他不良反应也有所改善。此后,在没有进一步抗癌治疗的情况下,患者的血清 AFP 和 -II 水平显着下降。停用索拉非尼约 5 个月后,胸部 X 线(图 a)或 CT 扫描(图 b)几乎无法检测到双侧肺部的多个结节,肝脏肿瘤消失(c)。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恢复到接近正常水平。
索拉非尼停药17个月后,肝内增强CT发现复发。当时肿瘤标志物水平没有增加,肺转移也没有复发。患者的整体情况随后有所下降,此后一直在进行治疗,但未对癌症进行进一步的治疗。
总结
目前,减少剂量以减少不良反应是很多不能耐受的患者的首选!从以上研究和案例来看,停药也会有很好的效果。但患者仍需咨询主治医生,切勿自行停药。擅自停药也可能导致肿瘤进展!
参考资料:
1、 的剂量上的
2、-关闭和
3、一个案例:长期2-
免责声明:本文档中包含的信息仅供参考,请听从您的医生或其他医疗保健专业人员的建议或指导。
本文版权归国际肝胆资讯所有。任何个人或机构转载必须获得国际肝胆资讯的授权,并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出处“国际肝胆资讯”。
文章转载及媒体合作请联系编辑:
免责声明: 本站关于疾病和药品的介绍仅供参考,实际治疗和用药方案请咨询专业医生和药师。
微信扫码◀
免费咨询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