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吉康旅!
十年来,靶向药物逐渐兴起、发展壮大,迅速成为肿瘤治疗领域的“新宠”,并有替代放化疗的趋势。这不仅得益于靶向药物的直接疗效,还得益于靶向药物毒性低、副作用少的优势。
据无癌家园专家介绍:根据患者的基因突变,医生决定使用特定的药物进行肺癌的靶向治疗。它已成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截至目前,基因突变阳性的肺癌患者已达到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总数的70%,这意味着70%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将能够通过基因检测。 ,从而延长生命周期,提高生活质量。
最近,肺癌的靶向治疗进展非常迅速。许多高效靶向药物已在国内外获批上市或投入使用。在2020年ESMO大会上,肺癌靶向治疗引起了新一波关注。药物靶点涵盖EGFR、ALK、KRAS等,接下来小编为各位癌友们展示一下有哪些新研究。
表皮生长因子
早中期肺癌复发风险降低83%,奥希替尼术后辅助治疗
大约 30% 的非小细胞肺癌在首次确诊时可以通过手术切除。对于早期和中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最常见的辅助治疗是化疗。然而,尽管术后化疗,术后疾病复发率仍然很高。
这项研究可以说是今年最热门的早期肺癌研究。该研究纳入了 IB 期至 IIIA 期早期 EGFR 突变的患者,这些患者接受了 3 年的辅助化疗,有或没有术后辅助奥希替尼或安慰剂。
在既往研究中,与安慰剂相比,奥希替尼显着延长了 II-IIIA 期患者的中位无病生存期(未达到 vs 20.4 个月),将疾病复发或死亡的风险降低了 83%(HR =0.17).
本次ESMO大会报告了本研究的脑转移相关数据。中位随访 22 个月后,奥希替尼组的脑损伤复发率显着降低(10% vs 1%)。奥希替尼组未达到中位颅内 DFS,而安慰剂组为 4。 8.2 个月(HR=0.18).
研究中颅内病变的DFS结果
初始治疗100% ORR,新药有望解决奥希替尼耐药
根据2020年ESMO大会的报告,1期试验显示,在未经治疗的奥希替尼和奥希替尼耐药的EGFR突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联合用药(拉泽替尼)表现出高效和良好的耐受性.
【结果】
在奥希替尼耐药患者中,客观缓解率为36%,临床受益率(CBR)为60%(其中完全缓解1例,部分缓解15例)。
在可评估的 20 名初治患者中,客观缓解率和临床受益率均为 100%。
无癌之家专家解释,无论患者在一线或二线接受奥希替尼治疗,还是之前接受过治疗,均观察到疗效。
疾病控制率为100%。打!
令人激动的是,2019年,中国自主研发的专为EGFR患者研发的新药JMT-101获批临床试验!并且在2020年ASCO线上会议上,首次公布了该药在晚期大肠癌患者中的试验结果,疾病控制率达到100%,引起轰动。
好消息是,目前JMT-101治疗多种实体瘤的I期临床试验,其中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Ib期试验正在招募患者。如需参与临床试验,请咨询无癌家园医学部或私信给编辑。
延长生存期,双靶向药物一线治疗EGFR突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EGFR敏感突变发生在约10%的白种人和约50%的亚洲患者中,以EGFR TKI为标准,但大多数患者因获得性耐药而出现疾病进展;
阻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通路可提高EGFR TKI治疗EGFR突变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
在本次ESMO会议上,中山大学肿瘤医院张莉教授报告了( )研究。在这项 III 期研究中,EGFR 突变的初治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被纳入一线治疗。第一代EGFR抑制剂吉非替尼联合多靶点抗血管靶向药物阿帕替尼使用,对照组单独使用吉非替尼。
【结果】
根据独立放射学审查委员会(IRRC):双靶向药物组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优于单药组,为1 3.7 vs 10.2 个月,达到主要研究终点。
根据研究者的评估,双口服 TKI 的中位 PFS 也延长了(13.8 对 12.0 个月)。
第四代EGFR靶向药物BLU-945诞生!抗肿瘤活性强!
EGFR突变的肺癌患者比例最高,靶向药物也最多。但是奥希替尼之后一旦出现耐药,就很难了,经常会遇到“三重突变”,也就是外显子19缺失突变//,目前还没有获批的药物,大家期待第四代EGFR - 可以克服这种棘手突变的靶向药物!
在今年的 ESMO 大会上,专门针对这种三重突变的第四代 EGFR 抑制剂 BLU-945 首次亮相,在多个临床前模型中显示出强大的抗肿瘤活性。它可以作为EGFR突变患者的一线治疗,当然也可以作为EGFR突变患者的二线治疗。
BLU-945是第四代EGFR TKI,可有效抑制三突变EGFR,可覆盖多种耐药机制。
研究人员将进一步测试 BLU-945 作为单药或联合其他疗法治疗奥希替尼耐药的 EGFR 阳性患者,希望每个人都能战胜目标药物一代又一代的癌症。
克拉斯
疾病控制率91.2%,肺癌治疗效果持久!
KRAS 突变是癌症生长和进展的最致命的遗传驱动因素之一。据统计,13%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会有KRAS p.G12C突变,3%~5%的结直肠癌,1%~3%的其他癌症。长期以来,它一直被认为是一种“坚不可摧”的蛋白质,目前还没有靶向药物获批。
在 ESMO 2020 上公布了来自 KRAS 新药 () I 期试验的一个亚组的数据,显示在患有 .G12C 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 () 患者中具有优异的抗肿瘤活性。
结果显示,59例患者中,确认客观缓解率为32.2%,共有71.2%的患者在治疗第一周出现肿瘤缩小。 !总体人口疾病控制率(DCR)为88.1%。剂量组客观缓解率为35.3%,疾病控制率为91.2%。在基线时,这些患者的先前治疗的中位线为 3,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结果。
治疗的初步结果
目前正在进行另一项试验,旨在评估作为单一疗法或与其他抗癌药物联合使用。它很可能与检查点抑制剂免疫疗法联合使用,因为它可以对肿瘤微环境产生免疫原性作用,因此联合使用可能具有协同作用。招聘详情可致电无癌家庭医疗部或私信编辑。
肺癌精准治疗,基因检测优先
小编给大家介绍完这些最新的抗癌药物后,大家不禁要问了,既然靶向药这么好,是不是人人都能用呢?不是这样!这是因为不同患者携带的突变基因存在差异,所以用药前应进行基因检测。基因检测可以帮助肿瘤科医生选择适合不同类型分子变异患者的治疗方案,从而实施靶向药物治疗。
肺癌可分为小细胞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非小细胞癌又分为腺癌、鳞癌、腺鳞癌和大细胞癌,其中以腺癌为主,鳞状细胞癌次之,小细胞癌不到15%。
肺腺癌的临床研究较多,发病机制较为明确。已发现导致肺腺癌突变的驱动基因突变的 70% 至 80%。在亚洲人群中,最常见的突变是EGRF,其次是ALK、ROS1、KRAS等。国内外肺腺癌治疗指南都强调需要进行基因检测。此外,“不检测不治疗”已成为肺癌专家的“必修”诊疗行为,这无疑凸显了基因检测的重要性!
相关文章:2020年CSCO非小细胞肺癌诊疗指南发布!现有最全的靶向药物和基因突变靶点专用!
对于肺鳞状细胞癌,如果是小活检标本,建议对不吸烟的肺鳞状细胞癌女性进行基因检测。如果是吸烟男性鳞状细胞癌,指南不建议进行基因检测。
免责声明: 本站关于疾病和药品的介绍仅供参考,实际治疗和用药方案请咨询专业医生和药师。
微信扫码◀
免费咨询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