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吉康旅!
近日《BLOOD ADVANCES》杂志报道了RESONATE-2 研究伊布替尼治疗既往未经治疗的CLL/SLL患者长达8年随访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RESONATE-2研究是一项对比伊布替尼与苯丁酸氮芥一线治疗CLL/SLL的疗效和安全性的3期、开放标签、多中心、国际性随机研究。患者为根据2008年iwCLL标准诊断,年龄≥65岁、需要治疗且无染色体17p缺失[del(17p)]的既往未经治疗的患者,按1:1的比例随机接受伊布替尼420 mg每日一次治疗,直至疾病进展或出现不可接受的毒性,或接受最多12个周期的苯丁酸氮芥0.5 mg/kg治疗,在每个28天周期的第1天和第15天可根据耐受情况将剂量增加至0.8 mg/kg.随机分配至苯丁酸氮芥组的患者在确认PD后可交叉接受伊布替尼二线治疗。
伊布替尼组患者中位随访7.4年(88.5个月)时,57例患者(42%)继续接受一线伊布替尼治疗。78例(59%)接受苯丁酸氮芥治疗的患者在PD后交叉接受二线伊布替尼治疗(1例患者未记录PD但交叉接受伊布替尼治疗)。
中位随访88.5个月,伊布替尼组患者中位PFS尚未达到,苯丁酸氮芥组患者的中位PFS为15个月。与苯丁酸氮芥相比,伊布替尼治疗可降低PD或死亡风险85%(HR= 0.154)。7年时,接受伊布替尼随机化的患者中估计59%无进展且存活,而接受苯丁酸氮芥随机化的患者仅有9%。伊布替尼组31例患者(23%)在研究随访期间的任何时间点发生疾病进展,但仅18例患者(13%)在活性治疗期间发生疾病进展,其余13例患者(10%)是在停药后进展。
与苯丁酸氮芥相比,伊布替尼可降低del(11q)患者97%的PD或死亡风险,无del(11q)患者则可以降低81%。随访7年时伊布替尼组的PFS率均高于苯丁酸氮芥组,不管是伴del(11q)(52% vs 0%)还是不伴del(11q)(61% vs 12%)患者。截至研究4年时,所有苯丁酸氮芥随机化的del(11q)患者(n= 25)均已完成PFS随访,包括3例删失观察。伴和不伴del(11q)的伊布替尼随机患者的PFS相似(HR= 1.228)。与苯丁酸氮芥相比,伊布替尼还降低了IGHV未突变患者89%的PD或死亡风险, IGHV突变患者则降低83%。在7年时,伊布替尼组IGHV未突变(58% vs. 2%)或IGHV突变(68% vs. 17%)患者的PFS率高于苯丁酸氮芥组。此外重要的是,在IGHV突变与未突变的伊布替尼随机患者中,PFS相似(HR= 0.858)。
根据基线特征(如晚期和大包块疾病)进行的亚组分析中,伊布替尼与苯丁酸氮芥相比的持续获益得以维持。在存在高危基因因素,即TP53突变、del(11q)和/或IGHV未突变的患者中,同样观察到伊布替尼的显著PFS获益(HR= 0.098);当单独评估del(11q)和IGHV未突变时,伊布替尼的获益相似。此外del(17p)患者从研究中排除,而TP53突变患者(伊布替尼组n= 11;苯丁酸氮芥组n= 3)数量较少,无法进行有意义的PFS分析。
伊布替尼组患者中位OS未达到,7年估计OS率为78%(与苯丁酸氮芥相比的HR= 0.453)。具有高危基因学因素,即TP53突变、del(11q)和/或IGHV未突变的患者,伊布替尼治疗后OS改善(与苯丁酸氮芥相比的HR= 0.461)。
伊布替尼治疗的中位持续时间为74个月,中位相对剂量强度为98%。因为是短期治疗,苯丁酸氮芥的安全性数据与之前报告相同。伊布替尼组最常见的任何级别AE为腹泻(50%)、咳嗽(37%)和疲乏(37%)。如有需要,请咨询海外医疗医学顾问:或扫码添加下方微信,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点击拓展阅读:伊布替尼/依鲁替尼(IBRUTINIB)的适应症、用法用量及注意事项
更多药品详情请访问伊布替尼
免责声明: 本站关于疾病和药品的介绍仅供参考,实际治疗和用药方案请咨询专业医生和药师。
微信扫码◀
免费咨询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