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吉康旅!
许多研究表明来那度胺(lenalidomide)的作用机制,覆盖了肿瘤杀伤和免疫调节作用,但来那度胺并非“万能药”,对不同的细胞作用存在明显差异,了解其主要的作用靶位不仅可以更好地利用药物、也为靶向新药的研发提供思路。2010年日本的学者探索了沙利度胺副作用的主要机制,认为沙利度胺主要靶向结合cereblon(CRBN), CRBN与DDB1、CUL4A组合为E3泛素连接酶复合物,可以将细胞内连接的底物(Substrate)泛素化降解,随后发现来那度胺的主要作用靶点和沙利度胺一致。
药物对不同细胞的差异,取决于连接的底物蛋白,例如,在骨髓瘤细胞中底物蛋白是IKZF1/3,被泛素化降解后启动下游一系列凋亡途径,抑制骨髓瘤细胞恶性增殖。2012年<Cancer Cell>发表文章,发现了来那度胺在DLBCL细胞中的结合底物IRF4蛋白,很好解释了药物对于GCB亚型和ABC亚型疗效的明显作用差异(GCB亚型的淋巴瘤对来那度胺反应迟钝,而ABC亚型对药物敏感)。
来那度胺(lenalidomide)的结合底物IRF4与BCR信号通路关联,提示了可能与BCR通路抑制剂(BTKi)存在协同作用。正是在此基础上,三种免疫靶向药物(来那度胺+伊布替尼+利妥昔单抗)的联合导致1+1+1>3的协同作用,推测可能成为DLBCL ABC亚型可供选择的chemo-free方案,难治/复发患者和初治患者的临床试验都在进行中,显示出强大的疗效和良好的耐受性。
详情请访问 肿瘤 http://www.kangbixing.com/
免责声明: 本站关于疾病和药品的介绍仅供参考,实际治疗和用药方案请咨询专业医生和药师。
微信扫码◀
免费咨询电话
克唑替尼(Crizotinib,Xalkori)是一款值得重点关注的好药、重点药。作为一款从开始研究到上市时间最短的“传奇药物”,克唑替尼在抑制M...
帕纳替尼(Ponatinib)是阿瑞雅德(Ariad)开发的三代BCR-ABL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s),商品名为Iclusig。其经过一期和二期临床试验,...
同为已经在国内上市的卵巢癌药物,尼拉帕利与奥拉帕利分别有着不同的优势。 尼拉帕利是一类国内药企与国外药企共同研发、共享知识产...
为什么医生会建议患者使用仑伐替尼,把它作为中晚期肝癌患者的一线治疗选择。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我国部分肝癌患者符合仑伐替尼的适应症...
伏立康唑属三唑类抗真菌药物,其抗菌谱广,抗菌活性高。美国感染疾病协会( IDSA) 2016年最新更新的指南中将伏立康唑作为侵袭性曲霉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