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吉康旅!
2021年5月26日,阿斯利康中国宣布已在中国大陆21个省、市、自治区获得绿叶制药集团旗下博安生物的抗肿瘤生物药博优诺(贝伐珠单抗注射液)。市场独家营销权。消息一出,立即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
根据此前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随着首个贝伐珠单抗生物类似药的上市,2023年中国市场将增至64亿元,2030年将增至99亿元。绿叶制药旗下博优诺是第三个国产贝伐单抗。在这个百亿的市场中,如何分得一杯羹,是这个“红海”市场中玩家的生存之战。
齐鲁贝伐珠单抗销量暂居第一
玩家越来越多,后来者如何追赶?
值得注意的是,绿叶药业控股子公司贝伐珠单抗获批上市仅20多天。2021年5月7日,博安生物的贝伐珠单抗注射液(商品名:博优诺)正式获准在中国上市。在此之前,只有齐鲁和信达获准在中国销售该药物。恒瑞、贝达药业、生技正在审批中,预计该药即将上市。研究进展较快的还有嘉禾生物、正大天晴、神舟细胞、华兰生物、复宏恒流等近10家企业。
贝伐单抗最初由罗氏研发,是其超重量级肿瘤“三驾马车”之一。据资料显示,该药用于治疗多种恶性肿瘤,包括非小细胞肺癌、转移性结直肠癌、胶质瘤、肾细胞癌、宫颈癌和上皮性卵巢癌、输卵管癌或原发性腹膜癌。肿瘤患者。在中国获批的适应症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和转移性结直肠癌。截至目前,国内贝伐单抗注射液已形成1+3竞争格局。
日前,一份2021年第一季度PDB药品销售TOP 200显示,齐鲁药业2019年12月上市的贝伐珠单抗(商品名:恩达)排名第15位。据介绍,齐鲁药业的安可去年销售额为18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罗氏的贝伐珠单抗(商品名:安凡斯汀)排名第16位,而去年排名第15位。
2004年,阿瓦斯汀在美国上市。2018年全球销售收入70亿美元,位居2018年全球畅销药排行榜第七位。2010年,阿瓦斯汀在中国获批,2018年在华销售额突破20亿元人民币。随着2018年专利到期,贝伐单抗的生物类似药越来越多。作为罗氏的王牌药物之一,阿瓦斯汀的销量开始逐年萎缩。
2017年进入国家医保目录前,贝伐珠单抗的中标价为5253元(/瓶)。经过医保谈判,药品价格降至1998元(/瓶);2018年,贝伐单抗单克隆抗体进一步降价至1934元(/瓶),报销比例高达70%~90%,缓解了患者的支付压力。
齐鲁药业的Enta是国内首个获批上市的贝伐单抗。上市后,恩他2020年中标价为1198元,比原药安凡汀便宜700余元。信达的贝伐单抗(商品名:大友通)于2020年6月获批上市,比齐鲁的安踏晚了半年。2020年7月陕西大约通网上价格为1188元/瓶(4ml:)。今年4月,江苏大约通网上价格调整为1158元/瓶(4ml:)。
随着国产仿制药的陆续上市,各家公司暗中争夺贝伐单抗的价格。对于后来者来说,他们需要在价格和渠道上具备一定的优势才能突围。
狂风呼啸,草木皆兵
药企未雨绸缪,率先“抢滩”
绿叶制药选择与阿斯利康合作,转让博优诺在中国大陆21个省、市、自治区、县市场的独家营销权。似乎也看清了当前的竞争格局。其贝伐单抗主要针对不满足的县级市场,也能抢占一定的市场份额。
由于国内医药环境的变化,县域市场也成为众多药企争夺的领地。比如阿斯利康较早进入县域市场,主要是推广自家产品。据了解,截至2021年4月底,阿斯利康在县域市场的团队已达4000人。
除了此次与绿叶制药的合作,今年3月,阿斯利康还趁着县域市场的优势,赢得君实生物PD-1在中国大陆非核心市场的推广,以及随后获批的尿路上皮上市癌症适应症全国独家推广权。
随着批量采购政策的不断深化,今年跨国药企在华搬迁频繁。许多药企正在剥离非核心资产,或优化产品线,转型升级。依托渠道优势,阿斯利康中国的转型方向之一似乎是成为国内代销机构(“CSO”)。
此外,有传言称,生物制药将大量采购。但由于生物药品集中采购较为复杂、难度较大,目前还没有大动作。2021年初,CDE发布了《生物类似药相似性评价与适应症外推技术指南(征求意见稿)》,提出了生物类似药相似性评价的概念。这个政策也被认为类似于仿制药的一致性。评估,业内预计生物药集中采购只是时间问题。
2020年1月,武汉开始试点胰岛素集中采购。日前,业内传出《广东省医疗保障局关于联合采购省药品和耗材超声刀片联盟采购的函》。在中央收缴的涉及“重组人生长激素”的药品中,长春高科、安科生物等相关公司股价持续下跌。在这些动作的背后,我们也可以看到,一场生物医药进入集中采集的大风暴正在酝酿之中。
针对目前国内竞争激烈的局面,国内生产贝伐珠单抗的药企也未雨绸缪,比如开始“走出去”。
2020年1月,信达授权在美国和加拿大的商业化权利;2021年1月,信达生物与印尼公司签署合作协议,授予大友通在印尼的独家经营权。
在产品上市之前, 还于 2020 年 8 月与百济神州签署了协议,将(贝伐单抗)相关知识产权及其在中国的产品权利以首付的方式授权给百济神州。里程碑和里程碑的总金额高达10,000美元。
目前,国内3家贝伐单抗企业已经齐聚一堂。未来,恒瑞等竞品将陆续上市。相关企业的压力不言而喻。如果进行大规模采购,医院市场势必迎来大洗牌。此时,提前布局院外市场或更广阔的县域市场,或出海,占据一定优势,也能抵御未知的市场风险。
免责声明: 本站关于疾病和药品的介绍仅供参考,实际治疗和用药方案请咨询专业医生和药师。
微信扫码◀
免费咨询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