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吉康旅!
伊布替尼是布鲁顿酪氨酸激酶的小分子抑制剂,它会与该酶的半胱氨酸形成共价键,停留在该酶的活性位点,抑制它的活性。而布鲁顿酪氨酸激酶是B淋巴细胞抗原受体(BCR)和细胞因子受体通路的信号分子,对于B淋巴细胞的转运、趋化和粘附都有很重要的作用,所以它可以抑制恶性B淋巴细胞在体内的增殖、存活以及细胞迁移和粘附,从而发挥作用。
这是一项多中心、单臂、研究者赞助的2期试验(NCT02251548),招募了年龄≤65岁的CLL患者,不受IGHV突变状态的限制,所有患者均符合iwCLL治疗标准。开始治疗后的7天中,每天予伊布替尼420毫克,继而伊布替尼联合FCR治疗,最多6个周期。治疗有效者继续接受伊布替尼维持治疗,BM-uMRD患者维持治疗2年后停止治疗。根据2008年iwCLL标准评估疗效,并根据CTCAEv4.03和iwCLL标准评估毒副作用。
主要目标是确定iFCR联合治疗2个月后达到BM-uMRD的完全缓解/非完全血液学恢复的完全缓解(CR/CRi)的比率。次要目标是评估治疗反应率、无进展生存率/总体生存率(PFS/OS)、伊布替尼维持治疗2年后的BM-uMRD率,以及安全性/耐受性。
目前中位随访时间为40.3个月(范围3.1-76)。伊布替尼维持治疗周期的中位数是24(范围0-81)。通过ITT分析,在研究的任何时间点,BM-uMRD的CR率目前为55%(47/85名患者),BM-uMRD率的最高值仍然是84%(71/85)。伊布替尼维持治疗2年后,在有可及数据的患者中,CR/CRi、BM-uMRD和外周血微小残留病阴性(PB-uMRD)率分别为77%(44/57)、81%(50/62)和81%(55/68),没有基于IGHV突变状态的差异。在40个月的中位随访时间中,所有患者的PFS和OS分别为97%和99%。
61名完成iFCR并在BM-uMRD状态下开始伊布替尼维持治疗的患者中,有13名(21.3%)出现了BM-MRD转阳,而MRD转阳的中位时间暂无统计结果。7名患者重新接受了伊布替尼单药治疗(5名是由于临床进展,2名是由于BM-MRD转阳而无临床进展),所有7名患者通过再次治疗获得了部分缓解(PR)。再次治疗的中位时间为12.8个月(范围为4.2-26.2),全部7名患者在再治疗中均无疾病进展。一名患者在进入伊布替尼维持治疗17个月后死于推定的心脏猝死。
安全性分析中,伊布替尼最常见的治疗相关3/4级不良事件为血液学相关,包括中性粒细胞减少40%(之前为35%),血小板减少32%(较既往数据无变化),和贫血11%(较既往数据无变化)。10名患者(12%,之前为9%)出现≥3级的中性粒细胞减少伴发热,20名患者(24%,之前为11%)出现≥3级的感染。8%的患者出现了任何级别的房颤,1名患者出现了室性心律失常。无严重出血事件发生。如有需要,请咨询海外医疗医学顾问:或扫码添加下方微信,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点击拓展阅读:依鲁替尼/伊布替尼(IBRUTINIB)在多种癌症中具有良好的疗效?
更多药品详情请访问伊布替尼
免责声明: 本站关于疾病和药品的介绍仅供参考,实际治疗和用药方案请咨询专业医生和药师。
微信扫码◀
免费咨询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