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吉康旅!
第一代EGFR抑制剂靶向药物多为单靶点,致死率较高的药物有伊马替尼、吉非替尼、克唑替尼、索拉非尼等。研究表明,吉非替尼、厄洛替尼和埃克替尼用于治疗非小细胞肺癌。一年无进展生存率为42.9%,客观缓解率(ORR)为66.6%。不良反应和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化疗。然而,患者通常在治疗9.2至14.7个月后出现获得性耐药性,并且疾病通常发展迅速。同样,接受伊马替尼治疗5年的慢性髓系白血病患者中,有24%出现继发性耐药,其中80%是由于BCR-ABL1激酶区的位点突变导致伊马替尼无法与其结合。
此外,在索拉非尼和舒尼替尼治疗转移性肾癌的研究中,结果显示索拉非尼和舒尼替尼的疾病控制率分别为85.1%和88.6%,无进展生存期分别为12个月,总生存期分别为25个月和23个月。疗效优于常规化疗,但其局限性主要在于出现获得性耐药。
由于第一代TKIs耐药性的出现以及激酶通路交叉和补偿机制的影响,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的研发得到了深入发展。因此,第二代TKIs的靶点更加广谱,代表药物包括拉帕替尼、阿法替尼、达替尼、阿昔替尼、塞来替尼等。其中,雷帕替尼、阿法替尼和达克替尼可同时抑制EGFR突变表达和T790M耐药突变。塞来替尼还能抑制ALK基因,用于治疗肺癌合并ALK融合突变患者,显示出良好的客观缓解率。阿昔替尼抑制EGFR、kit和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在III期临床试验中,可显著改善转移性肾细胞癌患者的ORR(32%)、PFS(8.3个月)和OS(16.4个月)。
伊马替尼药物详情
免责声明: 本站关于疾病和药品的介绍仅供参考,实际治疗和用药方案请咨询专业医生和药师。
微信扫码◀
免费咨询电话
坦西莫司作用的靶点mTOR蛋白是极其重要的一类蛋白,是哺乳动物代谢调节的中枢,参与多种细胞与组织的生理活动,在细胞生长、分化、转移...
FDA批准伊布替尼用于治疗患有以下疾病的成人患者: 1. 既往至少接受过一种治疗的套细胞淋巴瘤(MCL) 2. 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C...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近期发布的2020年全球最新癌症负担数据报告,乳腺癌首次超越了肺癌,成为了世界上新发患者数...
米哚妥林 (midostaurin,米哚妥林)在2017年被批准用于急性髓性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 AML)的治疗后,米哚妥林就被认为开创...
劳拉替尼是一种激酶抑制剂(TKI),对ALK染色体重组的潜伏期肺癌病例呈现高度的活性。劳拉替尼是专为抑制对其它ALK抑制剂产生抗药性的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