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吉康旅!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是由于成熟淋巴细胞凋亡受抑、克隆性增殖,聚集在血液、骨髓、脾脏、淋巴结中引起的淋巴增生性肿瘤。临床主要表现为脾脏淋巴结肿大,外周血中存在表达CD5的淋巴细胞。目前,CLL的临床治疗方法包括化疗、放疗、免疫治疗、联合治疗、靶向治疗等。
伊布替尼是一种不可逆的Bruton酪氨酸激酶(BTK)抑制剂,既往临床试验证实伊布替尼在CLL患者中具有良好疗效且安全性高。2017年伊布替尼在中国获批上市,适应症为既往接受过一种治疗的CLL/SLL.那么,对于初治老年CLL患者,伊布替尼的疗效及安全性如何呢?第十五次全国白血病·淋巴瘤学术会议上,来自哈尔滨血液病肿瘤研究所的曹志坚医生,分享了近两年来在哈尔滨血液病肿瘤研究所应用伊布替尼治疗的老年初治CLL患者的临床数据。
证实为CLL、年龄>65岁、ECOG≤2的初治患者被纳入此研究,接受伊布替尼420 mg QD直到疾病进展或安全性原因退出。疗效评估采用2008年NCCN指南的淋巴瘤缓解标准,即非霍奇金淋巴瘤疗效评价标准(IWC)。研究的主要终点是无进展生存期(PFS),次要终点包括诱导化疗结束时的总缓解率(ORR)、完全缓解率(CR),进入研究后1年、2年的总生存率(OS),以及安全性。
共37例老年初治CLL患者接受伊布替尼治疗,中位年龄为73.3岁(65.4-92.7),大部分(31例[83.8%])患者ECOG评分为0-1,18/34例(52.9%)患者有del17p/TP53突变,20/30例(66.7%)患者无IGHV突变。中位随访19.4个月,中位PFS为17.3个月,2年PFS为74%,2年OS为86.8%。8例患者出现疾病进展或死亡。
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1-2级感染(19[51.4%])和1-2级出血(12[32.4%])。不良反应事件中,89.3%(53/59)为1-2级。因不良反应需进行剂量调整的有7例患者,合并用药的有9例患者,停药的有3例患者。11例(29.7%)患者既往接受抗血小板或抗凝治疗。
最后,研究人员对此研究结果做出总结:伊布替尼单药治疗初治老年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缓解率高,对伴del17p/TP53突变或不伴IGHV突变的患者也有生存获益,且耐受性好,大多数不良反应级别低。但是,年龄大、有共存疾病,尤其是接受抗血小板治疗或抗凝治疗的CLL患者出血风险大。如有需要,请咨询海外医疗医学顾问:或扫码添加下方微信,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更多药品详情请访问 伊布替尼
免责声明: 本站关于疾病和药品的介绍仅供参考,实际治疗和用药方案请咨询专业医生和药师。
微信扫码◀
免费咨询电话
美国医药巨头强生(JNJ)旗下杨森制药宣布已向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提交了一份补充新药申请(sNDA),申请批准口服抗凝血剂Xarelto...
帕纳替尼(Ponatinib)是阿瑞雅德(Ariad)开发的三代BCR-ABL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s),商品名为Iclusig。其经过一期和二期临床试验,...
ibrutinib(依鲁替尼)是一种口服的布鲁顿酪氨酸激酶(BTK)抑制剂,通过抑制肿瘤细胞复制和转移需要的BTK而起到抗癌作用。2013年11月被批...
FDA批准伊布替尼用于治疗患有以下疾病的成人患者: 1. 既往至少接受过一种治疗的套细胞淋巴瘤(MCL) 2. 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C...
为什么医生会建议患者使用仑伐替尼,把它作为中晚期肝癌患者的一线治疗选择。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我国部分肝癌患者符合仑伐替尼的适应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