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吉康旅!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s, VEGFRs)、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 receptors, PDGFRs)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receptors, FGFRs)简称三联血管激酶, 近年来其抑制剂在药物研发领域引起了极大的关注。乐伐替尼、帕唑帕尼、瑞格菲尼和尼达尼布等多种三联血管激酶抑制药物依次获FDA批准上市,适应症主要包括多种类型肿瘤,如甲状腺癌、肝细胞癌和肾细胞癌等。
其中,由德国勃林格殷格翰公司研发的尼达尼布,与大部分VEGFR/PDGFR/FGFR抑制剂相比较,显示出多方面的治疗作用,具有显著的抗特发性肺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 IPF)作用,于2014年获FDA批准用于治疗IPF,同年获EMA批准用于治疗肺癌和间皮瘤,2019年和2020年FDA又先后批准增加了系统性硬化相关间质性肺病(systemic sclerosis-associated 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 SSc-ILD)和进行性表型的慢性纤维化性间质性肺病(chronicfibrosing 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s, ILDs)两种新适应症。
鉴于VEGFR/PDGFR/FGFR抑制作用不足以解释尼达尼布的多种药理活性,我们推测尼达尼布还存在其他靶点。已有报道指出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factor β, TGFβ)、信号传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signal transducer and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STAT3)、E盒结合锌指蛋白1(zinc finger E-box-bindingprotein 1, ZEB1)等可能与尼达尼布的作用机制有关,但这些发现均只是通过功能性药理研究(例如表型筛选获得),缺乏与尼达尼布直接结合的证据,因此,尼达尼布除三联血管激酶外的直接作用靶点有待揭示。
化学蛋白质组学是一种快速发现蛋白-配体相互作用的策略,基于亲和性的蛋白质分析(affinity-based protein profiling, AfBPP)是最主要的化学蛋白质组学研究策略之一,可以借助功能性化学探针在活细胞中直接鉴定到非共价可逆抑制剂的作用靶点。活性探针的结构包括母化合物骨架、光反应性基团和炔基手柄。常见的光反应性基团包括二苯甲酮、芳基叠氮和双吖丙啶,能够在特定波长的紫外光下与目标蛋白形成不可逆共价连接,有助于增强蛋白与配体的相互作用。炔基手柄能够通过点击化学反应与罗丹明叠氮或生物素叠氮缔合,实现标记蛋白的可视化及亲和富集。如有需要,请咨询海外医疗医学顾问:或扫码添加下方微信,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点击拓展阅读:尼达尼布(NINTEDANIB)是用于治疗IPF的靶向药物?
更多药品详情请访问 尼达尼布
免责声明: 本站关于疾病和药品的介绍仅供参考,实际治疗和用药方案请咨询专业医生和药师。
微信扫码◀
免费咨询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