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吉康旅!
最近,第二种适应性症状已应用于微生物chidamide,上市申请处于“审批中”状态。预计将于近期获批上市,依西美坦将用于治疗雌激素受体(er)阳性的晚期乳腺癌。2019年7月,Microcore Bio作为首家医药公司成功登陆科创板,市值一度突破500亿元,刷新科创板新纪录。
国内很多药企都是‘一药成名’。Chidamide(商品名:EPISHA /Epidaza)之于微核心生物,正如Trepril之于君实,埃克替尼之于北大。作为目前市场上唯一的微针药物,也是世界上第一个亚型选择性HDAC抑制剂,奇达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虽然各种新型靶向药物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癌症治疗的客观有效率(ORR)和无进展生存期(PFS),但癌症的耐药、转移和复发仍然是一大威胁,90%的癌症患者死于转移和复发。近年来,大量科学研究发现,表观遗传学在肿瘤免疫逃逸、肿瘤干细胞分化、与肿瘤转移相关的上皮间充质干细胞表型转化以及异种肿瘤耐药细胞清除等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表观遗传学药物有望在解决肿瘤耐药、转移和复发等问题中发挥重要作用。
组蛋白乙酰化酶抑制剂是人体内控制细胞增殖、生长和凋亡的一种非常重要的关键蛋白。一些癌细胞之所以能够在体内无限增殖,是因为它们的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活性非常高,导致很多抑癌基因的表达受到抑制,从而导致癌细胞无限增殖。HDAC抑制剂通过抑制癌细胞中HDAC的过度活化,促进癌细胞中正常抑癌基因的表达,使癌细胞自然死亡。
儿童酰胺是一种亚型选择性HDAC抑制剂,目前可针对Class I类1、2、3亚型和IIb类10亚型。属于表观遗传调控因子,chidamide对与肿瘤发生发展相关的表观遗传异常具有再调控作用。奇达胺直接抑制肿瘤细胞周期,诱导细胞凋亡;诱导和激活自然杀伤细胞和抗原特异性细胞毒性T细胞介导的肿瘤杀伤;抑制肿瘤细胞的表型转化和微环境的耐药/转移促进活性。
奇达胺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有效吗?
截至目前,微核心生物制药chidamide用于治疗ER和HER2-联合内分泌治疗既往内分泌治疗后复发/转移的晚期乳腺癌患者。该适应症于2018年11月申报上市,并于2019年1月纳入优先审评审批。
目前,作为Microcore Bio的独家产品和主要收入来源,chidamide是苯甲酰胺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亚型的选择性抑制剂,主要针对I类HDAC 1、2、3亚型和IIb类10亚型,对肿瘤的异常表观遗传功能具有调节作用。通过抑制相关HDAC亚型增加染色质组蛋白的乙酰化水平,从而诱导染色质重塑,进而对多种信号传递途径产生基因表达的改变(即表观遗传改变),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细胞周期,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同时对机体细胞免疫具有整体调节活性,诱导和增强自然杀伤细胞(NK)和抗原特异性细胞毒性T细胞(CTL)介导的肿瘤杀伤作用。
2014年12月,奇达胺在中国获得治疗外周T细胞淋巴瘤(PTCL)的新药证书和注册批准。这是国内首个基于II期临床试验结果获批上市的国家1类原创新药,也是目前国内唯一治疗外周T细胞淋巴瘤的药物。2015年3月,奇多胺正式上市销售,2017年8月,奇多胺作为医保谈判药品进入国家医保目录。零售价统一调整为385元/片(5mg/片),治疗费用降低至18500元/月。在医保支付比例较高的地方,患者每月支付的治疗费用只有几千元,远低于国外同类药物的治疗费用。2016年、2017年和2018年,奇多胺产品销售总收入及其海外专利许可收入分别为8529万元、1.1亿元和1.46亿元,占Microcore Bio同期营业收入的99.92%、99.81%和99.2%。
奇达胺是一项适合治疗已进入第三期的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试验。目前,HDAC抑制剂尚未被批准用于该适应症,有望与其他药物联合用于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同时,奇达胺还在多个国家和地区以单药和其他抗肿瘤药物开展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非小细胞肺癌和HIV的临床研究。
免责声明: 本站关于疾病和药品的介绍仅供参考,实际治疗和用药方案请咨询专业医生和药师。
微信扫码◀
免费咨询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