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吉康旅!
5月29日至6月2日,2020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这一肿瘤学领域的国际盛会在网上举行。
本次会议更新了探索吉非替尼在术后辅助治疗中的作用的研究数据。同时,奥希替尼作为 IB-ⅢA 期(部分早期和局部晚期)EGFR 突变阳性患者进行肿瘤完全切除的辅助治疗的研究是本次会议的“亮点”,被选为重大突破。性研究,这个研究被命名为研究。
美国时间2020年6月1日,研究数据正式公布。结果提示,对于II-IIIA期患者,奥希替尼组可使疾病复发或死亡风险降低83%。在 IB-IIIA 期患者中,奥希替尼组将疾病复发或死亡的风险降低了 79%。此外,接受奥希替尼治疗的患者副作用较少。
这一证据为奥希替尼用于IB-ⅢA期EGFR突变阳性患者的辅助手术治疗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为更多肺癌手术患者带来了福音。
肺癌是严重影响中国居民健康的重大肿瘤疾病。85%~90%的肺癌患者属于非小细胞肺癌,相当一部分患者已经处于局部晚期(即病灶局限在局部,发生淋巴结转移)但未发生远处转移)。无论是早期患者还是局部晚期患者,在没有手术禁忌症的情况下,都应尽可能进行肺癌切除治疗。手术后,您可能还需要接受“术后辅助治疗”。近年来,术后靶向治疗一直是医学专家探索的重要方向。
许多肺癌患者在手术后仍需继续接受治疗。目的是巩固手术效果,尽可能排除体内可能残留的癌细胞,减少肿瘤复发或扩散到其他部位的可能性,起到术后治疗的作用。辅助作用,临床专家将这一阶段的治疗称为“术后辅助治疗”。
术后辅助治疗的方法很多,通常包括放疗、化疗,甚至二次手术。目前肺癌手术后的辅助治疗多采用化疗药物进行。但近期多项研究表明,采用靶向药物对肺癌患者进行术后巩固治疗,也能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且不良反应较少。
化疗是需要术后辅助治疗的早期或晚期患者最常用的治疗方法。与单纯手术相比,手术后继续给予含铂化疗方案,未来死亡风险可降低13%。因此,肺癌手术后最常用的治疗方法是化疗。然而,多年来,化疗的疗效已进入瓶颈期,安全性问题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和重视。
靶向治疗是针对已确定的致癌部位在细胞和分子水平上开发的治疗方法。该位点可以是肿瘤细胞内的蛋白质分子,也可以是基因片段。医学科学家为该站点设计的治疗药物称为靶向药物。当药物进入体内时,会特异性地选择致癌部位结合作用,使肿瘤细胞特异性死亡,而不影响肿瘤周围的正常组织细胞。因此,分子靶向治疗也被称为“生物导弹”。与传统的细胞毒化疗不同,肿瘤分子靶向治疗具有特异性的抗肿瘤作用。也就是说,与化疗相比,靶向治疗更加精准。正是因为它的精度,它不会“
肺癌手术后,如果能采用靶向药物治疗,可能比化疗有更多的好处。近年来的一些研究证据已经很好地证实了这一点。
在这两项研究中,广东省人民医院吴一龙教授是参与完成临床试验的重要专家。其中,该研究由吴一龙教授全权主导,被全国27个医疗中心收录。历时8年,开创了靶向药物用于肺癌术后辅助治疗的先河。吴一龙教授说:“我国是肺癌大国,患者众多。优化早期和局部晚期肺癌患者的术后靶向治疗策略,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患者的生存获益,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一直是我们积极探索的领域。”
免责声明: 本站关于疾病和药品的介绍仅供参考,实际治疗和用药方案请咨询专业医生和药师。
微信扫码◀
免费咨询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