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吉康旅!
需要注意的是,基因检测分为组织活检和血液检测两种。如果可能,尽可能进行组织活检。基于肿瘤组织的检测结果准确性更高。若两者结果不一致,以组织活检结果为准。
除常见突变外,还有部分患者因其他突变而产生耐药,如Met扩增、BRAF突变、Kras突变、HER2突变等。
这种突变非常“小众”,但它们也具有临床意义。以BRAF突变为例,达拉非尼和曲美替尼的后续治疗有效率高达60%。达拉非尼和曲美替尼的组合是转移性 BRAF 突变的最佳治疗方法。
另一个例子是 Met 扩增。2019年AACR(美国癌症研究学会)年会上公布的Ib期研究表明,对于Met扩增的EGFR突变患者,后续使用联合奥希替尼已初步显示出有效的抗肿瘤疗效。对于这些患者,EGFR/MET双靶点药物甚至可以实现100%的疾病控制。
遗憾的是,这些药物大部分要么没有国内市场,要么还在研究中,并没有真正接触到患者。
因此,对于这些患者,如果他们想更早地获得新药,海欣博士建议他们可以参与相应的临床试验。
想参与临床试验,可下载“海信抗癌”APP,智能配对,快速入群,已帮助数万人成功加入临床试验
没有突变,易瑞沙在这两种情况下可以继续使用
易瑞沙耐药后,患者因各种原因无法再次进行基因检测,或者检测结果没有发现有意义的突变,接下来该怎么办?
大多数患者将接受基于化疗的治疗。不过,在此之前,两类患者在病情进展后仍可依靠易瑞沙“支持”一段时间。
第一类是寡头进展;第二种是中枢神经系统进展。
进展或CNS进展是指局部孤立病灶的进展或中枢神经系统病灶的进展。这两种进展的患者可以在继续服用易瑞沙的基础上结合局部治疗。
与全身或多部位病变显着进展所表现的广泛进展相比,进展或CNS进展是肿瘤的局部进展。所以,很容易理解,如果有局部情况,就局部治疗,全身治疗的原则不变。
例如,一些颅内进展的患者在耐药后可以使用全脑放疗或手术切除+易瑞沙。
图片来源:2020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非小细胞肺癌诊疗指南
除了继续服用原剂量外,还可以增加治疗量。增加剂量可逆转耐药机制,使肿瘤再次缓解。易瑞沙的常用剂量是最大耐受剂量,两者之间还有很大的空间。
易瑞沙还要服用多久?这可能是大家最关心的问题。
美国某大学的报告显示,局部治疗后的中位无进展时间为6.2个月。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的经验是,通过局部治疗,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期可以达到 41 个月。
6个月在普通人看来可能不算很长,但对于晚期肺癌患者来说却意义非凡。
综合治疗,玩出你手上的牌
如果以上治疗均无效,最后可采用化疗。但化疗这张“牌”也有很多种玩法。
首先,化疗方案本身就有多种组合可供选择。
单独使用培美曲塞或与吉非替尼联合使用;培美曲塞或多西他赛联合卡铂;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或卡铂;含铂双药化疗联合贝伐珠单抗...
其次,化疗有许多不同的用途。
例如,对于一些首次使用易瑞沙效果较好的患者,临床医生可能会采用“重新使用EGFR-TKI”的化疗方案。也就是说,进展后先换化疗,化疗进展后再换回易瑞沙。在化疗“间隔”之后,一些患者可以恢复对 EGFR-TKI 的敏感性。
NCCN指南指出,第一代EGFR-TKI进展后阴性患者的后续治疗方案可参考腺癌或鳞癌的初始全身治疗。
这意味着,即使靶向治疗失败,某种意义上也可以再次进行。少数患者此时也可以选择免疫治疗。
因此,与其他一些类型的晚期肺癌相比,拿到“EGFR突变”卡的患者无疑是幸运的。
然而,海欣医生认为,每个肺癌患者手中或多或少都掌握着“底牌”。抽好牌更多的是运气;但要打出好牌,却不是运气那么简单。
误入歧途,擅自停药,拒绝正规治疗……临床上,我们见过很多打过好手的病人。
对每一位患者,努力学习相应的知识,积极配合医生治疗,打好他们手头的“牌”。这是最重要的。
参考:
[1] 陆顺,《非小细胞肺癌》,人民医学出版社,2016
[2] Mok TS, Wu YL, Ahn MJ, et al. 或在 EGFR 肺中。N Engl J Med。2017;376(7):629‐640. doi:10.1056/
[3] GR, Yang JC, Yu H, et al.: a -arm, Ib of with,, or in EGFR- 肺。安。2020;31(4):507‐516. doi:10.1016/j..2020.01.013
[4] 在与非细胞肺谁来:A-arm,open-,II [J].In-Jae Oh、Hee-Jung Ban、Kyu-Sik Kim、-Chul Kim。肺。2012 (1)
[5] 高立伟,吴素芳,蓝守礼,左一帆,闫江涛,张辉。吉非替尼增量治疗获得性耐药晚期肺腺癌21例[J]. 中国实用医学杂志, 2016, 43 (23):13-15.
[6]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非小细胞肺癌诊治指南,2020.
[7] NCCN非小细胞肺癌指南2019第3版
免责声明: 本站关于疾病和药品的介绍仅供参考,实际治疗和用药方案请咨询专业医生和药师。
微信扫码◀
免费咨询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