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吉康旅!
胶质母细胞瘤,也称为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是最常见和最具侵袭性的脑癌之一。这种肿瘤生长非常快,预后极差。胶质母细胞瘤患者的临床结果在过去 30 年中几乎没有改善:目前的标准治疗方法是手术后使用化疗和放疗。
由于胶质母细胞瘤以侵入性方式生长,因此没有包膜。因此,手术难以达到根治的目的。当然,手术后可以采取放疗、化疗等进一步治疗,但无论放疗还是化疗,可能的疗效都是有限的。原因是这种肿瘤的部分细胞对放疗和化疗有抵抗力,放疗剂量过大可能导致脑细胞坏死,从而影响脑功能。同时,大脑有血脑屏障,药物很难在大脑中杀死。肿瘤细胞的浓度。因此,胶质母细胞瘤的五年生存率只有5%左右,只有少数超过10%。
胶质瘤的分类很多,可分为Ⅰ~Ⅳ级。胶质母细胞瘤(GBM)属于Ⅳ级,恶性程度极高。它是最常见的胶质瘤类型。
胶质母细胞瘤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在我国老龄化加速的背景下,胶质母细胞瘤的发病率将不断增加,同时,继发于低级别胶质瘤的胶质母细胞瘤的发病率也是一个很大的威胁。
胶质母细胞瘤患者在发病过程中,神经认知功能呈现进行性下降的趋势,伴随着功能状态和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的严重下降,给患者及其家属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和经济负担。
目前,胶质母细胞瘤患者的生存期相对较短。标准治疗为手术+方案治疗(术后放疗+化疗),中位总生存期为14.7个月;但几乎所有胶质母细胞瘤所有细胞肿瘤患者在标准一线治疗后都会复发。按照现有的标准治疗方案,术后至复发的中位时间为6.9个月。2012年前五年生存期不到5%,现在达到标准治疗五年生存期的人数不到10%。因此,最新的靶向药物治疗在复发性胶质母细胞瘤的治疗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替莫唑胺药物常被用作胶质母细胞瘤的化疗药物。即使手术切除干净,肿瘤复发的平均时间仅为6.9个月,平均生存时间仅为14.6个月。使用替莫唑胺和辅助放疗,平均总生存期仅为14.7至16.6个月。
目前我国胶质母细胞瘤的治疗以手术为主,规范化放疗、化疗为辅,定期复查。然而,即使经过标准的术后放疗和化疗,患者的预后仍然很差。几乎所有患者一线治疗后都会复发,五年生存率极低,神经认知功能和生活质量逐渐下降。以恶性胶质瘤为代表的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肿瘤,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负担。
胶质母细胞瘤治疗困难的原因有两个:
1、因为胶质母细胞瘤会浸润正常脑组织,所以肿瘤通常与正常脑组织没有明确的界限。在手术和放疗过程中很难确定范围,因此不可能完全切除它们。
2、因为大脑有一层叫做血脑屏障的保护层,所以大部分抗癌药物无法到达脑肿瘤。临床急需新的治疗方法。
抗血管生成-贝伐单抗为胶质母细胞瘤患者带来生存益处
2020年9月21日,罗氏宣布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安伐汀(英文商品名:;通用名: )用于成人复发性胶质母细胞瘤(GBM)患者的治疗。目前,阿瓦斯汀已在中国获批用于联合化疗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以及不可切除的晚期、转移性或复发性非鳞状细胞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一线治疗。这一新适应症的获批将为中国胶质母细胞瘤患者带来新的治疗选择。
脑水肿、颅内压增高等症状在胶质瘤的治疗中很常见,皮质类固醇激素也常用于相应的对症治疗。但大剂量使用皮质类固醇可能会引起高血压、骨质疏松、胃溃疡等副作用,导致患者免疫力进一步下降,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胶质母细胞瘤具有极其丰富的异常新生血管。贝伐珠单抗通过靶向血管生成过程中的关键调控分子VEGF,可以减少肿瘤血管生成,从而抑制肿瘤生长和血管生成性脑水肿。
贝伐单抗还可以使形态紊乱、壁通透性高的肿瘤的血管功能和结构正常化,更有效地将化疗药物输送到肿瘤组织中,增强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胶质瘤患者的具体适用人群还需要对覆盖机制和临床经验积累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贝伐单抗并非对所有患者都有效。它在应用时有其适应症。它通常是放疗后最常用的。例如,放射性坏死引起大面积水肿,导致颅内压严重升高,导致昏迷或偏瘫。 后,(这些临床症状)可在瞬间或数小时内缓解。
放疗医生常称贝伐珠单抗为神药,因为它见效快,效果好。此外,用于复发后出现新的坏死和水肿的肿瘤也非常有效。在实践中发现了许多临床应用。一般情况特别差的患者在使用贝伐珠单抗后生存率显着提高。最明显的优势是使用贝伐单抗后,无法接受化疗的患者(因水肿和坏死)的肿瘤明显缩小,水肿消退。由于间质压降低和血管正常化,化疗敏感性增加,患者存活。期限延长。
贝伐单抗是继替莫唑胺之后治疗胶质母细胞瘤最重要的治疗药物之一。作为复发性胶质母细胞瘤患者的推荐治疗方案,目前已被纳入NCCN、ESMO、国家卫健委《胶质瘤诊治指南》、胶质瘤靶向免疫和电场治疗专家共识。中枢神经系统在中国 包括其他在内的国内外权威指南和共识也被美国、瑞士、日本、韩国等80多个国家和地区批准用于治疗胶质母细胞瘤。
参考
[1]王文艳,薛晓英. 2020年低级别胶质瘤诊疗指南解读[J].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2020, 41 (9):993-998,1074.
[2]杨学军,姜涛.胶质瘤的临床诊治:循序渐进,蓄势待发[J]. 中国现代神经病杂志, 2019, 19(11):801-806.
[3] 中国胶质瘤协作组(CGCG)。成人幕上低级别胶质瘤手术治疗指南[J]. 中国神经外科杂志, 2016, 32(7):652-658.
[4] 《中国中枢神经系统胶质瘤诊疗指南》编纂组.中国中枢神经系统胶质瘤诊治指南(2015)[J].中华医学杂志,2016,(7):485-509.
[5] 毛英,周良夫.新里程碑,新希望——《中国中枢神经系统胶质瘤诊疗指南(2015)》)发布[J].中华医学杂志,2016,(7):481- 481.
[6] 《中国中枢神经系统胶质瘤诊治指南》编纂组.中国中枢神经系统胶质瘤诊治指南(2012)[J]. 中华医学杂志, 2013, 93(3) 1):2418-2449.
[7] 中华医学会放射肿瘤治疗分会.中国胶质瘤放疗专家共识(2017)[J]. 中国放射肿瘤学杂志, 2018, 27(2):123-131.
[8]杜伟,陈一兵,魏新亭.2016版《WHO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更新解读[J]. 中国神经外科杂志, 2016, 32(11):1095-1098.
坚持科普,希望医患少走弯路,疾病早日得到诊断和治疗!
免责声明: 本站关于疾病和药品的介绍仅供参考,实际治疗和用药方案请咨询专业医生和药师。
微信扫码◀
免费咨询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