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吉康旅!
(一)形态学分型
1.M0-M7
根据FAB的AML形态学分型,将它分为M0、M1、M2、M3、M4、M5、M6和M7型:
(1)原粒细胞微分化型(M0)原粒细胞胞体大,核仁明显,无嗜天青颗粒和奥氏小体,MPOSPB阳性<3%。M0型在儿童很少见。
(2)原粒细胞白血病未分化型(M1)骨髓中原粒细胞(Ⅰ+Ⅱ型)≥90%(非红系细胞),早幼粒细胞很少,中性中幼粒细胞以下阶段不见或罕见。
(3)原粒细胞白血病部分分化型(M2)分以下两个亚型:①M2a骨髓中原粒细胞(Ⅰ+Ⅱ型)>30%~<90%,单核细胞10%。②M2b骨髓中原始及早幼粒细胞明显增多,以异常的中性中幼粒细胞增生为主,其胞核常有核仁,有明显的核浆发育不平衡,此类细胞>30%。
(4)颗粒增多的早幼粒细胞白血病(M3)骨髓中以颗粒增多的异常早幼粒细胞增生为主,>30%(占非红系有核细胞),其胞核大小不一,胞浆中有大小不等的颗粒。可分2个亚型:①粗颗粒型(M3a)嗜苯胺蓝颗粒粗大,密集甚或融合。②细颗粒型(M3b)嗜苯胺蓝颗粒密集而细小。
(5)粒-单核细胞白血病(M4)占15%~20%。按原粒和单核细胞系形态不同,可包括下列4种亚型:①M4a原始和早幼粒细胞增生为主,原、幼单和单核细胞>20%(占非红系有核细胞)。②M4b原、幼单核细胞增生为主,原始和早幼粒细胞>20%(占非红系有核细胞)。③M4c原始细胞既具粒系,又具单核细胞系形态特征者>30%(占非红系有核细胞)。④M4E0除上述特点外,有粗大而圆的,嗜酸颗粒着色较深的嗜酸粒细胞,占1%~30%。
(6)单核细胞白血病(M5)约占10%。分2个亚型:①未分化型(M5a)骨髓非红系有核细胞中原始单核细胞≥80%。②部分分化型(M5b)骨髓中非红系有核细胞中原始和幼稚单核细胞>30%;原单核细胞<80%。
(7)红白血病(M6)约占5%。M6型胎儿血红蛋白(HbF)和血红蛋白H(HbH)多增高。骨髓中红细胞系>50%,且常有形态学异常,骨髓非红细胞系原始粒细胞(或原始+幼单核细胞)>30%;若血片中原粒(或原单)细胞>5%,骨髓非红系细胞中原粒细胞(或原始+幼单核细胞)>20%。
(8)巨核细胞白血病(M7)约占1%。M7可发生在3岁以下婴儿,特别是伴Down综合征。外周血有原巨核(小巨核)细胞;骨髓中原巨核细胞≥30%。原巨核细胞有组化电镜或单克隆抗体证实;骨髓造血细胞少,往往“干抽”,活检有原始和巨核细胞增多,网状纤维增加。
(二)免疫学分型
免疫分型的原理是基于白血病形成的分化阻断学说即白血病细胞基因异常,分化受阻于某阶段形成不同亚型的白血病。
(三)MIC分型
1986年9月,第二届国际MIC研究协作组制定了ANLL的MIC分型标准。首先根据细胞形态、细胞化学染色及免疫学标志区分AML与ALL(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ML的特异染色体改变较ALL多见,常有独立的预后价值。根据染色体是否异常与形态学相关分为两大类。
(四)MICM分型
目前国际上通用的是形态学(Morphology)、免疫学(Immunology)、细胞遗传学(Cytogenetics)和分子生物学(Molecular)分型,即MICM分型。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cute myelocytic leukemia,AML) 或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包括所有非淋巴细胞来源的急性白血病。它是多能干细胞或已轻度分化的前体细胞核型发生突变所形成的一类疾病是造血系统的克隆性恶性疾病。分8型,即髓细胞白血病微分化型(M0),微小分化型(M1))、粒细胞白血病部分分化型(M2)、早幼粒细胞白血病(M3)、粒-单核细胞白血病(M4)、急性单核细胞型(M5)、红白血病(M6)、巨核细胞型(M7)您好,很高兴能为您解答问题。
大概你想多了解些,那么我就多说几句。这个病是髓样肿瘤中的一种。
髓样肿瘤(myeloid neoplasms)来源于多能髓细胞样干细胞的克隆性增生,可以向粒细胞、单核细胞、红细胞和巨核细胞系统分化。由于干细胞位于骨髓,故髓性肿瘤多表现为白血病,而淋巴结、肝、脾的累及较淋巴样肿瘤为轻。髓样肿瘤主要有三大类: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髓性增生性疾病和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
这个病就是第一大类, 称为急性粒细胞白血病,又称为急性髓性白血病或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多见于成年人,儿童较为少见。骨髓涂片中的原始粒细胞(母细胞)大于25%。我国目前仍然使用的法、美、英(fab)合作组分型,根据白血病细胞的分化程度和主要的细胞类型分为m0至m7八个类型。
m0 类型就是急性粒细胞白血病之微分化型 ,约占所有急性髓性白血病(acute myelogenous leukemia,aml)的2%~3%。原始细胞无原粒细胞的形态学和细胞化学特点,但表达粒细胞系统的抗原。是一种不成熟的髓细胞聚集在骨髓里抑制骨髓造血的疾病。
有化疗、诱导分化(全反式维甲酸)、骨髓移植等疗法。
建议采用联合序贯化疗,即获得初始缓解(诱导治疗) 后进行缓解后治疗(巩固治疗)。
诱导治疗方案取决于患者的年龄和有无血液学疾病史,缓解后的巩固治疗方案取决于细胞遗传学危险因素。
如果对初始诱导治疗不敏感,可尝试放射治疗。
建议联合中医药治疗。
若条件允许,骨髓移植术也是急性髓性白血病的有效治疗手段之一,移植成功者,一般能获得长期的生存或治愈。
饮食建议:
1.花生米连皮常吃,可提高血小板数量和质量。
2.多吃猪爪和鸡爪,所含胶原蛋白可增强血小板凝聚。
3.金丝密枣水煮或蒸熟吃,可提高免疫力和提升三大血细胞: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
4.不宜多吃木耳、鱼和鸡蛋。
5.也可以和常人一样,什么都吃,什么都不忌口,以利心态。
6.锻炼时不要剧烈运动,避免受伤,防止出血不止。
希望能帮到你,祝你早日康复!急性白血病分为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也称为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两种,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是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里的一种,它又分为几个亚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还有单核细胞白血病的几个亚型、红白血病、巨核细胞白血病。
请参考白血病(Acute Leukemia)是血液系统中的一种恶性疾病或称为血癌。在骨髓和其他造血组织中任何一系列白细胞广泛的异常增生,并向全身各组织、脏器浸润。破坏。在外周血液中的白细胞有质和量的改变,白细胞增多或减少,并伴有幼稚细胞增多。由于异常白细胞增生而影响造血组织的正常造血。临床常有贫血、发热、出血及肝、脾、淋巴结肿大等症状。
白血病根据细胞的分化程度、自然病程的长短,分为急性和慢性两大类,再根据细胞的形态类型分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也称为急性粒细胞白血病)。近年来除上述形态学分类外,根据白血病细胞的形态学(M)、免疫学(I)、细胞遗传学(C)、分子生物学(M)进行综合分型,即MICM分型。
免责声明: 本站关于疾病和药品的介绍仅供参考,实际治疗和用药方案请咨询专业医生和药师。
微信扫码◀
免费咨询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