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吉康旅!
结节性硬化症(tuberous sclerosis)于1862年由von Recldinghausen首次报道,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外显率可变。结节性硬化症(tuberous sclerosis)于1862年由von Recldinghausen首次报道,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外显率可变。结节性硬化症(tuberous sclerosis)于1862年由von Recldinghausen首次报道,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外显率可变。是结缔组织病的一种结节性硬化症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外显率可变。本病有阳性家族史者占20%-30%。
病理改变:脑部的典型表现为室管膜下结节,常在侧脑室前角,显微镜下是一些过度增生的大的星形细胞,结节有钙化趋势,数目多少不等。脑皮质也可见到一些硬的结节,颜色灰白,脑回表面隆起,直径约1-2cm,数目多少不等,镜下结节为神经胶质,由一些巨大的多核星形细胞组成,。这些结节可将正常脑皮层压薄。类似病变也可见于中央灰质,脑干或小脑部位。由于结节所在部位的不同,临床可表现各种神经系统症状。
临床表现:
1、皮肤表现典型皮肤改变包括以素脱失斑,面部血管纤维瘤及鲨鱼皮样斑。不一定每个患儿都有这些改变。90%的病人在出生时即可见到皮肤色素脱失斑,白色,与周围皮肤界限清楚,呈椭圆形或其它形状。大小不等,长径从1cm到数厘米,可见于躯干及四肢,分布不对称,面部很少见到,头皮有时可见到,该处头发为白色。每个人的色素脱失斑数目多少不等,少时一块也没有,多时可达10余块。正常人有时也可见到1-2块,无诊断意义。有些病人还可见到成簇的、数止较多的、形头不规刚的、面积较小的似纸屑状的小块色素脱失斑。
面部血管瘤为本病所特有的体征,以往称为皮脂腺瘤,实际并非皮脂腺,而是由血管及结缔组织所组成,颜色呈红褐色或与皮肤色泽一至,隆起于皮肤,呈丘疹状或融合成小班块状,表面光滑无渗出或分泌物。散在鼻的两旁及鼻唇沟的皮肤上。数目多时可延及下颌部位,有时额部也可见到。面部血管瘤出生时见不到,4-10岁后逐渐增多,此体片有诊断价值,约70-80%的病人可见到。
指(趾)甲纤维瘤位于指(趾)甲周围和指甲下面,象一小块肉状的小结节。大约15%-20%病人有此表现。女多于男,但青春期前少见到,多发的指(趾)甲纤维瘤对本症有诊断价值。
部分病人在躯干两侧或背部有较多鲨鱼皮样斑,微微隆起于皮肤,边界不规则,表面粗糙,青春期后的病人20%-30可见到此病变,有些在出生时取出可见到前额部皮肤有微微隆起的斑块,对诊断有帮助。
2、眼部变化 眼底检查常可见到桑椹状星形细胞瘤或斑块状错构瘤各无色素区。视网膜的错构瘤是本病重要的体征之一。虽然大的视网膜病变可影响视力,但完全视力丧失者不多见。偶尔病人视力丧失是由于视而不见网膜剥离、玻璃体出血或巨大的病变所引起。
3、神经系统症状最常见的是癫痫、智力低下,有时偶可见到偏瘫或其他局限性神经异常症状。80%-90%的病人有癫痫,婴儿时期常表现为婴儿痉挛,较大儿可表现为复杂部分性发作或其他局限性发作,也可为全身强直-阵挛发作或Lemmox-Gastaut综合征。约605的病人有智力低下,程度轻重不等,智力低下常与癫痫同时存在,也有部他病人只有惊厥而无智力低下。神经系统结节数目多少不定,常位于侧脑室底室管膜下,X线平片可见有钙化影,但钙化需要时间,故婴儿不常见到,但CT早期即可发现密度增高,MRI可显示肿瘤与脑室的关系,结节的病理组织学属错构瘤,脑皮层也可见有结节,平均直径约1-2cm,数目多少不等,肿瘤可引起颅内压高、行为改变及难控制的惊厥。部分还可见脑皮层缺损区,可能与新皮层形成时神经元移行受阻有关,皮层缺如部位的深部可见岛状灰质异位症或髓鞘脱失区。
4、其他系统本症可累及除骨骼肌以外的身体其他部位。50%-80%的病人肾脏有血管肌脂瘤,此肿瘤组织学属良性,由平滑肌、脂肪组织及血管所构成,肾脏肿瘤在小儿不似成人多见。2/3的病人心脏有横纹肌瘤,这种心脏肿瘤所引起,肺部受累仅见于1%的结节性硬化症小儿,女多于男。
诊断标准:1、确诊本病击破肯有下表所列的1条主要指标;或2条二级旨标;或1条二级指标加上2条三级指标。
2、可能为本病 具有下表所列的1条二级指标加上1条三级指标;或3条三级指标。
3、怀疑为本症 1条二级指标或2条三级指标。
主要指标:
1、面部血管纤维
2、多发性指(趾)甲纤维瘤
3、脑皮层结节(组织学证实)
4、室管膜下结节或巨细胞星形细胞瘤(组织学证实)
5、多发性室管膜下钙化结节伸向脑室(放射学证实)
6、多发的视网膜星形细胞瘤
二级指标:
1、心脏横纹肌瘤(组织学或放射学证实)
2、其他视网膜错构瘤或无色性斑块
3、脑部结节(放射学证实)
4、非钙化性室管膜下结节(放射学证实)
5、鲨鱼皮样斑
6、前额斑块
7、肺淋巴血管肌瘤病(组织学证实)
8、肾血管肌脂瘤(组织学或放射学证实)
9、结节性硬化症多囊肾(组织学证实)
三级指标:
1、色素脱失斑
2、皮肤纸屑样色素脱失斑
3、肾囊样变(放射学证实)
4、乳牙或恒牙不规则的牙釉质破坏凹陷
5、直肠息肉错构瘤(组织学证实)
6、骨囊性变(放射学证实)
7、肺淋巴血管肌瘤(放射学证实)
8、脑白质“移行痕迹”或灰质异位(放射学证实)
9、牙龈纤维瘤
10、肾以外器官血管肌脂瘤(组织学证实)
11、婴儿痉挛
针对癫痫,可根据病人年龄及发作类型选用不同的抗癫痫药物,以局灶性怪作开始的癫痫可选用卡马西平。丙戊酸多用于全身性发作.ACTH只用于婴儿痉挛发作。由于脑病变为多发性,外科手术效果不佳,但如果肿瘤位于重要部位引起惊厥发作时,可行胼胝体离断术。
以上摘自《小儿神经系统疾病》第二版。
1、根据结节性硬化累及大脑的部位,约60%-70%的结节性硬化症患者可发作多种类型的癫痫。如婴幼儿患者癫痫发作时多表现为婴儿痉挛,随其年龄的增长,癫痫发作类型可能发生改变,如成为复杂部分性发作或出现其他癫痫综合征;
2、60%的结节性硬化症患者存在一定程度的智力下降,部分患者无明显的智力减退或改变;
3、结节性硬化症患者可能出现皮肤改变症状。结节性硬化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由于结节性硬化常侵犯多个器官和组织,几乎所有的器官或组织都可能受累,因此结节性硬化的临床表现因病变部位而异。但癫痫、面部血管纤维瘤和精神发育迟滞是最常见的,建议患者平时多吃些新鲜的蔬菜和水果。特征是口鼻三角区皮脂腺瘤,对称蝶形分布,呈淡红色或红褐色,为针尖至蚕豆大小的坚硬蜡样丘疹,按之稍褪色。其中3个以上的色素脱失斑和甲床下纤维瘤是本病最具特征的皮损。
2.神经系统损害
(1)癫痫为本病的主要神经症状,发病率占70%~90%,早自婴幼儿期开始,发作形式多样,可自婴儿痉挛症开始,至部分性局灶性或复杂性发作、全面性大发作。
(2)智能减退多进行性加重,伴有情绪不稳、行为幼稚、易冲动和思维紊乱等精神症状,智能减退者几乎都有癫痫发作,早发癫痫者易出现智能减退,癫痫发作伴高峰节律异常脑电图者常有严重的智能障碍,部分患者可表现为孤独症。
(3)少数可有神经系统阳性体征。如锥体外系体征或单瘫、偏瘫、截瘫、腱反射亢进等,如室管膜下结节阻塞脑脊液循环通路或局部巨大结节、并发肿瘤等可引起颅内压增高表现。结节性硬化症的患者,会表现为皮肤损害,特别是口鼻三角区会出现皮脂腺瘤,而且还会呈对称的蝴蝶分布以及红褐色的斑块,丘疹等,还会出现神经系统的损害,如癫痫,智力减退,并且伴有情绪不稳,易冲动思维混乱等精神症状,少数的患者还会出现偏瘫,截瘫,膝反射亢进,以及颅内压增高的表现,有一些患者还会出现一些其他的症状,包括青光眼,白内障,还有肾病病变以及肺部病变,还有骨骼病变等症状。结节性硬化大多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以癫痫发作、智能障碍和面痣为其三大特征,多在10岁前起病,神经胶质增生性硬化结节多发生于大脑皮层、基底节,脑室壁。本病属于染色体疾病,导致染色体畸形改变的病因不明确,可能和环境因素、遗传因素、饮食因素以及孕期的情绪、营养等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故本病无法直接预防。
免责声明: 本站关于疾病和药品的介绍仅供参考,实际治疗和用药方案请咨询专业医生和药师。
微信扫码◀
免费咨询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