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吉康旅!
11月29日09:57肝母细胞瘤(hepatoblastoma)是小儿最常见的肝脏原发性恶性肿瘤,在肝脏原发性恶性肿瘤中占50~60%,占所有的肝脏肿瘤病变的25~45%。东南亚地区的发病率高于欧洲及北美地区。多见于婴幼儿,尤以生后1~2年发病最多见,3岁以下者占85%~90%。男女之比为3:2~2:1,男性明显多于女性。国内学者曾报道4例先天性肝母细胞瘤,1例为8个月早产患儿因难产出生后即死亡,因肝大行剖检及病理检查证实为肝母细胞瘤,1例生后2天因腹胀、呼吸衰竭死亡,剖检证实。另外2例均因生后发现肝大、腹胀,于生后一个月手术诊断。一组研究提示发病年龄平均1.6岁,1岁以下者占54%,3岁以下者占88%。近10年来国内报道的成人发病病例已经超过10例。
【病因及发病机制】
尽管肝母细胞瘤的详细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但一般认为这是一种胚胎性肿瘤。可能是在胚胎发育时期肝脏细胞的增生与分化发生异常,至胎儿期或出生后肝脏内仍存在未成熟的肝脏的胚胎性组织,而这些组织异常的持续增生,形成发育幼稚的组织块而可能转化为恶性的母细胞瘤。这种恶性肿瘤形成的病理过程可能发生于胎儿晚期,也有可能至成人期后才发病,临床上最多见仍为发生于婴幼儿期。
【生物学特性与预后的关系】
肝母细胞瘤的预后与组织类型有关,根据组织类型可估计预后,胎儿型最好,其次为胚胎型,间变型最差,混合型则视上皮和间叶成分的分化程度而异。国外报道胎儿型的6年生存率可达71%~100%,而胚胎型则仅为20%~31%。Schmidt等对29例肝母细胞瘤作DNA分析发现,胎儿型常为二倍体,胚胎型和间变型以非整倍体多见,且二倍体预后较非整倍体好。但也有一些学者认为组织类型和染色体倍体都与预后无明显关系。
有学者对24例小儿肝细胞瘤进行临床病理分析和组织学分型,其中18例作7种标记的免疫组化研究,对手术病例进行随访观察。结果:上皮型肝母细胞瘤22例,其中胎儿型13例,胚胎型7例和间变型3例;上皮间叶混合型2例。细胞角蛋白、甲胎蛋白、S-100蛋白和波型蛋白在肿瘤细胞浆的表达分别为14例、10例、9例和4例,癌胚抗原、p53和p16蛋白在肿瘤细胞核的表达分别为11例、9例和7例。手术完整切除肿瘤12例中存活10例,8例生存期超过5年。所有存活病例均为胎儿型。认为肝母细胞瘤可分为若干组织类型,不同类型的免疫表达各异,组织类型和预后有关。对胎儿型肝母细胞瘤,只要早期诊断和完整切除,是可能完全治愈的。
【临床表现】
发病初期多不典型,相当一部分是在家长为患儿更衣或洗澡时偶然发现右上腹部的肿块,后期会出现上腹部或全腹膨隆、恶心呕吐、食欲不振、体重减轻、腹泻、腹壁静脉曲张、发热、黄疸等表现。因肿瘤迅速增大使包膜张力加大而出现腹部胀痛。部分患儿肿瘤向胸腔方向生长,以至腹部肿块不甚明显,而因肿瘤抬高膈肌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
体检时可触及肝脏,呈弥漫性或结节性肿大,瘤块高低不等,质硬。有时伴有脾脏肿大,腹壁静脉显露或曲张。作者曾遇到两例因肿瘤破裂腹痛、腹肌紧张、腹腔穿刺有较多不凝血液而急诊行剖腹探查。晚期病情进展迅速,不久即出现恶病质,另外一个临床特点为常伴有发热,体温可达39~40℃。另有作者报导极为罕见的病例,因肝母细胞瘤的瘤体内含有产生性激素的组织成分,大约3%病例表现性器官发育异常及耻毛出现。典型的肉眼黄疸不常见,但胆红素增高的患儿不少。
另一少见的表现形式是因肿瘤而产生明显的骨质疏松,其机制可能是形成骨基质的蛋白质合成障碍或胆固醇过多,直接影响骨骼的结构所致。以致在较轻微的外力下即可能发生病理性骨折。极个别病例伴有杵状指或半身肥大。
【临床分期】
临床分期对于病情的判断、治疗方案的确定和预后估计都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尚无国际上统一共用的分期诊断标准,一般采用美国的儿童肿瘤研究组的儿童肝脏恶性肿瘤分期系统,其主要依据为肿瘤的范围和是否能够完全切除。
表16-3小儿肝脏恶性肿瘤的临床分期
期别判断标准
Ⅰ期肿瘤完全切除,可以楔形肝叶切除或扩大肝叶切除
Ⅱ期A初期放疗或化疗使肿瘤可完全切除
B病变累及限于一叶
Ⅲ期A病变累及肝脏的二叶
B有区域淋巴结的侵及
Ⅳ期不管肝脏内的受累范围,有远处转移者
近年来,随着对肿瘤生物学特性了解的深入及化疗和血管介入治疗技术的进步,小儿肝母细胞瘤的长期存活率有了明显的提高。目前,手术切除配合正规的化疗,该症的两年存活率已达80%以上。
目前,手术完整地切除肿瘤仍是最重要、最有效的治疗手段。现代治疗原则应为根治性切除肿瘤,确保肝功能的有效代偿,达到治愈或延长生存期提高生存率的目的。许多以往被认为无法手术切除的病例,现在可以通过术前化疗及介入治疗使肿瘤缩小,正常肝脏相对增大,而变为可以手术治疗。
肝母细胞瘤的治疗方案
可一期手术切除病例
肝脏肿瘤切除——手术后化疗持续6~8月
不能一期手术切除的巨大肿瘤病例
手术前化疗5~6个疗程(约4~6个月)后,肿瘤缩小——进行延期手术切除肿瘤
或合并应用肝动脉选择性栓塞术,甚至选择性门静脉栓塞术约4~6个月后,肿瘤缩小、正常肝组织代偿性增大——进行延期手术切除肿瘤
肿瘤巨大弥漫至全肝或侵犯严重,无法手术切除病例
积极准备,实施原位肝移植。
一、可一期手术切除病例的治疗
肝脏的局部解剖和肝脏肿瘤切除后肝功能的代偿是肝脏肿瘤手术的关键问题。通过手术前的各种影像学检查,了解肿瘤的部位、范围、比邻关系,特别是肝脏血管的受侵情况。有经验的小儿肝胆的外科医生往往可以大体估计出肿瘤可否安全地一期切除,并且残留的肝脏能否维持机体的基本需要。作为有价值的影像学检查手段,肝脏的血管造影对手术可行性的判断具有重要的意义。如果无法进行肝血管造影,笔者认为增强的CT检查是必须的,也是十分有效的。增强CT可以更清晰地看出肿瘤的界限,特别是根据动脉相和静脉相的不同,判断出肿瘤与门静脉及肝静脉的关系以在手术前较准确地估计出手术成功切除的可能性。笔者近年成功切除十余例巨大的小儿肝脏肿瘤,最重的瘤体达4.8千克,另一例瘤体比例最大的5个月患儿肿瘤重量占身体重量1/5。
1、术前准备早期的患儿,一般情况较好,只进行简单的常规术前准备即可进行手术。但对于本病患儿往往一般情况较差、存在营养不良、低蛋白血症等,应尽早地进行静脉营养支持,并给予维生素K等。
2、手术切除小儿肝母细胞瘤瘤体往往较大,切除的比例常远大于成人。但小儿肝脏再生能力强,有人报告,只要保存20%以上的正常肝组织就能维持生命,而且在2个月内再生后的肝脏可恢复到原来的体积,因此应积极争取肿瘤全部彻底地切除。
手术中根据肿瘤的大小、部位选择术式,可以视情况进行肿瘤切除、肝叶切除、半肝切除或扩大的肝脏多叶切除。对于多例巨大的肝脏肿瘤,笔者先精细解剖第一、第三和第二肝门,预先完全处理相关的门静脉分支、二、三级肝动脉、肝短静脉、肝静脉及胆管,然后阻断第一肝门开始切除肿瘤。近年进行的十余例无一例手术中死亡,均平安度过围手术期。这一手术方法给一些原本无法手术的巨大肝脏肿瘤患者带来新希望。
过去片面强调手术彻底切除肿瘤,在切除肿块的边缘镜下找不到瘤细胞。近来主张,能安全地彻底切除者,可作彻底切除,否则只作姑息性的大部分肿瘤切除,遗留不多的肿瘤组织,术后辅以化疗,可能长期存活。
3、术后治疗手术后特别是术后2周内,必须供给患儿足够的营养,包括绝对需要的蛋白质、维生素和能量的供应。
手术后的化疗,配合综合治疗对于小儿的肝脏恶性肿瘤尤为重要。化疗药物,如长春新碱、环磷酰胺、5-氟尿嘧啶都有一定的抗肝癌的作用。阿霉素对抗肝细胞癌及肝母细胞瘤的效果较好,但副作用大。国外有人报告,对肉眼观察已完全切除,镜下仍遗留瘤组织者,术后进行化疗,有35%存活。目前多主张施行多方案联合、交替用药的方法进行。也有配合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或骨髓移植者。
二、不能一期手术切除的巨大肿瘤的处理
部分晚期患儿往往一般情况差、肝功明显不良、肝脏肿瘤巨大,无法一期手术切除。对此类患儿建议先行开腹探查活检,以明确诊断。或对于血清甲胎蛋白极高、诊断明确者,可以进行术前化疗或者介入治疗配合化疗。经如此术前治疗后,肝内肿瘤会明显缩小,而正常肝脏相对增大,可以进行较彻底的肿瘤切除。
小儿恶性实体肿瘤具有发展迅速、转移较早等临床特点,半数以上患儿就诊时已有邻近组织、区域淋巴结、甚至经血运远处转移。而在治疗上,手术切除辅助化疗仍是目前我国小儿恶性实体肿瘤的主要治疗方法,随着术前化疗,血管阻断控制出血等技术的应用,肿瘤完整切除率已近70.0%,其中肝脏恶性肿瘤的完全切除率达75.0%。术前术后的辅助化疗已广泛开展,对控制转移播散、杀灭微小病灶、保存肢体器官、维持生理功能和提高生存率均有积极意义,但有部分病例不能坚持全程化疗,治疗不规范不容忽视。
三、不能切除的肝母细胞瘤的肝移植治疗
儿童原发于肝脏的恶性肿瘤中,肝母细胞瘤和肝癌估计要超过98%。许多肿瘤通过术前化疗和延迟手术能很好控制,局限的肿瘤行一期切除原发肿瘤。85%以上的肝脏能安全切除,术后3~6个月肝脏能完全再生。不能切除的两叶多发肝脏肿瘤、血管受侵犯、包绕肝门及主要管道、肝脏肿瘤复发的病例可施行肝移植。原发性和转移性肝脏肿瘤,如肝母细胞瘤、上皮样肝血管内皮瘤、肝癌、纤维肉瘤等适合作肝移植手术。
随着人体组织器官移植技术的进步,肝移植也逐渐应用到不能手术切除的小儿肝母细胞瘤的治疗中。一组报道5例不能切除的肝脏肿瘤而行肝移植手术,男3例,女2例。所有病例在手术时均无肝外转移病灶。2例年龄分别为3岁和6岁之肝母细胞瘤患儿。血清AFP明显升高,经B超和CT证实,1例为多发性肝脏肿瘤,另1例为右叶肿瘤伴门静脉栓塞,分别行部分及全肝移植。1例术后曾发生肝动脉栓塞、肝脓肿、胆道阻塞和胆汁淤积。至肝移植术后37和25个月时两患儿均健康并已上学。1例2.9岁女孩患肝血管内皮瘤,病变侵占左右肝叶及胆管。术前用大剂量激素治疗无好转,肿瘤迅速增大而行全肝移植。术后29个月发现脊柱转移再行椎板切除术,于肝移植术后41个月,转移病灶切除术后12个月死于多发性转移。2例分化中等的肝细胞癌患儿分别于移植术后8个月和5个月因转移肿瘤复发而死亡。
【手术并发症】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实质性器官,血液丰富,胆管与血管交错,是解毒及合成、分解和储藏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手术设计和操作稍有疏忽,就可能危及生命。在术中及术后应注意可能发生以下较紧急的情况:
1、出血规则性肝脏切除术,尤其是不规则的肝脏切除术出血量多,意外损伤各类血管时出血量更多。大出血是术中和术后不久死亡的主要原因。输血量不足或过多,输血速度太慢或超心脏负荷的输入速度太快,都可引起致死的循环紊乱。近十几年来,国内外都在探索用隔离灌注、暂时性阻断肝动脉及门静脉等方法,可望减少手术出血,但经验尚不成熟。输入大量的库存血,未适时适量补充钙,可发生枸橼酸钠毒性反应,患儿出现抽搐、血压下降、心率不整,以致心跳骤停。
2、心跳骤停搬动或牵拉肝脏、扭曲下腔静脉而突然减少回心血量,致血压剧降,心跳骤停。搬动肝脏也可引起反射性呼吸急促,血压下降、心率变慢,心音低钝,终致心跳骤停。肝脏手术时,强调术者操作轻稳和麻醉者的仔细观测,一旦出现上述现象,立即暂停手术,置肝脏于原位,积极对症处理,在度过险情后再继续手术。
3、气栓较常见。肝静脉破裂,特别是下腔静脉破裂,易吸入空气,形成气栓,可致心跳骤停。手术操作精确无误,是预防气栓形成最有效的措施。使用正压呼吸,可减少空气进入静脉破口的量及速度。
4、术后肝昏迷是保留的正常肝组织太少,或误认已有硬变的肝为正常的肝组织,予以保留的后果。仅个别轻昏迷者在对症治疗、肝组织再生后可望存活。多数在术后不久死亡。
5、术后黄疸有人报告,作右三叶肝切除术后常出现黄疸,只要残存的10-30%的左外叶肝组织迅速增生,黄疸可在术后不久消失。如果误扎或误断被肿瘤挤压移位、变形的肝管,则黄疸进行性加重。笔者曾成功手术治疗1例45天日龄4000克体重的肝脏肿瘤患儿,手术切除450克的右三叶瘤肝,约占整个肝脏体积的80-85%左右。手术后出现黄疸,但两周自然消退。现术后1年,生长发育与同龄小儿相比完全正常。
6、低体温与环境温度低及输入大量库存血有关。近来用半导体测温计,随时观测体温及注意保温,大龄小儿术后低体温已不多见,但小婴儿及新生儿则多见,应引起高度重视。
肾母细胞瘤的临床病理分期如下:
Ⅰ期:肿瘤限于肾内,可完全切除,肾被膜完整,术前或术中肿瘤未破溃,切除边缘无肿瘤残存。
Ⅱ期:肿瘤已扩散至肾外,但可完全切除;有区域性扩散:如肿瘤已穿透肾被膜达肾周围组织;肾外血管内有瘤栓或已被肿瘤浸润;肿瘤曾做活体检查或有肿瘤局部散落但仅限于肾窝;切除边缘无明显肿瘤残存。
Ⅲ期:腹部有非血源性肿瘤残存。
1.肾门或主动脉旁淋巴链经病理检查有肿瘤浸润。
2.腹腔内有广泛性肿瘤污染,如术前或术中有肿瘤散落或肿瘤生长穿透至腹膜面。
3.腹膜有肿瘤种植。
4.切除边缘有肿瘤残存(大体或镜检)。
5.由于浸润周围主要脏器,肿瘤未能完全切除。
Ⅳ期:血源性转移,如肺、肝、骨、脑。
Ⅴ期:诊断时为双侧性肿瘤,应按上述标准对每侧进行分期。
又称维尔姆斯氏瘤。是6岁以下小儿最常见的腹部肿瘤。1岁以内系中胚叶肿瘤,比较良性,1岁以上肾母细胞瘤高度恶性。“腹部有肿块的消瘦小儿”是该病特点,可伴发热、高血压、红细胞增多症等。肾母细胞瘤的治疗除手术切除外,必须配合放射和化学治疗,或选其一,化学治疗以长春新碱、放线菌素D为主。
肾母细胞瘤好发于儿童,是儿童第二位常见的腹部恶性肿瘤。98%的病例发生于10岁以下,最多见于3岁以下的儿童,3岁以后发病率显著降低,5岁以后少见,成人中罕见,约有3%发生在成人,被称为成人肾母细胞瘤。成人肾母细胞瘤中20%发生在15~20岁,80%发生在30~70岁。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差异,多数为一侧发病,3%~10%为双侧,患者双侧同时或相继发生。
肾母细胞瘤的确切病因尚不清楚,可能与11号染色体上的(位于11p13的)WT-1基因的丢失或突变有关,也可能是由于间叶的胚基细胞向后肾组织分化障碍,并且持续增殖造成的。该病也有一定的家族性发生倾向,因此,有人认为该病也具有遗传性。肾母细胞瘤-治疗
免责声明: 本站关于疾病和药品的介绍仅供参考,实际治疗和用药方案请咨询专业医生和药师。
微信扫码◀
免费咨询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