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吉康旅!
如果一条信息不能被及时地引用到病人护理中,它是没有意义的。今天 为大家整理的资料,可以很容易的找到对应的药物,而且在国内也已经上市,使用也很成熟。
这是昨天发表在 JTO 杂志上的一项研究。对于EGFR阳性突变的患者,如果靶向药物与抗血管生成药物贝伐单抗联合使用,效果出奇的好,尤其是对脑部病变。控制强度。
背景知识
肺癌分为小细胞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非小细胞肺癌中还有肺腺癌和肺鳞状细胞癌。其中,非小细胞肺腺癌中最常见的基因突变是EGFR基因。最近,CSCO 指南建议肺癌患者应检测 EGFR 基因突变。如果有EGFR基因突变,可以使用易瑞沙、特罗凯、特瑞沙等靶向药物。
贝伐单抗是一种蛋白质大分子药物,是一种靶向 VEGF 的抗血管生成药物。目前临床上用于治疗多种癌症类型,这种药物需要冷链储存和运输。目前,国内一些药企正在积极模仿该药,有望大幅降低该药的价格。
体外模型试验表明,贝伐单抗具有免疫调节作用,贝伐单抗与EGFR靶向药物联用可提高肺腺癌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
统计显示,肺癌脑转移的概率为20%-40%。在癌症程度之前,有一篇文章介绍,EGFR基因突变的患者往往有更高的脑转移概率。对于脑转移瘤,可根据病灶大小和数量进行伽马刀、全脑放疗、脑靶向药物治疗。
骨髓源性抑制细胞,英文简称,是一组异质的骨髓源性细胞,是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或粒细胞的前体,具有显着抑制免疫细胞反应的能力。
辅助性T细胞,在细胞表面带有抗原受体,可以识别抗原呈递细胞呈递的癌细胞片段,进而激活其他免疫T细胞攻击肿瘤。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是一种特异性免疫T细胞,分泌多种细胞因子参与免疫功能,是抵抗肿瘤免疫的重要防线。
贝伐单抗联合靶向药物的作用
这是一项来自台湾的研究,具体实施单位是台湾长庚纪念医院。所有受试者均患有 EGFR 基因阳性突变的 IV 期肺腺癌。
25例患者接受EGFR靶向药物联合贝伐单抗治疗,30例患者单独接受EGFR靶向药物治疗。选定的EGFR靶向药物主要是每天150毫克的特罗凯()或每天250毫克的易瑞沙()。贝伐单抗每三周给药一次,剂量为每公斤体重 7.5-15mg。通过影像学CT检查确定肿瘤进展。
贝伐单抗联合 EGFR 靶向药物治疗组的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比单独使用 EGFR 靶向药物更长。
联合组无进展生存时间为23个月(超过一线使用第三代靶向药物的无进展生存时间),单靶向药物治疗组无进展生存时间为< @8.6 个月。
联合EGFR靶向药物的总生存期为49.1个月,而单独使用EGFR靶向药物的总生存期为15.7个月,相差近3倍。
在颅内控制率方面,加用贝伐单抗的优势更加明显。贝伐单抗联合EGFR靶向药物的颅内控制率为80%,而单独EGFR靶向药物的颅内控制率为43%。
对于脑外病变的控制率,联合用药也有较高的数据,分别为64%和30%,但两者均不显着。肿瘤进展时间TTP(从开始治疗到疾病进展开始的时间)也存在差异,贝伐单抗联合EGFR靶向药物的颅内TTP和颅外TTP分别为49.1个月和2个月4.6 个月,而单独使用 EGFR 靶向药物的颅内 TTP 和颅外 TTP 分别为 12.9 个月和 10.7 个月。
这些数据表明贝伐单抗对治疗有积极作用。
贝伐单抗的免疫调节作用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差异?
研究数据表明:
贝伐单抗可以调节免疫效果。流式细胞仪检测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液免疫细胞。
发现贝伐单抗联合EGFR靶向药物治疗前骨髓源性免疫抑制细胞数量减少20.4±6.5%,药物治疗后减少至12.8±6.6%。
然而,骨髓来源的免疫抑制细胞数量在单独使用 EGFR 治疗时没有减少,治疗前为 16.4±9.5%,治疗后为 14.3±1<治疗。@0.3%。此外,骨髓来源的免疫抑制细胞确实与无进展生存期密切相关。贝伐单抗可能主要改变肿瘤生物学或肿瘤微环境,从而产生更有效的免疫。
在 和 EGFR 靶向药物组合组中,药物治疗后辅助 T 细胞和细胞毒性 T 淋巴细胞 (CTL) 均增加。辅助T细胞治疗前为22.9±15.3%,治疗后增至33.2±15.6%。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在治疗前为15.5±7.2%,治疗后增加到21.2±5.6%。在 EGFR 靶向药物治疗组中,免疫细胞的数量几乎没有受到影响。
其他抗血管生成小分子靶向药物有类似作用吗?在之前的研究中,舒尼替尼被证明具有减少骨髓来源的免疫抑制细胞数量和恢复 T 细胞功能的能力。
此外,贝伐单抗还具有增强免疫治疗药物疗效的可能。研究表明,贝伐单抗联合阿特珠单抗具有相辅相成的作用。
请留意有关这项研究的最新文章更新。
结语
贝伐单抗是一种非常常见的药物,但我们对这种药物的了解仍然较少。虽然本研究的临床试验患者人数较少,但差异非常显着,而且贝伐单抗在国内已经普遍使用。为什么贝伐单抗不能与EGFR靶向药物联用?
思考题:
如果第一代EGFR联合贝伐单抗靶向药有这个效果,那么第三代EGFR联合贝伐单抗靶向药是否也有类似效果,那么ALK靶向药呢?有同样的原因吗?
抗癌之路,揭开那些迷雾,我们即将迎来一场场胜利,未来值得期待。
请关注我们的靶向药物临床招募计划和最新临床数据。我们将尽最大努力让您参加合适的临床试验,免费使用合适的靶向药物和免疫药物。(注册)
免责声明: 本站关于疾病和药品的介绍仅供参考,实际治疗和用药方案请咨询专业医生和药师。
微信扫码◀
免费咨询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