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吉康旅!
“一毛钱一粒药,阿拉吃不下。” 作为土生土长的上海人,王阿姨对“4+7”带来的药价断崖式下跌投了反对票。
对于所有患者来说,最大的幸福就是看到优质药品降价,而随着“4+7”批量采购的不断推进,这份幸福似乎走进了无数家庭,但有些人根本不买账. .
在王阿姨看来,政策出台后,有些药品降价了很多人都不敢买,有些药品已经很难买到了。
那么,这项改革真的能让患者受益吗?在上海,这个问题的答案已经浮出水面。
“4+7”让患者享受平价抗癌药
2018年12月6日,上海阳光医药采购平台公布了“4+7”城市药品集中采购中标结果。31件带量采购的产品中,25件最终中标,6件被拒。
从中标价来看,跌幅大于此前市场预期(降价30%—40%)。其中,10家降价幅度超过70%,8家降价幅度在40%至70%之间,仅有7家降价幅度低于40%。
2018年入选药品清单及降价 / 新京报
这一重磅消息也影响了国内外药企。
消息公布当日,市场一片哗然,A股和港股医药板块当日整体市值蒸发近2000亿。
不仅如此,随后政府发出了明确的信息,对于供应链的改革,在提高质量的前提下,控制成本的决心非常坚定。
虽然业界悲痛连连,但这一政策却给无数患者带来了希望。
老沈就是其中之一。
2018年7月,退休多年的老沈在一次家庭体检中不幸被诊断出肺部多发病变。随后,在家人的陪同下,他到一家三级医院的肿瘤科就诊。通过穿刺证实组织病理学诊断。晚期肺癌。
因为老沈太老了,发现肿瘤时双肺的病灶已经散落,不可能直接进行手术。对此,医生建议对肺癌进行靶向治疗。然而,高昂的药价对于一个普通家庭来说是个不小的负担。即使报销了医保,老沈还要交3000多块钱,给原本并不富裕的家庭蒙上了一层阴霾。
最终,在与家人商量后,老沈只能放弃靶向药物,转而使用每月仅需1000多元的化疗药物进行治疗。
然而,不幸的事情发生了。经过三个疗程的治疗,老沈的肿瘤不仅没有痊愈,而且还出现了严重的副作用。然而,情况仍在恶化。
没有经历过生死考验的人,永远不会理解病人内心的痛苦。老沈所经历的困境,也是我国无数癌症患者不得不面对的难题。
目前,我国很多普通家庭的患者,往往受经济条件的影响,无法得到最好的治疗方案。很多家境贫寒的癌症患者,为了保住生存的希望,甚至会走弯路。
不过,尽管如此,这并不影响全球抗癌药市场的增长势头。根据 IMS 数据,过去 5 年全球肿瘤药物支出以 8.7% 的复合年增长率 (CAGR) 增长,而 2006-2011 年的增长率为 4.9%已显着改善,预计到 2021 年,肿瘤学支出将以每年 6%-9% 的速度增长,超过 1470 亿美元。
2003-2021年全球抗肿瘤药物市场规模及预测(单位:亿美元,%)/前瞻产业研究院
是否没有新的抗癌药物可供患者选择?癌症患者就不能买到便宜的救命药吗?
能。这一切都在“4+7”批量采购政策的推动下被打破。
2019年3月20日,上海市重点公立医院正式实施“4+7”批量采购政策,肺癌患者实现100元原价肺癌靶向药使用优惠措施。原研一代EGFR-TKI吉非替尼从2280元/盒降至547元/盒,降幅达76%。
吉非替尼,商品名易瑞沙,是世界上第一个EGFR-TKI抑制剂,2002年在日本获批用于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档案照片
对生活不再抱有期待,但老沈万万没想到,病了一年多,受益于政策红利,由于药品降价,终于如愿用上了物美价廉的抗癌药. .
“以前一盒药的价格是2280元,现在医生告诉我,每盒药的费用只有547元,之后可以享受60%的医保报销,而且我只需要每盒200多块钱,我一开始不相信,真是太好了。”
刚刚配完的药,老沈很是兴奋。对他来说,降价措施大大减轻了他的生活负担。服药一个半月后,老沈的病灶开始明显缩小,精神状态不断好转。
一切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老沈又重新找回了对生活的信心。
“4+7”触发医生行为规范
一方面,作为最直接的受益者——患者,我有直接的、实质性的降价体验;另一方面,作为“4+7”政策的最终执行者——医院和医生,我也深有体会。
由于很多药品的价格已经跌到10毛钱左右,这个幅度可以说是超乎预期的,也让上海周边无数患者在听到降价优惠政策后纷纷涌向城市,从这样的城市开始比如江浙沪。坐三四个小时的公交,当天来回,只为开更多的“便宜药”。
针对这种情况,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副院长朱惠丽表示,癌症患者对价格变化最为敏感。从门诊数据来看,该院癌症患者人数较以往有所增加。
“以肺癌靶向药物吉非替尼为例,过去很多患者会选择在国外购买,现在国外的价格比国内高,导致很多患者又把目光投向了国内市场。” 朱惠丽副会长说。.
目前全球最大的药品采购市场是印度仿制药市场/
这种现象并非某家医院所独有。同样的现象也发生在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医院肿瘤科主任许清指出,价格的大幅下跌不仅保留了医院原有的患者,还吸引了很多外地患者和在国外购买药品的患者。
过去很多病人会去香港、台湾等地买药,现在这些病人已经开始回流,处于“逆流”状态。来自香港、台湾等地的患者开始陆续来大陆购药。
老刘非常感谢这项政策的落实。得益于此,他终于可以结束长达三年的海外购药之旅。
2016年,通过他人的介绍,老刘通过海外就医购买了自己需要的抗肿瘤药物。谈及药品的安全性,他一开始也是有顾虑的,尤其是当主治医生坦言,代购非常令人担忧,尤其是印度仿制药的代购。
中国癌症患者购买的印度仿制药常见类别/腾讯新闻
“我记得医生说过,五盒药中的一盒可能是假的,作为病人,我们没有办法判断。不过,只要家里有一定的经济基础,谁愿意冒这个险。” 老刘说,面对国内高昂的药价,他还是妥协了。
说起买药的艰辛,老刘更是感慨万千。
他记得有一次,为了取药,他不得不在路上折腾三天。“我以为病人把药带到了辽阳,所以我开车去辽阳,后来我才知道他是辽原人,然后开车到了305公里外的辽源,非常艰难。”
事实上,近年来,像老刘这样的人在中国找药的人越来越多,老刘就是其中的幸运儿。终于,多亏了“4+7”,他再也懒得买药了。
然而,当患者涌向上海的三级医院时,购买的药品数量越来越多,势必增加医院的工作量。同时,由于药品价格的降低,这也带来了一个重要的变化,即医疗行为进一步规范,夹杂一些其他因素的不合理行为逐渐被杜绝,医疗行为得到了进一步规范。医生变得更加规范和指导。医生会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最合适和最便宜的药物。
也是如此。由于“4+7”批量采购中标的都是通过一致性评价的药物,以及部分原研药,这些药物在性能上都是治疗效果较好的药物,可以让患者真正享受到品质和便宜的药品。
这样,医生也会更倾向于选择那些给患者带来实实在在好处的药物,有利于推动整个医疗环境向良性方向发展。
“跳楼”降价背后也有担忧
降低药品价格已成为大势所趋。过去,受“药养医”等环境因素的影响,药价虚高的问题,让患者无法用上质优价廉的药品。今天,很多声音说,“4+7”批量采购实施后,中国患者终于可以吃到好药了。
真的那么好吗?
事实上,在掌声中,仍有不少患者不同意该政策。
王阿姨不知道什么是“4+7”批量采购,但这项新政策的实施给她带来了很大的麻烦。
医生告诉她,由于“4+7”带量采购新政策的实施,过去200多块钱的一盒降压药现在只要2块钱就可以买到。然而,听完这句话,王阿姨的心却是不停地跳动:药真的那么便宜,质量有保障吗?国产廉价药真的会与高价进口药划等号吗?
为了找出两者的区别,王阿姨去上海几家三甲医院试了试,结果都是一样的。很多医生告诉她,他们现在开的药是2元多,而且这个药的质量还不错。
“我以前一次囤很多进口降压药,最近发现医院没有那么多库存。他们(医生)一直在给我推荐便宜的药,但便宜的药总是怕出事,不敢用。” 王婶莫名道:“怎么好像医生变了?”
“这个药便宜,效果差不多,你是慢性病,长期服药应该算经济。” 面对王阿姨的疑问,很多医生都会这样回答。
其实,王阿姨的担心也是很多上海心内科医生在门诊经常遇到的问题。
当平均价格下降50%以上时,患者会担心药物的质量和疗效是否会受到影响。对于拥有“开药权”的医生来说,如何向患者解释如此专业的“4+7”政策,也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去年11月,国家药品集中采购试点工作正式通过,确定在北京、上海、天津、重庆等4个直辖市和7个城市采购药品沉阳、广州、深圳、西安、大连、成都、厦门。,25个品种集中采购中选/新华社
对此,一家专科医院心内科主任表示,大部分患者基本不知道“4+7”这样的专业名词。用相对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解释为什么现在有质量相同但价格更低的替代药物。
事实上,以低价购买药品的政府对质量也是非常警惕的。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文,要求加大对中标药品生产企业的现场检查力度,要求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中标药品生产环节开展全品种覆盖抽样检查。.
例如,在北京,医院应成立以科室专家和药师为主要成员的入选药物监测评价小组,评价内容包括疗效和不良反应。
在上海,自2015年探索带量采购工作以来,在前三批试点过程中,为确保中标药品质量,医保部门和药监部门建立了近...红外光谱跟踪监测机制。为确保本次入选的“4+7”品种质量,上海还继续落实近红外光谱建模监测机制。
近红外光谱是指 780 范围内的电磁波。近红外光谱技术应用于药物的鉴定和定性定量分析,具有快速、方便、准确、无创分析等优点。/网络图片
同时,根据国家药监部门要求,上海药监局建立了更加严格的中选药品质量监管机制,将“4+7”中选品种全部纳入2019年度抽检计划。 ,从而实现全品种、全覆盖的抽样检验。
在朱惠丽副院长看来,患者对药品质量的担忧主要集中在仿制药,但此次中标的仿制药基本都来自规模较大、先进的企业,没有必要太担心了。至于此次中标的原研药,国际知名药企有质量保证。患者对原研药的认可度一直很高。原研药质量可靠,大幅降价可以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在“4+7”政策实施之初,我们对全院医生进行了系统的培训,尤其是心血管、呼吸、肿瘤等相关科室,我们进入科室进行了更加细致的培训,让医生更全面、更准确地将“4+7”政策的好处传达给每一位患者。” 朱惠丽副校长补充说。
预计第二轮批量采购
有人曾经说过:希望有一天,我们随便进一家医院的时候,会遇到一个医生,他会温柔地和你说话,不会给你开高价药,不会让你觉得你不敢不给你红包就去手术台。...
不得不说,要达到这个理想状态,就得从降低药价说起。当然,为了让更多的患者用上物美价廉的药品,国家的各项战略决策已经在路上。
近两年,除了“4+7”批量采购、进口抗癌药零关税、仿制药一致性评价、两票制的颁布,2017年7月和2018年10月,在人社部和国家医保局的推动下,我国也先后允许35种抗肿瘤药物进入药品目录B类范围。这些政策的相继出台,一度让很多买不起药的癌症患者获得了长期生存的希望。
2017年、2018年国家发布的通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医保局
目前,从整体情况看,“4+7”批量采购给患者带来了很多好处。今年4月,上海市医疗保障局局长夏克佳向媒体透露,“4+7”试点一个月,入选药品和医保结算总费用已超过5000万元。通过批量采购。这意味着,短短一个月内,大量患者有效享受到了药费负担大幅减轻的政策红利。
近日,有相关报道称,第二批“4+7”批量采购的产品预计将于今年夏天公布,并于今年年底实施。
虽然目前还没有明确的官方时间表,但在6月10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召开的2019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重点任务吹风会上,医管局局长熊贤军国家医保局表示,该药将进一步扩大。集中采购的规模让更多地区、更多药品参与集中采购,让更多患者享受集中采购政策优惠。
↓点击图片看大图↓
截至2019年4月,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已通过,除第一批中标品种外,共有78个品种通过一致性评价(不分剂型、规格),部分有望纳入第二批采购/安信证券
第二轮“4+7”带量采购政策已初露端倪,亟待启动。那么,在第一轮大宗采购的初步洗牌之后,直接开药的医生们对下一轮大宗采购又有哪些期待呢?
朱惠丽副院长表示,从医院的角度来看,“4+7”政策是非常受欢迎的,不仅给患者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也促进了整个医疗体系的规范化。今后有两点需要注意:一是保证产品质量;二是真正降低产品价格。
上述专科医院心内科主任认为,首先,从医生和医院管理的角度来看,希望在实施前能充分了解社会各阶层的认识和宣传。政策,更有利于医院贯彻落实政策。其次,带量采购的初衷是为了尽量降低中间环节的药品流通成本。希望第二轮带量采购在第一轮的基础上,消除更多“带金销售”环节,让患者真正吃到实惠、便宜、好药。
第二轮量采将选择哪些品种?哪些患者会受益?接下来,哪些优质的原研药和仿制药最能惠及患者?我们将继续关注。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姓名均为化名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39深呼吸(ID:)授权患者指南发布
免责声明: 本站关于疾病和药品的介绍仅供参考,实际治疗和用药方案请咨询专业医生和药师。
微信扫码◀
免费咨询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