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吉康旅!
临床研究表明,吉非替尼单药治疗肺癌具有明显的抗肿瘤活性,可缓解症状,对女性患者、不吸烟患者和肺腺癌均有良好疗效。
吉非替尼的主要不良反应为痤疮样皮疹、腹泻、恶心呕吐、肝功能异常、皮肤干燥、间质性肺炎等,严重程度较轻,停药后可逆转,出现。有皮肤毒性的患者预测疗效优于无皮肤毒性的患者。
不良反应的发生往往影响患者的情绪,加重焦虑等情绪,导致患者依从性差。因此,监测不良反应,掌握正确的治疗方法尤为重要。
痤疮样皮疹
临床表现:痤疮样皮疹是吉非替尼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主要发生在头面部、颈部、背部和前胸,一般不痒,发生率为41.4%- 79.7%,多在用药后1周内,程度较轻,患者可耐受,无需停药。
治疗方法:可用扑尔敏、阿司咪唑()、氯雷他定()等常规抗过敏药物加维生素D治疗。
日常护肤
1、服药后密切观察患者皮肤反应,经常询问患者皮肤是否干燥、发痒,如有,详细询问并记录出现症状的时间、部位和范围;
2、做好生活护理,指导患者穿着舒适柔软的衣服,不要用碱性肥皂和粗毛巾擦洗,修剪指甲,指导患者不要用手抓挠;
3、爱护皮肤,避免阳光直射,保持皮肤清洁卫生;
4、遵医嘱外用炉甘石洗剂、海鲁石软膏等可局部涂抹,每日3次,禁止使用刺激性药物;口服药物 或阿司匹林。
腹泻
临床表现:腹泻也是吉非替尼常见的不良反应,但程度较轻,患者可耐受,无需停药。治疗方法可以解决,只需要短期停药,不需要长期停药。
治疗方法:轻者口服思密达10mg,一日3次,直至腹泻停止。严重者先口服益盟2片,然后每2小时1片,腹泻停止12小时后停药。同时要及时补充液体和电解质,静脉给予营养支持。
蒋国梁报告腹泻发生率为7%,其中重症病例每天大便10次以上,伴有轻度脱水,立即静脉营养支持治疗,停用吉非替尼10天。症状改善;其他报告的腹泻发生率为6.9%-72.5%。
腹泻的日常护理
1、服药后密切观察大便次数、性状、颜色、量,立即记录腹泻情况;
2、每次大便后用温水清洗肛周,必要时涂抹鞣酸软膏,保持肛周清洁干燥;
3、嘱咐患者多卧床休息,必要时家属陪同上厕所,以免跌倒;
4、鼓励患者多喝水,注意饮食卫生,忌生冷食物,多吃易消化的食物。
恶心和呕吐
临床表现:吉非替尼引起的恶心呕吐程度较轻,一般不需要任何治疗,也可以通过饮食调整的方式来处理,如清淡饮食,避免油腻食物,多吃酸性饮食、果汁、燕麦片等。恶心呕吐发生率为7%-36.2%。
治疗方法:服药前可口服甲氧氯普胺,严重者可静脉滴注托司琼、格拉司琼等止吐药
肠胃护理
1、仔细观察并记录呕吐物的颜色、性质和数量;
2、做好心理护理,告知患者恶心,呕吐是常见的不良反应,安慰患者,嘱咐患者不要紧张;
3、嘱患者取一片新鲜的柠檬片贴在鼻子上,呕吐时右侧卧,做深呼吸缓解恶心呕吐。呕吐后,帮助患者用水漱口,保持口腔清洁,及时清理呕吐物,避免不良刺激,帮助患者采取舒适的卧位;营养,高热量,高维生素,清淡饮食,少食多餐,不吃甜食、牛奶、豆制品等产气食物。
肝功能异常
临床表现:肝功能异常的发生率约为9.38%~12.9%。主要表现为转氨酶升高,一般在服药1~2个月后出现,也可伴有乏力、食欲不振。
治疗方法:大部分患者都能耐受,无需停药。用药期间应每1~2周复查肝功能。使用甘利欣或凯西乐克,可将转氨酶降低至正常;严重者停药1周左右,对症处理后重新使用;可间隔给药以减少肝损伤。
肝功能异常的日常护理
1、吉非替尼主要由肝脏代谢,因此老年患者需警惕并监测肝功能变化。应检查肝功能,转氨酶升高患者慎用与否;
2、服药期间,密切观察患者有无全身不适、食欲不振、黄疸等症状。
3、引导患者多卧床休息,肝功能异常者饮食清淡,适当增加蛋白质和维生素的摄入。
干性皮肤
皮肤干燥是吉非替尼少见的不良反应,症状轻微,可通过油性润肤剂缓解。
间质性肺炎
临床表现:间质性肺炎是吉非替尼罕见但致命的不良反应,必须引起重视。肺炎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
间质性肺炎的护理
1、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意识、血氧饱和度等,注意患者是否有乏力、干咳、呼吸困难、发热、胸痛等症状,如有,报告给立即就医;
2、采取半卧位,按照医生的规定继续吸氧2-4L/min;
3、遵照医嘱,给予激素、抗哮喘、抗感染等治疗,待症状逐渐缓解后,停止服用吉非替尼。
其他不良反应
此外,吉非替尼还可能引起厌食、口腔黏膜溃疡、脱发、胃出血、乏力、发热、关节痛、谷氨酰胺转移酶升高。高、心动过缓、便秘、指甲变化、眼睛干涩、耳鸣等不良反应。一般轻度罕见,患者一般能耐受,无需停药,不影响治疗。
吉非替尼在延长肺癌患者生存时间、改善生活质量方面显示出良好疗效,但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也给患者和治疗带来很大麻烦,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因此,在吉非替尼给药过程中加强观察和护理,不仅可以及早发现不良反应,及时给予相应的治疗,还可以使患者更容易接受,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有利于用药。 安全性、提高治疗依从性和患者舒适度。
免责声明: 本站关于疾病和药品的介绍仅供参考,实际治疗和用药方案请咨询专业医生和药师。
微信扫码◀
免费咨询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