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吉康旅!
最新2期研究显示,获批用于治疗慢性髓系白血病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伯舒替尼可降低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ADPKD)患者肾脏增大率。
ADPKD是临床上常见的遗传性肾脏病,临床特点为肾囊肿进行性扩大。随着疾病的进展,肾功能进行性减退,多数患者可进展为终末期肾病。治疗方法主要为支持性治疗,如控制血压、治疗继发性并发症等。
动物模型研究显示,Src激活与多囊性肾病(PKD)进展相关,可能是ADPKD的治疗靶点;第二代Src和Abl家族激酶抑制剂伯舒替尼可降低肾脏大小、肾脏囊肿数量。为评估伯舒替尼治疗ADPKD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来自布拉格查尔斯大学的Vladimir Tesar博士和同事开展了一项2期、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研究结果于8月24日发表在JASN 期刊。
该研究共纳入169例ADPKD患者,平均年龄38.5岁,肾脏总体积(TKV)≥750 ml,估计肾小球滤过率(eGFR)≥60 ml/min/1.73 m2.随机给予伯舒替尼200 mg/d,400 mg/d和安慰剂;其中24例患者因伯舒替尼400 mg/d不能耐受,减量至200 mg/d(400/200 mg/d)。
主要终点为肾脏年增长率;次要终点为eGFR下降率,疾病进展首发时间(如腰背部疼痛、高血压、血尿、蛋白尿、ESRD透析≥ 56天)。复合终点包括高血压、肾痛、蛋白尿和肾功能恶化。
◆ 伯舒替尼200 mg/d组肾脏年增大率比安慰剂组低66%(1.63% vs 4.74%;P=0.01)。
伯舒替尼组400/200 mg/d 组肾脏年增大率低于安慰剂组(20.20% vs 4.74%;P<0.001);降低幅度大于200 mg/d组(104% vs 66%),提示剂量依赖性。
◆ 伯舒替尼200 mg/d, 400 mg/d, 400/200 mg/d组eGFR年下降率与安慰剂组无显著差异,分别为(-2.54 vs -3.09,-7.43,-4.76 ml/min/1.73 m2)。
治疗组eGFR相比基线降低,随着剂量的增加,eGFR呈剂量依赖性恶化,初始治疗后30天间隔期eGFR恶化可部分逆转。
肾脏增大率,eGFR下降率,复合终点比较
◆ 伯舒替尼组治疗第15天患者平均血肌酐水平增加,后保持稳定,在30天间隔期内恢复至基线水平。
◆ 伯舒替尼组复合终点风险比与安慰剂组无显著差异。
◆ 总体来说,伯舒替尼组不良事件发生率高于安慰剂组,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胃肠道(组要为腹泻)和肝脏相关性不良反应。
伯舒替尼200 mg/d、400 mg/d、400/200 mg/d组和安慰剂组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5%,84%,75%,20%。
◆ 6例患者出现严重不良事件(ALT增加,AST增加,急性肝炎,胰酶异常,急性肾衰竭,贫血),其中200 mg/d组3例(5%),400 mg/d 组2例(7%),400/200 mg/d组1例(4%)。200 mg/d 组1例患者因脓毒症死亡,非治疗相关性死亡。如有需要,请咨询海外医疗医学顾问:或扫码添加下方微信,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更多药品详情请访问 伯舒替尼
免责声明: 本站关于疾病和药品的介绍仅供参考,实际治疗和用药方案请咨询专业医生和药师。
微信扫码◀
免费咨询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