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吉康旅!
丙型肝炎也被称为病毒性肝炎的一种,简称丙型肝炎。丙型肝炎是由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引起的病毒性肝炎,主要通过输血、针灸、药物滥用等途径传播。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HCV感染率约为3%,估计约有1.8亿人感染HCV,每年约报告3.5万例HCV新发病例。丙型肝炎是一种全球性流行病,可导致肝脏慢性炎症、坏死和纤维化,一些患者可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细胞癌(HCC)。未来20年,与HCV感染相关的死亡率(肝衰竭和肝细胞癌导致的死亡)将持续增加,对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危害极大,已成为严重的社会公共卫生问题。
丙型肝炎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1)血液传播。常见的传播方式主要有:通过输血和血液制品传播;通过受损的皮肤和粘膜传播。这是目前最重要的传播方式。在一些地区,60% ~ 90%的丙型肝炎病毒是通过静脉注射药物传播的。使用非一次性注射器和针头、未经严格消毒的牙科器械、内窥镜、有创手术和针灸也是重要途径。此外,分享剃须刀、牙刷等卫生用品,尤其是未经严格消毒的理发、纹身、纹眉、眼线纹身、美容、耳洞等。也是丙肝病毒血液传播的潜在途径。
(2)母婴传播。母亲感染后,丙型肝炎病毒可通过胎盘血液交换、分娩过程、亲密接触等侵入婴儿体内。但一般不会通过母乳喂养传播。
(3)性传播。那些与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性交或滥交的人感染丙型肝炎病毒的风险更高。同时,患有其他性传播疾病的人,尤其是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人,感染丙型肝炎病毒的风险更高。丙型肝炎病毒在男同性恋人群中的传播率可达20% ~ 50%,在异性恋人群中的传播率可达12% ~ 21%。
(4)器官移植。肝肾器官移植患者丙型肝炎的发生率和丙型肝炎的死亡率较高。
(5)生活的密切接触和交流。约40%的散发性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者没有明显的输血史、血制品史和注射史(称为社区获得性),大部分通过密切接触生活传播。
(6)昆虫叮咬的传播。科学家发现蚊子细胞可以结合复制丙型肝炎病毒。
丙型肝炎病毒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是导致丙型肝炎疾病的主要因素。然而,丙型肝炎病毒对患者的健康危害很大。在肝硬化的病因中,病毒性肝炎是最常见的病因,确诊肝炎后要定期治疗。
丙型肝炎的传播途径是什么?
1.血液传播
血液传播是丙型肝炎最常见的病因,尤其是通过受损的皮肤和粘膜传播,是目前临床上丙型肝炎最重要的致病因素。而且,临床数据显示,在一些地区,静脉注射药物是丙肝最常见的病因,而且这种疾病的发病率已经达到了60% ~ 90%以上,所以我们在这方面一定要提高警惕。
2.生活中的亲密接触和交流
需要了解的是,丙肝的传染性很强。临床资料显示,约40%的散发性HCV感染者无明显输血史、血制品史和注射史。此外,我们还应该注意,性行为是丙型肝炎最常见的原因之一,主要是指丙型肝炎通过精液和唾液传播。这是丙型肝炎的高发人群之一。
3、母婴传播
母婴传播也是丙型肝炎最常见的病因之一,临床数据显示,抗-HCV阳性母亲将HCV传播给新生儿的风险为2%。需要了解的是,丙肝对患者的健康是一个很大的威胁。确诊丙肝后,应及时、定期对患者进行治疗。
免责声明: 本站关于疾病和药品的介绍仅供参考,实际治疗和用药方案请咨询专业医生和药师。
微信扫码◀
免费咨询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