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吉康旅!
研究背景
具有广泛颅内或脊髓播散的复发性胶质母细胞瘤 (GBM) 很难治疗并且预后很差。由于剂量限制、广泛的肿瘤播散和长期不良反应(如不可逆的白质病变和放射性坏死),不推荐再次放疗。化疗是主要的治疗方法。然而,目前没有标准的化疗方案。
抗血管生成是一种很有前景的治疗策略。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抑制剂贝伐珠单抗于2009年获美国FDA批准用于复发性GBM。贝伐珠单抗可将患者6个月无进展生存率从16. 9%提高至30.2%,但并没有延长总生存期。此外,在贝伐单抗治疗失败后,肿瘤的生长更具侵略性。贝伐单抗耐药的主要机制是激活 VEGF 途径以外的促血管生成途径。
重组人内皮抑素(简称)是一种内源性广谱血管生成抑制剂,与常规化疗药物联合用于非小细胞肺癌、乳腺癌和黑色素瘤,已显示显着提高治疗效果。
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 Endo 联合传统细胞毒药物治疗成人复发性 GBM 的疗效和安全性。
研究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8年8月首都医科大学三博脑科医院神经肿瘤化疗科接受“替莫唑胺+伊立替康+耐力”联合治疗的复发播散性GBM患者资料。疗效和安全性。
入选标准包括:年龄 18 至 70 岁;组织病理学证实的 GBM;组织学或影像学证实手术、放疗和化疗后复发;复发伴有颅内和/或脊髓播散性病变;至少一个周期的“替莫唑胺 + 伊立替康 + Endo”联合疗法;治疗后至少进行一次影像学随访。他们过去是否接受过抗血管生成药物治疗没有限制。病历不全的患者被排除在外。
研究成果
1. 患者特征和肿瘤特征
共纳入30名患者,其中男性21名(70%)和女性9名(30%)。中位年龄为 43 岁(范围为 21 至 59 岁)。基线特征见表1。5例(16.7%)肿瘤同时伴有颅内和脊髓播散。14 例 (46.7%) 复发超过 1 次。14 名患者 (46.7%) 过去接受过两种以上的化疗方案,5 名患者 (16.7%) 接受过贝伐珠单抗治疗。9例MGMT启动子未甲基化,4例甲基化。1例为IDH1突变型,10例为IDH野生型。
表 1. 患者基线特征
2. 功效
30例患者治疗后,6例达到部分缓解(PR),11例病情稳定(SD),13例病情进展(PD)。客观缓解率(ORR)为20%,疾病控制率(DCR)为56.7%。
图 1 总结了 30 名患者的治疗效果。4个周期化疗7例,其中PR(点状)6例,治疗1例。三名患者在进展后仍然活着(红色箭头)。在有进展的 29 名患者中,有 8 人在进展后接受了贝伐单抗治疗(用星号标记)。
图1. 替莫唑胺+伊立替康+endu治疗后患者的疗效曲线。
图 2 显示了患者 27 治疗前后的 NMR 表现。诊断时肿瘤位于右额叶(图 2a)。手术、放疗、化疗后,肿瘤消失(图2b)。然而,在初始治疗结束后 11 个月,右侧侧脑室前角、胼胝体膝部和脊髓发生复发和播散(图 2c、d 和 g),然后患者接受“替莫唑胺+伊立替康+耐力”联合治疗。治疗 4 个月后,播散性肿瘤的数量显着减少,达到 PR(图 2e、f 和 h)。11个周期后停止化疗。两个月后,他死于脑疝。
图2. PR 患者(No. 27)治疗前后的MRI表现。
3. 生存
截至2019年3月31日末次随访,1例患者(3.3%)未进展仍在接受治疗,4例患者(13.3%)仍存活。图 3 显示了生存曲线。6 个月无进展生存率为 23.3%(95% CI,8.2~38.4%),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PFS )为3.2个月(95%CI,1.6~4.8)(图3a)。12个月生存率为28.6 %(95% CI,12.1~45.1%),中位总生存时间(OS)为6.9个月(95%CI,3.8 ~1 0.0) (图 3b). 8 名患者 OS 超过 1 年,1 名患者存活超过 2 年(图 1).
图3.-曲线:无进展生存时间;b 总生存时间。
6名PR患者的PFS为5.8、6.3、6.9、13.6、1 5.8、16.6 个月。第一次缓解的中位时间间隔为4个月(范围,2.0~6.6)(图1)。这说明一旦患者在4个月左右当达到成像浮雕时,可以获得更长的 PFS。
30 名患者中有 5 名在入组前接受了贝伐单抗治疗。我们分析了贝伐单抗对过去患者疗效的影响。如图 4 所示。 既往接受贝伐珠单抗治疗和未接受贝伐珠单抗治疗的患者的中位 PFS 分别为 3.0 个月和 3.4 个月(Log rank p= 0.138)(图4),中位OS分别为6.2个月和8.6个月(Log rank p= 0.098)。结果表明,先前的贝伐单抗治疗可能会降低联合化疗的疗效,尽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这可能是由于样本量小)。
图4. 过去是否使用过贝伐单抗对联合化疗疗效的影响
肿瘤进展后,29例患者中14例接受抗肿瘤治疗,化疗12例,再放疗1例,手术1例。除了之前使用过贝伐珠单抗的 5 例病例外,其余 24 例患者中的 6 例(25%)在进展后接受了贝伐单抗挽救治疗。接受和未接受贝伐珠单抗治疗的患者进展后的中位生存时间为5.1 个月(95%CI,0~24.4) 和 2.4 个月(95 %CI, 0~4.9) (Log Rank p= 0.029) (图5)。这说明使用贝伐珠单抗治疗后联合治疗进展可延长生存时间。
图5. 贝伐单抗治疗对患者进展后生存率的影响。
此外,我们分析了 MGMT 和 IDH 状态与化疗疗效之间的关系。具有未甲基化和甲基化MGMT启动子的患者的中位PFS为2.1个月(95%CI,1.8~2.4)和2个月(95%CI,0 ~4.5)(Log Rank, p=0.92)。IDH突变型和野生型患者的PFS分别为0.7个月和2个月(1.8~2.2) (Log Rank, p= 0.002)。然而,由于上述一半患者缺乏IDH突变信息状态和MGMT甲基化状态,相关PFS的结果并不令人信服,需要进一步研究证实。
4. 毒性
可以分析所有 30 名患者的安全性。无患者因治疗相关毒性死亡,无患者因不良反应停止治疗。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任何级别)为血液学毒性(22例,73.3%)和胃肠道反应(11例,36.7%),其中恶心、呕吐8例(26.7%),食欲不振6例(20%),腹泻2例(6.7%)。其他不良反应包括转氨酶升高(5例,16.7%)、头晕(2例,6.7%)、心悸(2例,6.7%)和疲劳(1 例,3.3%)(表格 2)。
30例患者中,12例(40%)出现≥3级不良反应:血液学毒性(12例,40%)和转氨酶升高(1例,3.3%)。头晕心悸主要由远藤引起,腹泻主要由伊立替康引起。5 例 (16.7%) 伊立替康或替莫唑胺减少。一般来说,治疗的耐受性相对较好。
表2. 治疗引起的不良反应
综上所述
1. 替莫唑胺+伊立替康+Endo治疗复发播散性GBM,疗效优于以往研究。一般而言,GBM复发和播散的预后极差,平均生存时间仅为2~4个月。在我们的研究中,30 名患者接受联合治疗后,20% 的患者肿瘤缩小 >50%。中位生存时间可达6. 9个月。近1/3的患者病程超过1年,最长的超过2年。
2. 一次生效,可以长期保持效果。尽管贝伐单抗被认为能够治疗复发性胶质母细胞瘤,但大多数患者在应用 3 至 5 个月后出现肿瘤进展。而且,一旦进展,肿瘤更具侵袭性,没有有效的抢救策略。然而,我们的研究表明,三药联合化疗一旦有效,其效果将维持更长时间(最长>16个月)。
3. 三药联合方案不会降低肿瘤对贝伐单抗的敏感性。应用此程序后,如果肿瘤进展,使用可以进一步延长患者的生存期(5. vs 2.)。
4. 严重不良反应主要是血液学毒性,患者可以耐受,无患者因不良反应而停止治疗。
参考文献:葛杰杰、李C、齐SP、薛飞杰、高志明、于CJ、JP。对于:a, BMC, 2020, 20(1):24.
编译:盖晶晶
审稿人:张俊平
编译器介绍
盖晶晶
审稿人介绍
张俊平
结尾
免责声明: 本站关于疾病和药品的介绍仅供参考,实际治疗和用药方案请咨询专业医生和药师。
微信扫码◀
免费咨询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