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吉康旅!
肺癌因病理不同分为两种,即小细胞癌和非小细胞癌。现在随着医药行业的发展,分子靶向治疗逐渐被纳入肿瘤治疗的范围。经过临床试验可知,现在可以靶向治疗非小细胞癌,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的非小细胞癌也是最常见的非小细胞癌。现在关于这种治疗的靶向药物,据邦仁医疗介绍,有易瑞沙、特罗凯的第一代靶向药物,还有阿法替尼、奥希替尼等第三代靶向药物。
现在我们来看看第三代靶向药奥希替尼的疗效,它和前两代有什么不同,效果真的如传说中的那么好?真的能碾压一、二代靶向药吗?
奥希替尼,也称为甲磺酸奥希替尼片剂,适用于既往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EGFR)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TKI) 治疗期间或之后的疾病进展,并经过测试 治疗已证实 EGFR 突变阳性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
为什么奥希替尼在美国被批准用于肺癌的一线治疗?
这是因为奥希替尼的疗效远优于易瑞沙和特罗凯。这得到了临床试验的支持。一项针对 500 多名 EGFR 基因突变晚期肺癌患者(超过 60% 为亚洲人)的临床试验显示,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控制肺癌无进展)时间),奥希替尼为 18. 9个月,易瑞沙和特罗凯是10.2个月,奥希替尼改善了整整8.7个月。
奥希替尼的中位缓解时间(肺癌产生耐药的时间)为17.2个月,易瑞沙和特罗凯为8.5个月,前者是后者的2倍。
而且,奥希替尼的副作用明显小于易瑞沙和特罗凯的副作用。因此,可以说奥希替尼总体上优于易瑞沙和特罗凯。
肺癌患者服用一代耐药
EGFR突变的患者通常会先使用第一代EGFR靶向药物,但是靶向药物有一个特别大的缺陷,就是耐药性,也叫耐药性,产生第一代耐药的原因包括: 56%的几率是EGFR基因发生突变,导致第一代药物不再抑制突变蛋白,因此无效。
奥希替尼适用于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治疗期间或之后进展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增殖性疾病患者。对于成年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治疗,奥希替尼是综合粉碎化疗,不仅疗效更好,而且副作用更少。因此,它应该是耐药患者的首选。
肺癌脑转移
特罗凯的靶向药物靶向 EGFR 的细胞内酪氨酸激酶区域。作为信号转导抑制剂,也可以说是屏障壁,对EGFR下游的信号转导起到阻断作用,从而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促进肿瘤细胞凋亡。
并且大部分病例已经证实特罗凯对肺癌脑转移和肺癌骨转移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于EGFR突变,第一次诊断时诊断为脑膜转移,但症状不明显。特罗凯是首选。
即使易瑞沙耐药发生脑膜转移,特罗凯冲击疗法也可能使患者达到4~6个月的无进展生存期,但缺点是特罗凯的副作用相应增加,而此前靶向耐药的疗效可能不明显的。
奥希替尼(第三代TKI抑制剂)用于一线治疗,多个治疗期新发脑转移的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奥希替尼可显着降低肺癌患者治疗。脑转移的风险,此外,在其他研究中心,发生脑转移的患者正在服用奥希替尼,他们的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奥希替尼副作用轻微,耐受性良好。
肺癌患者的EGFR靶点突变
阿法替尼是目前全球上市的第二代抑制剂。在结构上,多靶点抑制的协同作用也被更多地考虑,临床上具有更广的谱系。阿法替尼在几种肺癌靶向药物中得到认可,并已在许多国家被批准用于治疗肺鳞状细胞癌。一、根据临床试验,阿法替尼可以将肺鳞状细胞癌的进展减缓19%。但也降低了二代药物的特异性,容易出现不良反应。二代的最大缺点是患者对一代产生耐药后,阿法替尼的疗效与标准化疗相比并没有提高,也无法克服突变引起的耐药。
随着第三代奥希替尼的上市,疗效明显超过阿法替尼。从临床试验到上市仅用了两年半时间,是全球首个上市的第三代EGFR靶向药物。与前两代不同,奥希替尼采用苯胺的母核,这是一种克服突变的结构。在中国,奥希替尼进入CFDA快速审批通道后,从受理(2016年9月)到上市申请获批(2017年3月)仅用了7个月,成为我国新药审批改革后上市时间最短的药品.
本仁海外医疗提醒:第一代耐药后,继续服用靶向药物治疗前,建议先做基因检测,然后根据突变靶点服用相应的靶向药物。治疗,治疗效果会更好。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免责声明: 本站关于疾病和药品的介绍仅供参考,实际治疗和用药方案请咨询专业医生和药师。
微信扫码◀
免费咨询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