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吉康旅!
所谓“靶向治疗”,是指在人体细胞分子水平上,精准靶向恶性肿瘤特定“靶点”的一种新的治疗方法。
目前,经过相关研究,已报道8种靶向药物用于治疗晚期甲状腺癌:索拉非尼、乐伐替尼()、阿帕替尼、帕唑帕尼、舒尼替尼、阿西替尼、凡德他尼、卡博替尼。其中,索拉非尼在我国上市并进入医保。
专家建议,将部分在甲状腺癌根治性治疗后12~14个月内出现进展的患者定义为进展性RAIR-DTC(碘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包括以下任何一项:①局部先进;②其他转移部位;③症状或生存威胁。对于不适合局部治疗的进行性 RAIR-DTC,建议进行全身治疗(靶向治疗和化疗)。索拉非尼推荐为Ⅰ级,乐伐替尼推荐为Ⅱ级。
下面重点介绍两种靶向药物,索拉非尼和乐伐替尼。
索拉非尼是第一个在难治性甲状腺癌分子靶向治疗领域完成全球多中心随机对照III期临床试验的靶向药物,也是全球第一个获得FDA(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靶向药物. 用于治疗进行性局部晚期或转移性 RAIR-DTC(碘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的分子靶向药物。2017年3月获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批准用于治疗进行性RAIR-DTC,成为国内首个获批用于治疗进行性RAIR-DTC的分子靶向药物。在药物使用方面,大多数临床试验每天两次口服索拉非尼 400 毫克。针对国外学者普遍根据副作用严重程度调整剂量的报道,国内有学者报道了使用小剂量索拉非尼治疗RAIR-DTC的初步经验。研究发现,每天两次口服索拉非尼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副作用相对较轻,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降低了医疗费用。
乐伐替尼是继索拉非尼之后的第二种分子靶向药物,于 2015 年 2 月 13 日获得 FDA 批准,用于治疗进行性局部晚期或转移性 RAIR-DTC 药物。乐伐替尼的批准是基于一项全球多中心随机对照 III 期临床研究(研究)的结果。该研究表明,与安慰剂相比,乐伐替尼显着延长了局部晚期或转移性 RAIR-DTC 患者的 mPFS(中位无进展生存期)。目前,乐伐替尼在中国放射性碘131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中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正在进行中,截至2019年2月,已完成所有患者入组。团体。此外,
分子靶向治疗的不良反应及治疗策略
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皮肤毒性、高血压、胃肠道毒性、蛋白尿、疲劳、促甲状腺激素抑制或甲状腺功能受损。与分子靶向治疗相关的不良反应非常普遍,极少数情况下可能导致药物减量甚至停药,甚至药物毒性相关死亡。
对于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建议多学科会诊(MDT),并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保护重要器官的功能,提高生活质量,最大限度地发挥靶向药物的作用。
分子靶向治疗终止指征:1)如果反应评估为PD(疾病进展)或严重的药物相关不良反应,患者不能耐受继续治疗。2)治疗后Tg升高或不降低,评估的病灶(癌病灶)未见缓解。
注:以上部分数据来自《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持续性/复发性和转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诊疗指南-2019》。其中,CSCO诊疗指南推荐(2019)分为四个等级:I、II、III,无推荐/反对(I级推荐证据最高,然后降低)。
免责声明: 本站关于疾病和药品的介绍仅供参考,实际治疗和用药方案请咨询专业医生和药师。
微信扫码◀
免费咨询电话